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文学、民俗类项目保护工作培训班”,近日在山东省曲阜市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230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此次为期一周的专项保护培训班的学习。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
中山网讯 我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日前开始公示,记者从中山文化信息网上的公告中看到,中山咸水歌传承人等18人榜上有名。 据了解,经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认真评审,确定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18名,包括早已成为省级、国家级的传承人10名,其中新纳入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共8人,中山咸水歌、东乡民歌、六坊云龙、三...
从2006年开始,遍访全省,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终于在这个冬天刚来临时迎来收获的季节。这是我省历史上首次针对16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的全面普查,全省共搜集非遗线索84583条,发现重大项目135条,并命名了山西“非遗”普查十大发现。昨日,记者采访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办公室牛晓珉主任。 丰富的民间文学稀缺的传统体育 在普查汇总表中,记者看到这样一组数据:本次普查...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11日电:天津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日前公布,武清区有5项入围。加上入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项传统手工技艺,武清区市级非遗名录项目达到6项。 据了解,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遗名录中,武清区的高王院莲花落、寺各庄竹马会两项“传统舞蹈”项目和李式太极拳、永良飞叉两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入围;在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
近日,西藏公布了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青稞酒酿制技艺、拉萨藏历新年、藏族文房四宝、白朗斗牛等101个传统文化项目入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也将得到保护和传承。 这次公布的名录涉及藏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等10大类。 目前,西藏已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22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资料图片:襄汾赵雄花腔鼓亮相平遥古城(来源:山西襄汾综合门户信息网) 花腔鼓 花腔鼓是襄汾县赵雄村一带流行范围很窄但又影响广泛的民间傩舞。它源于祭祀,是别具风格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与传统的鼓乐表演不同的是,襄汾花腔鼓的表演者和伴奏者均戴“阴曹鬼怪”的面具,使用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表演内容为“五鬼闹派”和“众鬼闹判”等。曲牌主要有小得胜、大得胜、珍珠倒卷帘、风搅雪等。 赵雄花...
资料图片:丫髻山庙会 (来源:京郊日报 张立朝 摄) 昨天,记者从平谷区政府了解到,平谷区“丫髻山庙会”日前成功入选第三批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类名录,成为该区第四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丫髻山庙会”兴起于明朝,京、津、鲁、晋、豫等地善男信女纷纷来此朝山进香,每天多达数万人,是京东最大庙会。 每年春季,丫髻山庙会期间,游客可在祈福的同时赏桃花、观民间工艺、品小吃、购土特产,...
浙江省文化厅日前专题研究部署了本次该省入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工作。 浙江省入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地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做好遗产项目保护的打算,表示将按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和国家、省的要求,认真履行申报时的承诺,认真制定保护规划,积极采取政策措施,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与保护力度。各地提出,将采取资助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开展生产性保护、建立资料档案及数...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11日电:天津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日前公布,武清区有5项入围。加上入围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1项传统手工技艺,武清区市级非遗名录项目达到6项。 据了解,在日前公布的第二批市级非遗名录中,武清区的高王院莲花落、寺各庄竹马会两项“传统舞蹈”项目和李式太极拳、永良飞叉两项“传...
近日,西藏公布了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青稞酒酿制技艺、拉萨藏历新年、藏族文房四宝、白朗斗牛等101个传统文化项目入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也将得到保护和传承。 这次公布的名录涉及藏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等10大类。 目前,西藏已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22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3...
据新华社消息 (记者边巴次仁)近日,西藏公布了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青稞酒酿制技艺、拉萨藏历新年、藏族文房四宝、白朗斗牛等101个传统文化项目入选。很多具有悠久历史的藏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也将得到保护和传承。 这次公布的名录涉及藏族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戏剧和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等10大类。 目前,西藏已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作222项、自治区级...
“我将继续坚守这个阵地,不离不弃,带好徒弟,培养传人,继续做好新会葵艺的传承工作。”作为江门市唯一一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廖惠林日前在2009年江门市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如是说。会议还表彰了11位省级代表传承人并发了补助费。来自三区四市的代表、市评审委员会专家交流了非物资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开发的经验。 据悉,我市从2006年9月开始启动非物质文...
应澳门文化局邀请,江苏省文化厅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苏州、常州、无锡、镇江、徐州、扬州、连云港、南京8市的18位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于今年8月中旬至2010年5月期间,分批赴澳门举办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本月16日至12月14日,无锡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苏绣 无锡精微绣”项目代表赵红育,以及惠山泥人工艺师周璐,将赴澳门参加为期近一个月的活动...
“妈祖故乡”福建莆田市的第一批共三十六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已经“出炉”。莆田市有关部门九日告诉记者,首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均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传承人。 莆田这次确定的首批三十六名“妈祖信俗”传承人包括林聪治、林金榜、林金赞、郭国松、黄亚棋、周阿仔、郑吓糖、林金富、潘金莲、郑吓通、肖玉成等。莆田市文化部门负责人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为重要特征,该市期望通过...
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永久落户成都,令成都成为“非遗之都”。为进一步推进“非遗”传承教育,普及“非遗”知识,营造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提高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觉性,明日下午,由市文化局、成都大学主办,市文化馆和“非遗”保护中心承办的“走近传统文化,传承文明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