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30日从财政部了解到,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总体部署,2018年,中央财政通过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等安排60.5亿元,大力支持文化遗产保护。 具体来看,这些资金支持实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大遗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发掘和可移动文物保护等项目2200余个;支持实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00余个,支持103名国家...
11月27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海南琼海市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出席仪式,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琼海市人民政府、国家文物局机关服务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及施工、监理单位代表参加仪式。 胡冰在仪式上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关心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海水下考古基地建设。2016年3月,国务院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近日揭晓。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海林市横道河子镇、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洋尾村爱荆庄分别荣获2018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优秀奖。 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于2000年设立,旨在表彰为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而作出贡献的地方组织或个人。今年的奖项角逐中,共有亚太地区8个国家的41个项目入围,经国际文化遗产专家评审...
近日,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接到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通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揭晓,黑龙江省海林市横道河子镇荣获2018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于2000年设立,旨在表彰为保护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而作出贡献的地方组织或个人,在保护地方遗产、彰显文化价值方面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在此次奖项角逐中,共有亚太地区8个国家的...
为进一步提升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起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11月22日,“活化遗产资源 创新传承模式”宁波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学术研讨会召开。此次会议由宁波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所、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承办,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受邀参会并作了精彩报告。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
德国时间11月19日上午,以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为团长、来自全省各级文物保护机构的管理人员共12人组成的“浙江省赴德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培训团”,在柏林市Mercure Hotels举行了开班仪式,为期三周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培训正式开启。 在简短友好的开班典礼上,法兰克福德中经济文化交流协会阚玉静主任等到场致辞,对浙江省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培训人员表示热烈欢迎。郑建华团长向对方介绍了浙江...
爱荆庄,又叫美祚寨、米石寨,位于永泰县同安镇洋尾村。张培奋 摄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8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揭晓,位于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同安镇洋尾村的爱荆庄荣获2018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 爱荆庄修葺保护完好。张培奋 摄 据知,在此次年度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角逐中,共有亚太区8个国家的41个项目入围,经国际文化遗产专家评审团评审,最终共有 10个...
莫高窟经历了近代长期无人值守的沉寂之后,这处集珍贵性与脆弱性于一身的古老石窟随着国际化进程,日渐成为海内外民众心向往之的“朝圣之地”。 “敦煌研究院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的。”作为莫高窟第四代“掌门人”,敦煌研究院院长王旭东对国际合作尤为重视。他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莫高窟本身就是“国际合作”的产物,至今留存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多元文化的结晶,是丝绸之路上的“共同信仰”。 ...
6日,位于青岛市即墨区“蓝色硅谷”的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海基地正式启用。 据介绍,北海基地将作为集水下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保护、展示、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于一体,统筹黄渤海海域,面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国家级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将引领与推动黄渤海海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同时,探索完善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管理模式,促进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 中日甲午海战沉舰——“...
11月2日,由中国测绘学会主办,北京帝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测绘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宋超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张廷皓,以及来自各地文保单位、科研院所、测绘企业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宋超智宣布同意设立专委会的决定并讲话,他表示,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作为一个学术团体,不仅要承担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研究、技...
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现场。冷桂玉 摄 1日,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贵阳开幕,来自广东、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贵阳,围绕“传统村落保护与乡村振兴”主题展开经验交流与讨论,共同推动两岸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共同发展。 作为两岸文化遗产交流的机制性项目和重要平台,“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自2008年在台北举办以来,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七届。 “十年来...
11月1日,由国家文物局、贵州省文化厅指导,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共同主办,贵州省文物局承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贵阳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华文物交流协会副会长宋新潮,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名誉副理事长邱建发,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鸣明,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许瑞生等出席开幕仪式并致辞。 宋新潮在致辞中高度评价“海峡两岸文化遗产保护论坛”...
记者:这几年来,在您的带领下,普通老百姓对故宫刷新了认识,北京故宫也似乎没有那么“高冷”了,甚至变得有点“萌”。新时代下,如何采用新的手段加强文物传承发扬,让更多人感受文化力量?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以多种方式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
为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进一步加强与亚洲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由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亚洲区域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高级研修班,完成为期两周的研修活动,于2018年9月21日在北京顺利结课。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胡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柴晓明等出席研修班结业仪式。 胡冰在致辞中对学员们顺利完成研修学习表示祝贺。他指出,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各国开展了一系...
9月13日,由清华大学、国际文化遗产记录科学委员会、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国际论坛在清华大学拉开帷幕。 论坛以“创忆遗产,数字经济”为主题,探讨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保护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形式,以及全新的产业模式给文化遗产保护带来的机遇与发展,吸引了2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管理机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其中,希腊、意大利、奥地利和...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