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13日至14日,由清华大学、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主办,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承办的第五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论坛以“创忆遗产,数字经济”为主题,聚焦遗产创意和经济发展,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利用新技术和新创意,拓展文化遗产的展示、阐释方式,使历史记忆重回当代,使文化遗产得以有效传承和传播,并重塑文化自...
浙江验收组验收茶胶寺北藏经阁 吴哥窟茶胶寺全景(黄滋 供图) 日前,浙江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赴柬埔寨茶胶寺维修项目验收组组长黄滋欣喜地告诉记者,作为专注于文物保护的专家团队,他们受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委托,承担中国援柬埔寨茶胶寺维修项目的总体验收工作,于今年8月下旬抵柬埔寨开展现场工作,9月初已圆满完成任务,受到各方肯定。 在国际遗产保护舞台上发声 随着中国开展文物...
9月7日至10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承办的2018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科技合作论坛暨展览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博物馆协会、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博机构、文保科技企业等的专家学者,围绕文物保护修复与科技创新、信息技术背景下的智慧博物馆建设、博物馆展陈设计与空间规划、博物馆文创设计开发与经营管理等议题深入研讨交流。 搭建平台,促交...
为进一步促进福建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8月23日,“福建省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经验交流会”在福州召开。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贤金,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赖碧涛,福建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石建平,福建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出席了会议。 本次会议为福建全省首场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和申遗成功经验,总结交流武夷山和福...
中华文化数字保护与修复展现场(佛罗伦萨) 在7月初刚结束的第42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贵州省的梵净山成为我国又一处世界自然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已有53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仅比意大利少1项,位居世界第二。随着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不断增加,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未来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相关人才与技术的缺乏,成为各地建设与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来...
近日,潍坊昌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成立大会在昌邑市图书馆三楼会议室举行。据悉,昌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是潍坊市首家成立的非遗保护协会。潍坊市文广新局申都办公室专家顾问范新建,昌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世海,昌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李志国,昌邑市文联主席高江伟出席会议,昌邑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张晓晓主持会议。各镇街区文化站站长、非遗协会会员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
记者14日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为加强陕西文博单位文物保护国际交流与合作,在陕西省文物局和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博物馆协会与英国文物保护修复协会在第三届丝博会期间,签署《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修复领域交流合作备忘录》。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刘国中、英国国际贸易部国务大臣罗娜·费尔海德、英国驻华大使吴百纳女士、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共同见证了备忘录的签署。 根据此次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内容显...
由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文物局承办的“考古视野下的丝绸之路国际论坛”13日在西安闭幕。来自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英国的学者分享了丝绸之路考古新发现及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论坛期间,与会代表对如何在未来更好的开展丝绸之路考古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达成并发表了《国际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西安共识》。 《西安共识》提倡,要积极开展...
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被数字化“搬”出洞窟,完成玉门关、汉长城、悬泉置遗址监测预警体系工程,境内长城及烽燧完成抢险加固,修复西云观壁画病害,为每个文物保护点“树碑立界”……近年来,敦煌加速文化遗产保护,全力破解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 敦煌境内有各类文物点265个,包括古遗址209处,古墓葬25处,古建筑16处,石窟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三处。敦煌市博物馆现馆藏文...
日前,陕西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开展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工匠调查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对文化遗产保护工匠人才队伍现状开展调查登记工作,为组建工匠联盟和加强全省工匠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依据。 调查登记范围共有三类:考古技工即从事考古调查对古墓葬、遗址进行钻探、挖掘、测绘、整理人员;文物建筑修缮技工即运用中国传统工艺或地方特色工艺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
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根民间、心口相传,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活态文化基因,也是联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因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具体该怎么做呢? 笔者认为,要,就要完善机构建设,强化制度保障。各地可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安排专人专职负责非遗工作;建立非遗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订非遗保护工作方...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这是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时提出的重大命题。 4年多过去了,习近平总书记“出”的这道命题,作为北京建都肇始地及核心区的西城区“答”得怎样? 老城保护,历史性时刻发生在2014年 55岁的贾勇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20世纪80年代,他就开始拍摄北京胡同。30多年的拍摄记录,近10万张不同时...
“创新馆藏珍品开发新模式,提升馆藏利用率,在保护传承黄山文化遗产的同时,让藏在深闺里的资源活起来,为人们尽识。”近日,安徽黄山风景区档案馆副馆长吴海燕谈及该景区文化遗产创新保护时表示。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的黄山是集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于一身的风景名胜区,古往今来许多中外名家到访黄山吟诗作赋、泼墨挥毫、摄影录像等,创作了大量以黄山为题材的艺术作品。 该景区档案馆现存...
对于公众来说,考古越来越成为一门“显学”。而近年来被大家逐渐熟知的“公众考古”也正在发生变化。记者观察到,“公众考古”正从向社会推广、普及考古理念,转变为公众参与到考古工作之中。 10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发布会上,相关专家提及,本次评选除了以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等为评判标准之外,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成为重要参考。 而中央民族大学考古文博系在校研究生胡宇...
大余南安罗汉舞表演。特约记者赖莉 摄 客家手狮舞表演。吴波 摄 大余县位于江西西南部,古称南安。截至2017年底,该县的传统舞蹈《大余南安罗汉舞》、军事类舞蹈《大余旁牌舞》、传统技艺《大余南安板鸭传统制作技艺》、传统美术《大余核微雕技艺》,传统音乐《大余吉村年歌》5个项目列入省级保护名录;《大余南安罗汉舞》《大余旁牌舞》《大余南安板鸭传统制作技艺》《大余核微雕技艺》《大余吉村年...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