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为纪念傅抱石先生诞辰105周年,“纪念傅抱石诞辰105周年回顾展”近日北京新保利大厦的保利艺术博物馆举办。傅抱石之子江苏省国画院顾问、傅抱石纪念馆名誉馆长傅二石先生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向本报记者讲述他记忆中的父亲。对中国画进行了内在改革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傅抱石是独特的一分子,他是个不墨守成规的艺术大师,对于中国画进行了一种内部的改革,从他的绘画风格可以看出,尽管这种...
2009年8月15至16日,北京市古天一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倾情推出的“瀚文书香”——文房艺术品拍卖会,带领藏友们在古代文房的世界里尽情享受到一次优雅而生动的体验。 活动签到桌上放置折扇、毛笔,供来宾签名,从这个小细节体现着对于文房生活的细致体悟,领略到文人题诗作画的潇洒风采。在展厅一角,由一张紫檀大书桌、圈椅、条案、端砚、古墨、奇石、佩刀、香几等搭建成的书房实景,完美还原...
在不少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买涨不买落”已经是根深蒂固的市场心理,所以,股票如此,楼市如此,车市如此,收藏拍卖市场也同样如此。而这也正是不少专业人士最担心出现的市场状况。在金融风暴影响全球的大背景下,2009年的春季拍卖会一直令很多人忧心忡忡。不过如今,槌已落定,一切都已见分晓,虽然当代艺术不出意外地持续着低迷状态,但中国书画市场的火爆、文房小器专场的热闹和金属等价物所受到...
扬州雕版印刷技艺正在申报世界“非遗”,引起了各方关注。而很少有人知道,扬州的另一个“非遗”项目扬州毛笔,距离申报世界“非遗”曾只有一步之遥。 申遗:差点申报世界“非遗” 扬州毛笔制作技艺的传承单位,江都市国画笔厂厂长石庆鹏,是中国文房四宝协会的副会长。他介绍,协会曾想让“文房四宝&rdq...
近几年来,“文房热”在国内拍场已悄然兴起,并大有逐渐升温之势。2009年春拍,国内几大拍卖公司纷纷推出了文房专场,成交都比较可观。特别是西泠09春拍,一次推出了“历代名砚及文房杂件”、“历代竹雕供石”和“名家篆刻及陆俨少自用文房雅具”3个文房专场,总成交额近2000万元,一组“黄宾虹自用印十...
元代黑漆嵌螺钿文会图印盒 在今年香港佳士得的春拍中,一件元代的黑漆嵌螺钿文会图印盒,估价200万至300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962万港元,创下了印盒拍卖的最高价,也使得投资者对于这种文房小器的投资前景更加看好。 印盒,亦称印奁,是盛放印泥的文房用具。由于宋代以前用印一般为泥封、色蜡、蜜色、水色等,而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印泥,因此一般认为印盒主要出现在宋代以后,但在目前传世的藏品中却偶尔也可...
在收藏市场中,常常可以见到一种尺状的小件木器或铜器,这就是古人书房中的镇尺。眼下,古代文房用品的收藏日益升温,大多数玩家眼睛盯紧了笔筒、水盂、砚台,却常常忽略了镇尺。其实,历史上文人墨客使用的镇尺,用料珍贵,做工考究,形制精美、器形玲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虽然传世珍品难求,但现在雕刻精美、材质精良的镇尺也有收藏把玩的价值。在书房里的古典家具中配上像镇尺这样的小玩物,可以平添几分书卷气。 镇尺是...
文房收藏重实力,艺术品收藏专家傅光荣认为,文房用品的收藏不同于一般的古玩。这些物品不仅有着艺术内涵又兼具实用价值。并且,深深地根植于民族文化。近年来出现的收藏热和民族文化不断推动,在大环境上带动了文房拍品的升温。 傅光荣表示,文房用品的收藏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流传有序,特别是曾经在拍卖中“露过脸”的精品。因此,要求收藏者具备较强的经。 笔墨纸砚的拍卖史 笔: 1997...
青花瓷、水墨画、毛笔、古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出现的种种中国元素让“中国文化热”再度升温,也带热了中国古文玩的市场。 文房四宝走俏收藏市场 今年,中国嘉德就推出了“文房清韵——笔墨纸砚”专场,北京翰海也推出了“寄闲楼雅玩”专场,西泠印社的“文房清玩——近现代名家篆刻及案上雅玩...
(清康熙时期的绿端石夔龙纹砚) 砚台为文房四宝之一,是中国特有的具有特殊风格的一个文书工具,在北京翰海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方清康熙时期的绿端石夔龙纹砚估价为40万至60万元,结果被买家以176万元拍走。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说,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唐宋时期端砚的形制较为简单古朴,注重实用。明清两代是我国文房清供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逐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 砚,是磨墨用的。要求细腻滋润,容易发墨,并且墨汁细...
端砚:歙砚和端砚并称,而端砚又较歙砚更佳,据说历代皆采端溪,到南唐李主时端溪石已竭,不得已才采用次之的歙。端砚为砚之上品,亦可再分等级。它出产自广东高要城斧柯山,唐之前属端州,故得名。山下际潮水,距江滨三、四里处,逐渐升高分下巖、中巖、上巖、龙巖、蚌坑等采石之所;下巖洞在山底,终年浸水,而砚石贵润,所以下巖之品质最佳。但浸在水里的下巖想开采可不容易,只有每年秋冬河水降低之时才可进入,潭水无出口,须...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后来又在龟甲兽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在青...
造纸的主要源料多为植物纤维,以竹与木为主,木之纤维柔韧,制成之纸,吸墨较强;竹之纤维脆硬,所制之纸,吸墨性较弱,故以此分为两大类: 弱吸墨纸类:多系竹纤维制成,纸面较光滑,墨浮于表面,不易慢开,所以色彩鲜艳。以牋纸类为主,如澄心堂纸、泥金牋,还有今之洋纸也属之。 澄心堂纸:为南唐李后主所使用之名纸,与廷圭墨齐名。特性平滑紧密,有「滑如春冰密如玺」之称,为弱吸墨纸之上品,差一点的称玉水纸,次...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