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普查发现,目前全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406项。而藏戏这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成功入选了联合国科教文卫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国家的统一安排,我区开展了民间文化遗产的大规模普查、搜查、整理、研究和出版工作。编辑出版了《中国戏曲志·西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西藏卷...
陶数成和他的瓷刻画。 一件简单的瓷器,在锤子的“捶打”下,可以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美丽的山水景观。这就是南京非遗之一瓷刻的精彩之处,如今瓷刻的唯一传人陶数成,没有任何师傅传承,26岁时无师自通,靠着一份兴趣,以及天分和灵气,近20年来一直默默地进行着瓷刻技艺。 近期准备刻《沁园春·雪》 一走进卫岗一小区陶数成的家中,记者就看到了满墙的瓷刻作品,像客厅墙上,就挂着5幅瓷刻作品,两幅人物肖像、一幅...
何克支80岁,四川茂县人,羌笛传承人,自幼学习羌笛 20余位非遗传人进京献艺 昨日离京,多位传人坦陈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困境 前日,在首博进行的非遗静态实物和传承人技艺表演成功闭幕。20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向观众展示了古老的非遗文化,他们昨日离京。日前,本报采访了3名非遗传承人,他们深爱着各自的非遗项目,并努力让该项目得以传承,但忧虑依然存在。 河西宝卷后继无人 宝卷由唐代变文、宋代...
12月21日,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马盛德率文化部非遗保护督查组赴阿坝州汶川县检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情况。阿坝州委常委、汶川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青理东,阿坝州人民政府副州长刘文芝等领导陪同检查。 督查组先后来到汶川博物馆、绵虒镇羌峰村及非物质文化传习所检查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情况。在检查中,马盛德就汶川县羌族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进行了深入调研,详细了解了正在建设中的汶川博物馆和羌碉的历...
衢州日报12月24日讯 12月21日下午,记者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我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已于本月中旬正式公布。其中,“非遗”方面,共分8个类别,38个小项目,包括大陈蛇伤医术、赵抃传说、工尺谱、廿八都婚俗等。“文保单位”方面,共分5个类别,32个文保点,包括营盘山驿道关隘、赵抃墓、天皇塔遗址及天王寺、细菌战纪念地等。 蛇伤医术...
浙江日报龙泉12月20日电 重温青瓷千年历史,展望青瓷发展辉煌。今天,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纪念活动在龙泉落幕。来自国内外的陶瓷专家、陶艺名家云集龙泉,与28万龙泉人民共同参与了纪念活动。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宣布活动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发来贺信。省政协副主席徐辉出席纪念活动。 古代龙泉哥窑是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情况汇报会上透露: 明年,西藏木结构营造技艺项目有望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为世人所关注,成为继中国藏戏、《格萨尔》之后,又一成功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这是在19日举行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保护工作情况汇报会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振涛透露出的消息。 藏...
苏绣《贵妃醉酒》被诉侵权引出非遗传承难题:传统创作理念与现有法律频频“冲撞” 本报记者 丁国锋 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作品之一。 戴查摄 “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被誉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2600多年的发展,苏绣的针法从常用的十多种增加到了目前的四五十种,加上精妙的绣像配色、细腻的线条,不少名画家的作品在苏州绣娘们精湛的技艺下,神奇地展现出“别无二致”的璀璨...
藏戏已入选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12月19日从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会上获悉: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从2005年正式启动以来,截至目前,共普查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406个,其中拉萨市的拥有量居全区首位。 自治区文化厅厅长尼玛次仁在汇报会上说,通过普查,全区共发现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商贸习俗、消费习俗、岁时节令、民间...
由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写的《东瓯遗韵――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一)》,昨天首发。该书第一次系统盘点了温州“非遗”家底。 《东瓯遗韵》一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我市已列入省级以上名录的78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基本情况,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技艺、民俗等十大类。 在昨天的首发仪式上,还为温州市13位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作品之一。戴查 摄 非遗知识产权困境 亟待专门立法破解 “四大名绣”之首的苏绣被誉为我国非物质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2600多年的发展,苏绣的针法从常用的十多种增加到了目前的四五十种,加上精妙的绣像配色、细腻的线条,不少名画家的作品在苏州绣娘们精湛的技艺下,神奇地展现出“别无二致”的璀璨光芒。 ...
本报讯(记者何茜)12月21日,“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走进德阳市中江县继光镇,向观众们献上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的节目。 此次到灾区慰问,演职人员们编演了特色各异的节目。四川清音《美好新四川》唱出了灾后恢复重建的蓬勃景象,川剧特技为灾区父老乡亲加油鼓劲。《新戏曲联唱》堪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锦,让观众领略到不同剧种同样精彩。
两年一度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日前启动。记者从深圳非遗保护办公室获悉,文琰森等9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将代表深圳向省级非遗传承人名录进军。目前,申报材料已递交广东省文化厅,等待相关机构及专家组的审批,最终结果将在明年上半年正式公布。 据了解,进入候选名单的9位代表性传承人大多为深圳本地人,项目带有明显的深圳本土文化痕迹,分属传统舞蹈、传统手工...
12月21日,由浙江省群众艺术馆与中国美院团委共同承办的“2009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婺剧《送米记》专场演出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小剧场与美院的师生亲密接触。 《送米记》是国家级非遗项目“兰溪滩簧”的主要演出剧目之一,是兰溪滩簧从坐唱班艺术,结合其他多种表演艺术后,走向舞台演出的成熟阶段。除了滩簧音乐外,对人物的塑造也还...
现在,国内还没有一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或非遗产业园区。市政协委员陈北原建议,太原应当抓住机遇,积极筹建“中国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和“中国山西非遗产业园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等。 近年来,国家和政府十分重视发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每...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