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宁波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组织力量,对市区部分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工程依法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执法人员先后检查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灵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江北天主教堂等文物修缮工程,听取了工程组织单位、施工单位有关负责人的情况介绍,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实地察看。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向施工管理单位发出执法检查意见书,要求严格督促施工人员按照相关部门批准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 灵...
12月21日,常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举办全县重点文保单位文保员业务培训班,全县80余名文保员参加。 培训会上,市博物馆老师从文物基本常识、文保员基本职责与日常措施、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为文保员们普及各项知识,并就文保员日常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一一进行解答。此次业务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收到受训文保员们好评。
记者从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文物局了解到,被多次地震震裂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代太平兴国寺塔,经过三年多维修,近日主体修缮完毕,再现“安邑县,好高塔,离天不过丈七八”的雄伟壮阔气魄。 运城市盐湖区文物局韩世荣介绍,历史上这座砖塔历经宋代、明代、民国、汶川地震等多次地震而不倒,但塔身出现严重裂缝,最宽处裂缝长达1米余,塔顶震落,原高71米,后来仅存59米。 “目前主体修缮工程已经完工,塔顶补好了,...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的核定公布和实施执行情况,近日国家文物局组织相关咨询评估机构对四川省进行了专题调研。 按照《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关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应由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由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评审,经征得国务院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由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的有关规定,近年...
近日,山亭区6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山亭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既注重有效保护、夯实基础,又注意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认真做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工作,收到较好效果。6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葫芦套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机关旧址、王家湾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地旧址、东堌城遗址、横岭埠遗址、灵邱城址、小马庄...
位于海曙区镇明路紫金街30号的林宅,建于清同治年间,为浙东地区现存的古代雕刻艺术最集中、最精致、内容最丰富的建筑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8月3日,据海曙区安委办消息,因重大事故隐患,目前,林宅已被海曙区挂牌整改。 同时被要求整改的,另有7处,分别是宏达公寓、天之海大厦、卖鱼路公用车棚、江南红娱乐服务有限公司、泰升大厦、南苑街群租房、浙江恒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这也是海曙区继去年推进13...
近日,浙江省文物局组织专家组赴温州市龙湾区,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国安寺石塔维修工程进行竣工验收。 国安寺塔建于宋代,俗称“千佛塔”,其建塔历史、出土文物、佛像艺术等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次维修工程列入温州市创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工程项目。修缮中,维修单位采用了浙江大学专家配制的改性糯米灰浆等新型材料,省、市文物局均派员到现场进行督查。 2014年7月下旬,温州市文广新局、温州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市...
日前,国家文物局审批通过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丽水通济堰保护总体规划》。 通济堰水利工程遍布整个碧湖平原,流经碧湖镇区和数十个村庄,与当地的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城镇建设关系及其密切,是一个活态的正在使用的文物。自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后,市区两级政府开展了通济堰保护规划的编制和论证工作,多次修改完善后上报到省文物局,通过省级专家论证后,上报到国家文物局审批。国家文物局先后组织召...
记者昨日获悉,达州万源市石塘乡“川陕盐茶古道”通天观古道被确定为达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万源市文物管理所日前在石塘乡长田坝村红店子古石桥旁竖立达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砂石碑,碑的正面上书:达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天观古道”。这标志着“川陕盐茶古道”通天观古道正式被纳入文物保护范围。通天观古道重点保护文物为通天观古道、红店子石桥、茅坪石桥,并划定三处重点文物保护范围,外延30米作为建设...
此次修缮工程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对馨德堂及沿河骑楼进行纠偏,对实施立面整修,清理两幢建筑中后期添建的部分墙体,恢复文物本体原貌,处理沿河驳岸及河埠的沉降问题。 日前,验收组通过实地检查和审阅文本对修缮工程组织了验收。在认可修缮工程的同时,验收组提出鉴于馨德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要加强局部构件沉降情况的日常观测,保证文物建筑的安全。 馨德堂位于小莲庄刘氏家庙正厅北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抬梁...
日前,重庆市完成第六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档案记录,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验收。 此次档案记录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2处115个,共形成文字、图纸、照片、文物规划、调查展示、行政管理、法律文书等各类卷宗533卷。该项工作的完成,一是首次实现文物保护单位档案记录电子信息化。按照国家文物局《关于做好第六批和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档案记录上报备案工作的通知》要求,档案记录首次建立电子...
为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浙江省文物局(浙文物发〔2014〕295号)文件精神,缙云县启动第五批国保单位“仙都摩崖题记”、第七批国保单位“河阳村乡土建筑”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文物保护规划的编制,是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为确保规划编制规范科学,日前,缙云聘请具有相应资质规划编制单位对上述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全面勘查,11月底前完成保护规划编制立...
置县于公元209年的浏阳,距今已1805年。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地名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第十八次“千年古县”专家会议上,浏阳市顺利通过专家审定,成功申报为全国“千年古县”。这标志着,浏阳这座古老的城市又有了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自置县以来,浏阳作为县级行政区划地名专名沿用至今,境内古迹众多,现有市(县)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0处,有浏阳文庙等5家(7处)文物属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丰富的...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托县海生不浪遗址(新石器时代)、黑城古城遗址(明)日前被列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经文物专家认真研究、论证,从各地上报的394处文物古迹中遴选出247处重要文物古迹认定为第五批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生不浪遗址位于托县县城南15公里海生不浪村北500米的台地上。黑城古城遗址位于托克托县城东30公里的黑城村,城墙周长5公里、高5米,平面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