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笔者收藏到一件清末民初浅绛彩瓷博古图茶壶,落款:许品衡。这是我收藏许品衡的第三件藏品,另外两件,一为水仙盘,一为笔筒。 许品衡,字廷选,号醉月山房主人,又号兰谷轩,别号清歧室、吟画楼、清韵斋,是光绪时期著名博古图画家,他的博古图堪称第一,无人能比。就是画在瓷器 上,也是多姿多彩,可拔头筹。程门、汪藩、汪章、余筱秋、许品衡、清虚氏、江湖散人等都为清末民初浅绛彩瓷丹青高手。其中,许品衡...
嘉庆·青花矾红描金懋勤殿云龙纹玺印盒 印盒,亦称印奁,使得盛放印泥的文房用具。由于宋代以前用印一般为泥封、色蜡、蜜色、水色等,而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印泥,因此一般认为印盒主要出现在宋代以后,但在目前传世的藏品中却偶尔也可以看到唐代印盒。印盒为文房用具中器型较小者,因此在拍卖市场上,多为名贵之材或名工之作,抑或名家之用,这也使得其成为了投资者关注的文房品种之一。在今年香港嘉德的秋拍中,有一件清代嘉...
9月26日,由嘉兴博物馆、嘉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竹深处——春秋亭所藏文房器物展”在嘉兴博物馆禾韵展厅正式开展,展览持续至10月20日。 据介绍,本次展览分为器用、清供、雅玩三个部,共展出包括“宋官蟾蜍形瓷砚”、“明代铜舍利塔”、“朱石梅刻锡梅花诗文茗壶”、“瓷塑素三彩刘海戏蟾香插”等185件器物。本次藏品由嘉兴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俞星伟提供,春秋亭是他的书斋名字。俞星伟老家在南湖区凤桥镇...
明万历青花瓷毛笔,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明成化五彩瓷毛笔,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毛笔 毛笔,是中国传统书写工具,有研究表明,毛笔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文房用品中,毛笔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日常使用的毛笔,多以竹制管,体轻,便于书写。少数以玉制管或以瓷制管,不便于书写,其观赏价值超乎实用价值。 明万历青花瓷砚,底部有款识“玉...
明万历青花瓷毛笔,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明成化五彩瓷毛笔,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毛笔 毛笔,是中国传统书写工具,有研究表明,毛笔产生于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文房用品中,毛笔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日常使用的毛笔,多以竹制管,体轻,便于书写。少数以玉制管或以瓷制管,不便于书写,其观赏价值超乎实用价值。 明万历青花瓷砚,底部有款识“玉堂佳器”“...
文房拍卖金字招牌 “翦淞阁”原本是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挥笔而就颇有现代简约风格的三个字,一直被历代文人、收藏家用作堂号。而今天大家所熟知的“翦淞阁”则是文玩收藏的代名词,其主人黄玄龙先生是一位来自台湾的收藏家,20多年来耗资上亿元倾心于古代文人文房用品,自2006年首次与中国嘉德合作举办“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以后,便引领文房市场一路走高,每两年一次的专拍几乎都是拍场的亮点。 “冲淡自然”为...
宣纸成型的第一道工序——捞纸。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作为中国“文房四宝”的重要产地,安徽宣城生产的宣笔、徽墨、宣纸和歙砚因其悠久的历史、良好的材质和制作工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8月3日,安徽、江西、福建三省主流媒体“行走中国最美高铁线”联合采访组来到宣城市泾县、歙县等地,参观采访纯手工宣纸、歙砚的制作工艺。 宣纸从原料加工到成纸多道工序全由手工完成,长期以来宣纸...
在我国传统的文房用具里,笔、墨、纸、砚是最基本的,而与“文房四宝”相配套的各种文具,如笔架、笔洗、墨床、砚滴、水盂、臂搁、镇纸、印盒、印章等,由于其造型各异、雕琢精细,使之成为书房里、书案上既可使用又可观赏的工艺美术品,并被人们称为“文房清玩”,简称“文玩”。 随着文房文化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文房清玩在市场上也越来越热。除了笔墨纸砚这“四宝”外,以笔筒、镇纸、水盂为代表的伴生性文房用具也开始得...
