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日在京举办的第2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上,国内文房四宝各精粹品种纷纷亮相,与会人士表示,当前我国文房四宝产业在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呈现出创新性增强,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局面。 由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主办的第27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暨第三届中国文房四宝艺术节1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拉开帷幕,本届博览会持续四天,展品门类涵盖国内各种知名文房四宝品种及珍贵藏品,吸引了众多文房四宝的从业者、爱好者、收...
羊城晚报讯 5月15日,在广州中山三路3号广州画院美术馆举行的银通四季中国书画拍卖会上,将有近600件拍品供藏家选择。除了名家书画,杂项中的文房用品值得藏家关注。 这次拍卖会的书画部分,由同一藏家提供的一批广东当代名家作品,如黎雄才、林墉等大师的作品尤为引人关注;海外藏家回流的一批当代广东实力派作品,如刘书民、陈振国等画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精力旺盛时期的力作同样值得关注。此外,秦咢生的几件书法精品...
古时在书斋中,原先只有笔、墨、纸、砚四种文房用具。随着文房雅玩种类的逐渐增多,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也加入到文房用具的家族中来。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四十多种文房用具,较为常见的有笔架、笔筒、笔洗、水盂、砚滴、镇纸、印缸、砚匣、臂搁等等。材质各有不同,有象牙、玉、犀角、红木、玛瑙、瓷器等,制作精良、小巧可爱、颇可把玩、令人爱不释手,别有一番情趣。文人墨客都有文心雅好,赏玩各种文玩已成一大乐...
民署主办的“文房清玩——澳门藏家珍品展”昨揭幕,展出本澳收藏家黎荣乐、何树基及萧春源借出的五十件(套)文房用品,制作年份由西汉至民国,大部分以明朝及清朝珍品為主,製作精巧,工艺精致,质色细润秀美,让人感受到当时文人的文房实物风采。 展览昨日下午六时半在氹仔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揭幕,民署管委会副主席李伟农、外交部驻澳特派员公署副特派员宋彦斌、中联办文化...
我国历史的长河中,很早就有“文房”之称,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其实用于书法、绘画的文化艺术的工具来说仅是四样之宝,就已受文人喜爱、珍藏重视。这四宝是最基本的工具,明清尤为大量发展了一切文房所需之物,对这些文具辅助工具也是精心设计、购置、摆设。至使其成为书房里书案上的装饰、陈设之工艺美术品。这时期出现了许多佳品。文房用具品类繁多、制作精良,有笔筒、笔架、笔洗、笔舐、臂搁、水丞、镇尺、墨床...
(记者张辉)本月2日,长江日报第7期藏友沙龙开幕,近50位藏友通过沙龙秀他们的文房用瓷,本报特邀专家、省馆藏文物鉴定定级小组成员朱军指出,小文房有大市场。 在此次沙龙中,三件文房用瓷被评为沙龙精品。 第一位是“道光款粉彩开光折枝花纹方形倭角洗”最惹人眼球,这件方形倭角洗造型别致,外体施红彩,内绘开光折枝花纹,花间还有虫蝶飞舞,口沿处描金,其釉色温润白透,底书六字款“大清道光年制”。朱军指出,这...
图为2009年第四届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欢乐中国行--魅力宣城演出场景 3月15日,第五届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正式拉开序幕,首个活动“秀美宣城”旅游风光摄影面向全国开赛,特等奖为10000元。2004年宣城荣膺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以来,宣城市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化旅游节,有力提升了宣城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宣城市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中国优...
砚滴又名“书滴”、“水滴”、“水注”、“砚注”、“滴子”等,乃一盈握之物,是历代文人墨客案头不可缺少的文房用具,务求雅致有诗意。 砚滴是向磨墨的砚台中加水的工具,平时可贮一定量的水,在使用砚台磨墨需要添水时,可方便地向砚池中注水,且需要多少就注入多少,容易掌握。砚滴虽然在文房四宝之外,但较之镇纸、笔搁之类,也是比较重要的文房工具。 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初古人研墨时,用的是各种...
