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月21日,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中期修复试验通过了专家验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对中期修复试验成果给与积极评价,并对做好下一步工作作了部署。由文物科技保护、传统工艺研究、化学材料研究、美术史研究、佛教艺术研究等领域的12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在修复现场考察、听取了项目组关于2008年以来各个专题小组的研究进展及总体情况汇报、课题组关于合成材料和贴金层漆工艺中...
大足石刻中的千手观音修缮工作展开(资料图片)记者 罗川 摄 大足石刻中的千手观音修缮工作展昨日,国家文物局专家组验收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中期修复工程。修复过程中,专家通过高科技探测手段,又发现一只被漏数的佛手,曾被作为千古之谜的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有多少只手,终于定格。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究竟有多少只手?历代能工巧匠曾有不同的统计方法,一直到2009年,还据传有1007只手。专家解释,清代一名和尚工匠负...
记者28日在“大足石刻千手观音像抢救性保护”发布会上获悉,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刻有1007只手臂的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目前仅37只手完好,亟待整容。为此,有关部门根据前期勘察、研究获得的阶段性成果,将于明年对“千手观音”进行整体修复。专门用于保护该文化遗产的“千手基金”也于同日成立。 上次“手术...
昨天,记者从大足县了解到,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工艺修复试验通过专家评审。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在长期自然营力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产生了渗水、细部风化、造像岩体断裂、垮落破坏及金箔变色起壳剥落等病害。目前,国家文物局将其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类一号工程。 敦煌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等单位的文物保护专家和工作人员,对千手观音造像的文物价值、保存现状、保存...
记者五日从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获悉,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前期勘察工作现已基本完成。进一步的修复工艺研究、设计工作将在二月全面展开。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集雕刻、贴金和彩绘于一体,被誉为天下奇观。多年来由于受多种“病害”侵蚀,造像受到严重损害,其表面金箔风化脱落现象尤为严重。 为抢救、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二00八年年中,中国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千手观音抢救性保护工程近期进展顺利。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岩土体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方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小环境监测与评估设计方案》3个方案评审通过后,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带来了先进设施设备,开展了石刻小环境监测等各项工作。目前,技术人员已安...
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方案,日前经过专家组论证后基本确定。 记者从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获悉,该局日前在北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召开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总体工作方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岩土体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方案》《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小环境监测与评估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 据介绍,这三个方案涉及的内容包括千手观音彩绘与贴金材料、工艺及病...
2008年8月1日,重庆市大足石刻千手观音保护工作施工现场,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所和北京大学的20余名文物保护专家正在用精密仪器对“千手观音”进行病害分析和现状调查。 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核心文物——千手观音,其造像雕刻造于南宋,八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使它产生了渗水、风化以及金箔脱层剥落等病害。尤其是金箔风化脱落造成的破烂状态,已严重威胁到石刻造像的完整形态。文物...
受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的邀请,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会同中国文物保护专家日前对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等进行了勘察,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据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有关人员介绍,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法森纳及中国文物研究所专家一行五人,对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进行了现场勘察,对该龛造像及大足石刻的保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思路和建设性意见。该次考察将有助于推动中国和意大利政府间的大足石刻文物保护...
日前,受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的邀请,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法森纳及中国文物研究所专家一行五人,对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宝顶山千手观音造像进行了现场勘察,对该龛造像及大足石刻的保护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保护思路和建设性意见。该次考察将有助于积极推动中国和意大利政府间的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保护文物保护合作项目的开展。(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