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战国 1950年河南辉县固围村出土 长20.2厘米、最大宽1.3厘米
新石器 甘肃永登连城出土 长3厘米、宽1.3厘米 中国远古就使用红铜与黄铜工具,除此件红铜刀外,在陕西姜寨还发现有黄铜器物。
现在的电视剧里镖局让人感觉挺乱,其实镖局退出历史舞台不到百年,北京不但是首都,也是镖行、镖局的中心。 总统不可能有保镖 现在所说的保镖概念很乱,总统不可能有保镖,总统的人身安全是由国家有关部门负责,黑社会老大有保镖吗?也不可能有。明确一下,保镖是一种商业行为,他必须受合同来制约。保镖是一种行业,这个行业由镖局、镖户、镖师三部分组成。打个比喻来说,大型企业就叫镖局,小型企业就叫镖...
清 长40.3厘米 这是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尼泊尔国王拉特纳巴送给清朝皇帝的礼物。公元1767——1768年,廓尔喀邦首领征服尼泊尔河谷地带玛拉王朝的3个小政权,建立尼泊尔国,以后版图继续扩张,曾两度派兵侵入西藏,被清朝派兵驱逐出境,并攻入尼泊尔,尼泊尔乞和,成为清朝的纳贡国。
夏至春秋 齐家文化 生产工具 1959年甘肃省武威市皇娘娘台出土 大的长11.5厘米、宽3厘米,小者长6厘米、宽3.9厘米 经检验,这两件铜刀为纯铜制品,锤击制成,表面有磨光痕迹。刀刃呈弧形,后端向内凹入,形成弧形把柄,刃锋较为锋利,可作切割工具使用。
商 胡 长19.1厘米 铜刀的首部有一镂空球状装饰,内置一铜球,使用时会发出声响。这种铜刀是当时游牧民族的用具,用以割切兽肉。胡人是当时活动于中国北方草原地区的若干支游牧民族的统称。这件铃首刀的时代,大体相当于商。
考古学家最近发现了一具中世纪意大利武士的骸骨。他的一侧手臂被截肢,并且断腕处接上了一把匕首。 男子的牙齿严重磨损,尤其是嘴右侧的牙齿。这说明他可能经常用右边的牙齿系紧固定假肢的系带。男子的牙齿严重磨损,尤其是嘴右侧的牙齿。这说明他可能经常用右边的牙齿系紧固定假肢的系带。 图为这位无名武士的前臂骨头。A为整体前视图,B中箭头所指为尺骨,C中箭头所指为桡骨。这名武士去世时可...
清 长43.4厘米 使用佩刀出于傣族男子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傣族在生产劳动时,男子皆佩带铁质木柄砍刀,砍刀有长有短,多用于斩草砍树,以作开荒之用。在生活中则佩带小巧的木柄铁刀,有身份者,佩带精制牙柄或骨柄的银鞘刀。在集会、赶摆及节庆活动中,他们腰间皆佩带这种小巧的刀。这种小刀一般用作削刮水果、切割食物等,同时也是男子的一种装饰物。
汉 西汉 餐具 195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查布哈河采集 长23.3厘米、宽3.9厘米 此铜刀为古代乌孙族的典型器物。乌孙于西汉前期西迁后,其活动中西移至伊犁河流域。乌孙人过着随牧逐水草的游牧生活,多良马。墓中常出羊骨,并往往与小铁匕首共存,有些匕首还插在羊骨上,反映了乌孙人“肉食酪浆”的生活习俗。
明 通长89厘米、柄长16厘米 这把军刀上部刻有“万历十年,登州戚氏”8字,是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官时铸造的。 戚继光(公元1528年-1587年),字元敬,山东登州(今蓬莱)人,17岁承袭登州卫指挥佥事,后调浙江都司参将。嘉靖末年,中国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戚继光奉命前往抗倭。他与抗倭名将俞大猷等协作,在义乌、金华两地招募了3000名“民兵”,制订纪律,进行严格的训练,将这支队伍训练成...
熨斗最早的历史可溯至商代,它是作为刑具而发明的,专门用于熨烫人的肌肤,这使人联想到残暴的商纣王炮烙忠臣的故事。熨斗到汉代始用于熨烫衣服并流行于明清。据考古学家考证,中国古代的熨斗比外国发明的熨斗早了1600多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并使用熨斗的国家。
汉 东汉 兵器 1974年山东省苍山县出土 长111.5厘米 两汉时期制钢技术的成就突出。西汉时期炼钢工艺有了新发展,出现了“炒钢”新工艺,即把生铁加热并搅入矿石粉,以降低其含碳量,然后以此作原料来锻制钢件。这把钢刀可能是以炒钢为原料,采用折叠锻打工艺而制成的,器铭文中的“卅湅”是指叠打了30次。这种反复加热叠打,会使钢的组织致密,成分均匀,夹杂物减少、细化,从而使质量提高...
西周 收割工具 陕西省长安县出土 长9.5厘米 西周时期,这种形体较小的扁形刀称作“铚”,主要用于收割禾穗,使用时,利用穿孔用绳索将它固定在手掌上。
汉 东汉 文具 1957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出土 长18.5厘米、宽1.5厘米 此书刀环柄,直身,上面装饰错金凤鸟纹和隶书铭文24字“光和七年广汉工官□□□服者尊长保子孙宜侯王□宜□”。 汉代的书刀常与笔砚简牍等文房用具同时出土,其环形把手也正是为了满足当时人们随身携带悬挂在腰上的需求。东汉时,蜀地生产的金马书刀最有名,为四川广汉郡工官所特制,刀身用金丝嵌出马形,并兼...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距今约5000年,薛家岗文化 1979年安徽潜山薛家岗出土 长47厘米,宽13.3厘米 这件石刀呈长方形,背厚刃薄,造型规整,棱角分明,通体精磨。刃端略宽,较平直,略有磨损痕迹,背部近顶端一侧穿9个圆孔,呈一字排列,分布均匀,孔径大小相似,有明显的对钻痕迹。 薛家岗文化因1979年发现于安徽潜山的薛家岗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大别山以东,巢湖以西的江淮...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