徽州文房四宝声名显赫,徽墨、歙砚几成中国砚和墨的代名词。近日,由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和马鞍山市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文玩薮聚—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藏文房用具展》在市博物馆开展,展览将持续至6月21日。 图为展出的徽纸与歙砚 图为展出的徽纸与歙砚
我国古人写字都是由右向左,已写的字,尚未干透,容易被手腕污染,故于手腕下垫一臂搁,臂搁就是临书枕臂的工具,又称秘阁、腕枕;其用料一般有紫檀、红木、乌木,也有象牙、玉石、铜制的,而较为普遍的是竹臂搁。因为,竹制的材料易得,且坚实耐用,故为文人所常用。 上海博物馆收藏了一件邓渭刻制的吾斋竹臂搁,就是一件艺术珍品。此臂搁长25.7厘米,宽5.5厘米,竹面镌刻铭文22句,共计88字,署名云樵。其铭全文如...
古墨两盒 人们常说的文房四宝为“笔、墨、纸、砚”,但四者并不是同时产生的,都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才形成。 与很多其他古玩一样,墨是越老越好,这便是“古墨”。古墨不仅具有收藏价值,书写起来,也比仿制的新墨有诸多好处。这不是说,古墨经过时间的洗礼,就变得贵重起来。古墨确实比新墨有更多的优点。古墨书写出来的字是浓黑色的,而新墨,则灰而不黑,既然不黑,那又如何称为“墨”呢?古墨用...
“墨月黳云脱太清,海风吹上笔头轻。琐窗冷透芙蓉碧,定有新明到九成。”这是宋代诗人苏轼《谢人送墨》中描写“墨”的经典名句。在古代文人眼里,笔墨纸砚可谓“雅友”,被誉为“文房四宝”。现如今,虽然再难寻觅古人手持墨条臂腕轻摇,飘飘欲仙的闲情雅致,但笔墨纸砚开始进入收藏人士的视野,无论是逐年增加的文房器物专场拍卖,还是文房小件单品拍卖纪录的不断刷新,文房小器正在悄悄步入收藏界。接下来,我们一起聊聊文房小器...
宋代,是传统制瓷工艺发展史上一个非常繁荣昌盛的时期,陶瓷史家通常将宋代陶瓷窑大致概括为6个瓷窑系,它们分别是:北方地区的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和磁州窑系;南方地区的龙泉青瓷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系,这些窑系一方面具有因受其所在地区使用原材料的影响而具有的特殊性,另一方面又有受帝国时代的政治理念、文化习俗、工艺水平制约而具有的共同性。 宋朝瓷器从胎釉上看,宋北方窑系的瓷胎以灰或浅灰色为主,釉色却各有...
看了题目,切莫以为敝人家藏名贵宝物,以致“金不换”。错了,因我喜好文房收藏,其中文房四宝之一—笔,当然要收之藏之,计有几十支。大文豪鲁迅手中之笔“金不换”就是我的藏品之一。 鲁迅一生评说世象,针贬时弊,写下了将近700万字的煌煌著作,大都是用毛笔写成的。当反动派攻击他对人“乱砍乱杀”时,他寓意深刻地回答说:“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支笔,名曰"金不换"。”“金不换”,又名“本金水”,是当年鲁迅家乡绍兴...
提到刻铜墨盒,很多人都会感到很陌生。其实它是也是文房用品的一种,是盛墨汁的“小物件”。由于材质明亮,上面绘旋的图案文字线条明快,优美隽秀,充满文化气息而在清末风靡一时。有意思的是,随着近几年文房用品的不断走俏,逐步淡出人们视线的刻铜墨盒,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江苏泰州的铜器收藏家蒋平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之前人们只了解最为传统的文房四宝,而近几年,因为铜器收藏规模的扩大,很多人对压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