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也是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全国的窑业中心。后司岙窑址作为上林湖越窑遗址中最核心的窑址,产品中秘色瓷比例高、质量精、种类丰富。2月25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以及湖南、江苏的考古学者,对后司岙窑址的发掘成果、秘色瓷的产地和遗址的保护展示等问题进行论证。专家认为,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解决了陶瓷研究中秘色...
在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呈天青色的“秘色瓷”是瓷器的巅峰之作,但是它的产地却是个千古之谜。记者从在浙江省慈溪市召开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这里就是“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 后司岙窑址位于上林湖西岸。这一地区古窑址密布,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学术界确定为唐宋时期的越窑中心窑场和当时的全国窑业中心。越窑以地处越国故地得名,始烧于东汉,停烧于南宋,它在历史上率先烧制出了首...
2月25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等单位的考古专家学者齐聚慈溪上林湖,在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首次公布了浙江上林湖后司岙秘色瓷窑址考古发掘研究的重大成果。 上林湖是唐宋时期越窑的中心窑场,也是唐、五代至北宋时期全国的窑业中心,代表了公元9世纪至11世纪中国青瓷烧造技艺的最高成就。后司岙窑址作为上林湖越窑遗址中最核心的窑址,...
在晚唐五代时期,釉色呈天青色的“秘色瓷”是瓷器的巅峰之作,但是它的产地却是个千古之谜。记者从在浙江省慈溪市召开的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发掘现场专家论证会上获悉,这里就是“秘色瓷”的最主要烧造地。 后司岙窑址位于上林湖西岸。这一地区古窑址密布,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被学术界确定为唐宋时期的越窑中心窑场和当时的全国窑业中心。 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
上林湖遗址航拍正射影像图 2016年11月中旬至12月底,我省首个内水水域水下考古项目——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圆满结束。 上林湖后司岙水域水下考古调查是在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统筹指导与合作推动下,由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组队实施。 后司岙窑址 慈溪市桥头镇上林湖是唐宋时期...
为了配合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探索秘色瓷的产地和唐五代时期宫廷用瓷的来源与生产管理状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慈溪市文管办于2015年10月-2017年1月对后司岙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1100平方米。揭露包括龙窑炉、房址、贮泥池、釉料缸等在内的丰富作坊遗迹,清理了厚达4米多的废品堆积,出土包括秘色瓷在内的大量晚唐五代时期越窑青瓷精品。 此次发掘基本理清了以后司岙...
中国是南海最大沿岸国。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有一条从中国东南沿海,经过中南半岛和南海诸国,穿过印度洋,进入红海,抵达东非和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就从海上丝路起点之一的明州港(今宁波)出发至广州,再由广州远销世界各地。因此,近些年的考古工作中,在台湾澎湖、马来西亚、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和埃及等地都发现了越窑青瓷。越窑青瓷,尤其是神秘的“秘色瓷”,不断引发人们的关注。 ...
浙江省宁波博物馆藏有一件国内罕见的唐代秘色瓷荷花托盏。该托盏为1975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包括茶盏和盏托两件器物配套组合而成。茶盏高6.5厘米,口径9厘米,造型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口沿作五瓣花口弧形,外壁压出内凹的五条棱线,形成五个花瓣的界线效果,茶盏内外素面无纹;盏托高3.4厘米,口径15厘米,仿荷叶形,薄薄边缘四等分向上翻卷,极具被风吹卷的动感。盏托中心内凹,刚好稳稳...
公益拍卖活动发布会现场 公益拍卖活动发布会现场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最近提出的“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重要指示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16字方针,贯彻执行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4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作出的“确保公益目标,保护好国家文物”的要求,18日下午,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文物公益拍卖协调领...
图1 图2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名闻遐迩、享誉中外的精品之作,也是越窑青瓷制作水平的最高代表。“秘色”一词最早见于晚唐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器》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诗文不但极尽赞美秘色瓷器釉如“千峰翠色”,而且明确指出其为越窑所产。晚唐诗人徐夤《贡余秘色茶盏》诗亦云:“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水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
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艺术指导刘永林向记者展示唐代六瓣葵口秘色瓷盘 中国文物网讯 2016年1月18日,由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主办的“中国唐代秘色瓷”媒体通气会在北京京瑞大厦B座举行。此次发布会内容主要围绕日本藏家旧藏“唐代六瓣葵口秘色瓷盘”。中国舍得拍卖国际(澳门)有限公司艺术指导刘永林老师,著名文物专家、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范毓周教授等出席了本次活动。 ...
图片来源:故宫淘宝官方微博 近日,故宫博物院再次成功通过花式卖萌吸人眼球,成为坊间热门讨论话题。印象中严肃的历史人物,雍正帝、鳌拜等集体卖萌;幽默搞笑的崇祯帝生平故事,其实竟然是销售广告。快来看一下各地的博物馆是怎样脑洞大开,花式卖萌的吧。 图片来源:故宫淘宝官方微博 历史人物不严肃 10月30日,故宫淘宝官方微博发布《够了!朕想静静》的文章,以极具幽默调侃的语气介绍了 “一个悲伤逆流...
代表青瓷历史上烧造最高水准、平时难得一见的“秘色瓷”日前在故宫斋宫亮相。这是“月染秋水——陈国桢捐赠暨珍藏越窑青瓷展”中的珍稀展品之一。 越窑制瓷渊源可上溯至商、周时期出现的原始瓷,这一品种延续烧造至东汉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此后,越窑制瓷业不断发展,先后经历了三国西晋的繁盛、东晋至隋代的衰落,唐、五代至北宋早期的全盛,及北宋中期以后的逐渐衰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程中,越窑所产原始瓷和瓷器始终...
晚唐五代的越窑有一种“秘色瓷”。从前人们提到它,都沿用宋代文献,说这种瓷器是五代十国时位于杭州的钱氏吴越国专为宫廷烧造的,臣庶不得使用。至于它的釉色,也像它的名字一样,秘而不宣,后人只有从诗文里领略它非同一般的风姿。唐人陆龟蒙吟咏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人徐夤赞叹曰:“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诗歌、文献的描写越是优美,越引得人们去考证、...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