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宁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不可移动文物数量位居同类城市前列,而且在历史、民俗、陶瓷、书画、传统工艺、文献古籍等可移动文物收藏领域也位列浙江省前茅。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宁波市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精神,在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文物局的统一部署下,在行政管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这是我市建国六十余年以来首次开展的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
6月9日,由瑞安市文广新局主办,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瑞安市博物馆、瑞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瑞安广场上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活动。 瑞安市博物馆举办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图片展。从2013年至2016年底,瑞安博物馆历时四年全面完成馆藏6746件(套)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荣获温州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普查成果以图文并茂的移动展板在博物馆入口广场处展示,共展出馆藏级品文物...
资料图 图文无关 昨日,记者从市文广新局获悉,今年3月龙岩市文物局获得由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全省仅两家单位获此殊荣。 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我市于2013年正式开展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历时4年。此次普查涉及的范围广、行业多,登记的文物量大、类别全,全市共调查、走访国有单位3665家,涉及19个行业、系统,其中...
记者从自治区文物局了解到,我区自2012年末启动全区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以来,通过历时四年半的时间,已圆满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区普查统计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1305处,文物总数260789件(套)。自治区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我区将继续加强“文物身份证”建设,掌握全区文物资源现状,积极转化和利用好普查成果。 记者了解到,作为全国文物资源大区,我区按照国...
资料图 经过3年多努力,近日,安徽省全面完成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全省省级、16个市、61个县全部通过普查验收。通过普查,安徽省摸清了可移动文物资源总体情况,新发现一批重要文物,健全了文物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了全省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 此次普查,安徽省共组建78个普查机构,投入2015名普查人员,累计举办培训班92期,培训人员1.1万人次。通过对4.7万个国有单位的调查,安徽省共登录文物...
有这样一批人,他们用脚丈量古老的土地,追寻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寻找散落各地的文物,还原过往不可追的历史。他们就是文物普查员。 徐鹏:借调进京获全国先进 不久前,在国务院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会上,本市文物工作者徐鹏荣获“先进个人”称号,成为江苏省县级普查员中唯一获此殊荣者。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从2012年10月开始,至2016年12月结束。由于...
5月19日,福建省文物局公布了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果:福建省共普查可移动文物469222件/套(769364件),其中钱币、瓷器、票据、古籍图书、档案文书5个类别数量最多。 当天,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福建博物院举行,本次展览的展品共100件,涉及石器、玉器、青铜、瓷器、金银器等多个门类,不少文物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
5月17日,重庆市文物局公布了重庆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果。结果显示,重庆市国有可移动文物在35个文物类别中均有分布,古籍图书、钱币、标本化石、陶器、瓷器5个类别数量最多。此外,约85%的可移动文物集中在主城区和三峡库区。 据了解,本次普查是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重庆市进行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自2012年10月启动,2016年底结束,历时4年多,涉及10余个行业和领域。 ...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及2017年全市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舟山市文物保护考古所于4月——5月对市本级新城片区(临城街道及甬东、勾山管理处辖区)不可移动文物保存状况进行了全面复查。 结合前期摸排和现场巡查,复查覆盖了域内全部28处各类文物。其中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27处,近现代文物保护单位1处。巡查发现域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体保存良好...
4月25日,陕西省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对全省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50家先进单位和80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陕西文物普查工作自2012年至2016年,历时5年,分国有可移动文物普查试点和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实施两个阶段,各级累计投入普查经费3359万元。全省在普查过程中成立了596个普查机构,建立了一个由104人组成的专家库,先...
4月25日,陕西省政府召开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暨全省文物工作会议,副省长魏增军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文物局局长赵荣作工作报告,会议通报表彰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经验交流发言,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小宁主持会议。 魏增军指出,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和文物工作强省,去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部署下,文物系统掀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热潮,将学习贯彻与“两学一做”活动结合起来,...
4月13日记者从大同市文物局获悉,历时3年的大同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顺利完成,全面摸清大同市的可移动文物家底。大同市各级普查办组织人员对所有单位进行逐一调查登记,通过对大同市内3059个国有单位是否有可移动文物进行摸底调查,最终确认大同市共有12家文物系统内文物收藏单位和11家行外文物收藏单位,通过文物普查,登录文物37048件(套)。 普查结果 ●大同市反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收...
从4月7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荣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也是本次全国“一普”工作的最高荣誉。 2013年,曲阜市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普查作为建设“文旅强市”重要契机,全面推进普查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普查方案,编制预算、组建队伍、开展培训,从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大...
日前,笔者从重庆巫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获悉,重庆巫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于2016年10月通过重庆市普查办综合审核,自此重庆巫山县相关工作全面完成。此次普查,重庆巫山县共完成可移动文物藏品信息采集登录27084件/套。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普查时间从2012年10月开...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在日前一系列成果发布、总结表彰后圆满落幕。从普查工作报告及数据公报看,这项由国务院统一部署、历时5年、覆盖广泛的文物资源调查项目,是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之后,又一次文博领域基本国情国力的大盘点,也是有史以来我国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首次全国性普查。成立3600余个普查机构,投入10.7万名普查人员、12.45亿元经费,调查102万个国有单位,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