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学习工作中的传统书写逐渐被信息社会的电脑所取代,毛笔、甚至是钢笔可以说与现代普通大众的生活越来越远了。然而,在原有书写功能逐渐弱化的同时,书法作为一种爱好却正在被更多的普通民众特别是高端人士所青睐,“书法热”也逐渐兴起。与此同时,作为书法媒介的“文房四宝”,其独特文化内涵和特殊的收藏价值也逐渐引起收藏者的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收藏领域的新宠。 珍稀古笔价值珍...
●郭海棠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及文房用品用具,绚丽多彩、技艺精湛、功能奇特,受到历代文人雅士的推崇,被称誉为国之瑰宝。之所以称“宝”,主要体现在它具有历史、实用、艺术、收藏与珍品价值。 文房四宝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历史悠久和历史作用。文房四宝的历史作用,主要促进了印刷术的发明和出版事业的发展,成为图书典籍、文献资料出版的媒介和载体;成为书画艺术的载体;成为传播文化知识的重要工具。中国...
文房古玩是由传统的文房四宝演绎而成。 综观历代以来的文房古玩,大多数都带有民俗性,并蕴含着一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文房古玩更是朝着材质多元化、内涵民俗化、形制情趣化的方向拓展,给人的启迪颇为深刻与广博 收藏,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文化活动,特别是收藏到一件你所喜欢的文房古玩,在鉴赏的同时往往会被其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所熏染。 文房古玩是由传统的文房四宝演绎而成。据著名文物鉴赏专家史树青在《...
陶琦 镇纸是文房中的辅助性用具,多用铜、铁、玉、石制成,用于镇压纸张或书籍,以便阅读或书写,亦称为“书镇”。镇纸最初是由玉雕玩件及铜器演化而来。 明人文震亨的《长物志·镇纸》曰:“玉者,有古玉兔,玉牛,玉马,玉鹿,玉羊,玉蟾蜍,蹲虎,辟邪,子母螭诸式,最古雅。铜者,有青绿虾蟆,蹲虎,蹲螭,眠犬,鎏金辟邪,卧马,龟龙,亦可用。”古代文人大多好玉,常将玉雕或青铜器置于手掌上摩挲把玩,在需要铺平纸张...
姜维群 情感是虚无的形而上,文房是可触可摸的器玩,当某种情感融入这器玩时,这文房就赋予了灵性甚至生命,人与物之间就有了沟通,有了扭结不清的缠绵。 在某拍卖会的刊物上,刊登胡适亲笔写的一首词,上款标明写送张充和的。张充和,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型才女,这张珍贵的胡适墨迹下有新添几个娟秀的小字,是张充和的笔记:“黄裳留玩 充和转赠 一九八七年四月”。 胡适写给张充和,洋溢着热情,张充和转赠给学者黄裳...
姜维群 文房是用具,也是雅玩,近几年,几场专门的文房清供拍卖,把这些日常“文具”抬升得不亦乐乎,为什么?这关乎书房。 从文房再回到书房。 书房叫书屋叫书斋,不管叫什么,始终离不开这个书字。凡有书的地方就令人敬畏,读书的人令人尊崇,爱屋及乌,尊书及物。在收藏市场上,同是柜子,同样的木质,装书的书柜比装碗的橱柜能贵上5倍10倍;梳妆台和字台,都是红木且同年代,前者比后者价格要低好几倍;同是民国粉...
笔者曾在沈阳道买旧砚一方,砚池凹陷,感慨之余吟诗书写其上:“石凹将欲穿,捧砚仰前贤。不敢再磨蹭,惜之每一天。”倩人刻上,延请赵伯光、曾昭国题画,灿然一件文玩也。 时代不断进步,语汇总在变化。文房二字唐以前专指官府掌管文书的地方;唐宋以后,文房成为书房的别称;再以后,供文人赏玩和摆设在书房的器物被人称之为“文房”。词义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书房不仅仅是放...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