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法国时间11月16日上午,由浙江省文物局曹鸿副局长为团长、来自全省各级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管理人员共15人组成的“浙江省赴法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培训代表团”,在巴黎第十五区的欧洲商务行政学院举行了开学仪式,为期三周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培训班正式开启了。 在简短友好的开学典礼上,欧洲商务行政学院院长Jean-Claude Brochon先生到场致辞,曹鸿团长向院方介绍了浙江省文物保护的基本情况。随后,法...
《汉书·地理志》记载,有一条从合浦出发,经东南亚,抵达南亚的远洋贸易航线,这是我国官方文献记载的年代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如今,广西北海合浦保存着大量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遗产,它们见证了昔日中西贸易繁荣、不同文化文明交往与互融的历史,是记载古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 为了守护好、传承好这些海上丝绸之路历史的“活化石”,北海市以申遗为抓手,加大研究力度、多措并举强化保护,为续写新世纪海上之...
9月25日—28日,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汉中市文物局承办、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汉中市博物馆协办的“秦蜀古道文化遗产保护与申遗论坛”在汉中召开。汉中市政协主席王隆庆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词,陕西省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李斌讲话,汉中市文物局副局长龚富裕主持会议。 论坛期间,全体与会专家学者、应邀嘉宾先后前往汉中市博物馆、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武侯祠和古阳平关遗址,现场考察调研了汉中境内...
一是逐步将文物权属调整至文物部门,将文物保护列入项目建设审批前置条件,完成《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划定104处文物建筑保护红线。二是投入15亿元实施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开发,已完成米市街一期、法国水师兵营旧址修缮和地下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加快美国大使馆海关别墅旧址、新华信托储蓄银行、弹子石摩崖石刻等4处文物修缮工程。三是广阳镇民间故事、桐君阁传统丸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黄...
9月28日,由浙江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杭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承办的浙江文化遗产保护留下讲坛•公益讲座在杭州孔庙顺利开讲。 浙江文化遗产保护留下讲坛,由浙江省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主办,旨在通过宣扬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分享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方法、技术,让方方面面的人了解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同时听取各方反馈,以期共同把这项事业做的更好、更有效。目前,留下讲坛分为面向文化遗产保护从业人员和面向社会公...
湖州市质监局近日批准下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通用指南》地方标准立项计划,该项标准由湖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牵头起草,主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术语和定义、技艺传承、公众传播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定。 据了解,该项标准预计在今年底正式发布,将为湖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依据,提高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科学性、规范性,凝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复制和推广。 湖...
9月20日、21日,省政协副主席阎立率队来扬就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市委书记谢正义,市政协主席朱民阳,市政协副主席王克胜、董玉海等陪同调研。 阎立一行实地考察了双博馆、三湾湿地公园、隋炀帝陵、汉广陵王墓博物馆、扬州唐城遗址以及何园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点,详细了解了我市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具体做法,并对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阎立希望我市继续强化历史...
9月21日上午,区政协视察全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区政协副主席朱宪磊出席;副区长王晓丽及区文广新局主要负责人陪同视察;区政协相关委室负责人和部分区政协委员参加活动。 视察组一行先后到西关小学蓝印花布和陶瓷博物馆、清真北寺、刘家吊窑展馆、泥沟镇青花布民俗展、谭氏丝绸、梁氏石刻脸谱等6个现场实地察看,随后召开座谈会。会上,王晓丽通报了全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各政协委员...
有些记者同志曾经问我:作为一位作家,你怎么会突然投身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 这个问题从“根”上说,还是来自我身为作家的立场,与单纯的文化学者有所不同。一个作家一定深爱生养他的土地,爱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人民的精神情感在他们创造的文化中。他们独有的民俗、口头文学、民间艺术,乃至建筑与生活器物,都是他们生活情感的外化。 比如中国人的神明“龙”与“虎”。在生活中,龙意味着威胁人的洪...
9月19日,“为未来记录历史——冯骥才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启幕。海内外50余位学者齐聚天津,共同研讨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的文学与文化遗产保护,并就当今中国文学与文化领域的前沿问题、重大问题展开对话。 冯骥才开拓了“文化反思小说”的道路,并竖起“津味小说”的大旗,《神鞭》《三寸金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挑...
“2017文化自信——中华匠心 文脉传承与非遗保护发展论坛”12日在北京太庙举行。文物及非遗保护界的学者专家汇聚一堂,就工匠精神与传承创新发表见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表示,此次论坛的主题定位是“中华匠心 文脉传承”,他认为中华匠人是把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得最多、最好、最深的一部分人,不论是建筑行当的瓦匠、木匠、泥水匠,还是其他的领域如花匠、裱糊匠,凡是...
9月8日至9日,由联办财经研究院主办、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古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应用研讨会”在绍兴举办。研讨会获得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等单位支持,来自全国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及媒体代表三十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围绕“古建遗产的文化内涵、价值阐释、认定与再现...
近日,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队一行5人到南隍城村进行水下文物考古调查,为南隍城乡今后的水下文物保护规划提供素材和依据。 水下考古队对南隍城乡打捞出来的古代沉船桅杆和部分海捞瓷进行了调查和鉴定,该桅杆长26米、直径40厘米,为南隍城村渔民在海中作业时打捞出水,经考古专家鉴定,初步认定为明末清初物品,具有很大的考古价值和科研价值。水下考古队梁国庆队长表示,下一步将组织更大规模的水下考古团队对南隍城岛...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出了许多富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思想和论断,开展了一系列有开创性的实践,为延续福建文化的“根”与“魂”奠定了坚实基础,给福建人民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近年来,福建省文化系统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文化部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下,把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7月8日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鼓浪屿成功申遗表示祝贺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总结成功经验,借鉴国际理念,健全长效机制,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传承下去。连日来,福建省掀起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热潮。 8月28日,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福州主持召开福建省委常委会会议,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