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度日坚岩画全景 西区24号画面:藏文人名“娘巴音”、动物 西区56号画面:对立动物、藏文 发源于冈底斯山南麓的象泉河是西藏西部最重要的三条河流之一,经噶尔县门士乡流经札达境内雄伟的古湖盆与土林峡谷,孕育出了著名的象泉河流域古代文明。以古格故城、托林寺、东嘎皮央石窟等为代表的古格文明无疑是辉煌的,而以曲踏墓地、故如甲木墓地、卡尔东遗址等为代表的考古遗存近年来也因为象...
石城子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麻沟梁村。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山前丘陵地带,依地势而建,北高南低,起伏较大。东、南部临深涧,涧底有麻沟河由东绕北经黑沟流向新户梁。北为陡坡,仅有西面地势比较低缓、开阔,与外界相连。遗址北通奇台、吉木萨尔等绿洲,南越天山可至吐鲁番盆地,为通连天山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一。 遗址于1972 年首次发现,1988 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和2009 ...
在屈斗宫德化窑46处遗址中,连片的梅岭窑遗址最具代表性。据悉,梅岭窑遗址调查的十多条古代窑炉主要分布在内坂、大垅口、梅岭三个角落,其中,宋元时期古窑4处、明清8处、民国至今2处,涵盖阶级窑、龙窑等多种窑炉形态。“如此密集的窑炉分布,确实非常震撼。”考古者张红兴表示。 梅岭德化窑遗址有两处较为明显的窑址,该两处遗址是清代和近代古龙窑。最年轻的这座上世纪90年代才停用,两处龙窑依山而建,窑头...
“军田村古城的三角形轮廓过去从未见过,这是中国古代城池的一个重大发现,是一个奇观,很值得考古研究。”8月8日,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组成的考古队在象州县召开“三大古城”考古调查情况交流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博导李映福通报了近期考古队在“三大古城”考古挖掘的成果。县领导翁秋德、钱琳参加交流会。 据了解,从7月26日起,由李映福带领5名博士研究生组成的考古队...
为纪念北京房山石经刊刻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8月7日,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承办的“敬畏千年 房山石经”——石经山整体考古调查暨大遗址保护规划启动仪式,在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地云居寺石经山脚下举行。 石经山是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地,是佛舍利出土之处,保存着4196块国宝石经,有以雷音洞、金仙公主塔、千年古道、石凿古井等为代表的众多历史遗迹。今年正值房山石经刊刻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发掘、拓...
8月7日,为纪念房山石经刊刻与云居寺创建1400周年,由北京市文物局、房山区委、区政府主办,房山云居寺文物管理处承办的“敬畏千年 房山石经”——石经山整体考古调查暨大遗址保护规划启动仪式,在房山石经刊刻起源之地云居寺石经山脚下举行。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谭小兵、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北京市邮票公司副经理马勇、房山区政协主席唐淑荣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 即日起,石经山将正式启动整体考古调查工作,同时大...
8月起,泉州将启动水下考古重点调查,预计有20余名省内外水下工作人员参与。 泉州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介绍,本次水下考古集中在8月至9月,将结合前期调查的重要沉船疑点,选择在晋江与惠安沿海展开,通过声呐仪器对沉船疑点进行探测扫描、成像分析。
专家学者正在对石渠县金沙江边吐蕃时期的摩崖造像进行考察 石渠须巴神山吐蕃时期石刻藏文题记 7月15日至18日,故宫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李季、西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桑旺堆、清华大学教授沈卫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杨林等10多位考古界、藏学界专家学者齐聚四川省石渠县,聚焦金沙江边、雅砻江源头吐蕃时期的摩崖石刻,解密与之相伴的古道密码。通过调查,他们得出结论,石渠...
日前,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联合敖汉旗新州博物馆对敖汉旗下洼镇八旗村文化遗址进行了为期15天的考古调查。赤峰学院红山文化研究院首席研究专家于建设教授、邵国田研究员、马海玉副研究员和2015级文物与博物馆专业部分研究生参与了调查。 本次考古调查面积约60平方公里,覆盖八旗村10个自然村,共调查红山文化遗址17处,其中有几处遗址属新发现。其中,编号为161001的遗址疑似大型红山文化祭坛,该...
历经4次水下考古调查,在深达24米的海底找到一艘钢铁沉舰,并确认为清北洋水师的致远舰。通过历次水下考古工作,抽沙揭露出长达60多米,宽9米至10米的舰体残骸,舰体外壳用钢板构造,使用铆钉连接。沉舰发现多处火烧迹象,从周边抛撒的钢板、木质船板等物品,可推测发生过剧烈爆炸。历次考古发现并提取水下文物计60个种类180余件文物,涉及船体构件、舰载武器以及船员生活物品等。其中,能确证“致远舰”身份的遗物有...
“丹东一号”沉船遗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西南50多公里海域中。2013—2015年,为配合丹东港海洋红港区的基建项目,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会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工作,最终在24米的海底找到并确认清北洋水师的致远舰。 2014年4月,用磁力仪物探的科技手段探明“丹东一号”沉船铁质遗物的体量约为1600吨,明显大于1380吨排水量的超勇舰(扬威舰为超勇舰的姊妹舰...
瓜州东千佛洞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城东南90公里处长山子北麓的东西崖壁上,始创于北魏,历经唐、五代、西夏、元、清等各代重修而渐成规模。现存洞窟23个,壁画486平方米,塑像56身。东千佛洞以西夏时期壁画驰名,其中第2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一窟之中多种风格并存,显教经变、汉密图像均属中原风格,藏密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受西藏、印度、尼泊尔风格的影响,同时洞窟形制独具特点,是西域早期石窟形制的再现。1996年被...
3月9日至16日,被纳入蜀道申遗范围的荔枝道、米仓道再度启动大型考古调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子今等39位调查组专家成员,将集中对达州境内的荔枝道、米仓道以及宋元时期山城遗址进行调查,为蜀道申遗以及文物保护提供更多资料。 蜀道申遗始于2007年。2012年10月,保存最完好的蜀道金牛道广元段,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而为了蜀道的完整性,2014年6月,荔枝道、米仓道也被纳入了蜀道申报...
第61龛冷泉溪南岸山腰尊胜佛母正射影像图 近日,杭州西湖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会同灵隐管理处组织召开了由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的杭州灵隐飞来峰造像数字化考古调查工程(一期)项目验收会。 与会专家在听取李志荣老师的汇报后,一致认为“杭州灵隐飞来峰造像数字化考古调查工程(一期)”与传统考古调查相比体现了数字化考古的优势和科学性,工程资料完整、数据详实、内容准确,整体质量较好,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