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9日从山西省文化厅获悉,“关公信俗”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实际筹备阶段。“关公信俗”属于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关公的各种习俗的统称,是一种民间信仰文化。 山西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负责人介绍,“关公信俗”是山西惟一申报世界“非遗”的项目。为申“非遗”而...
为继承祖国优秀的民间文化传统,促进民间艺术事业的发展,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在河北丰宁满族博物馆举办。展览主要以剪纸、彩棉画、刻瓷作品、桦皮画、沙画以及玉米秸杆画等为内容,共展出作品100余幅。民间剪纸艺人魏文娥、王秀莲、王德、王福田等的作品各具特色。王秀莲创作的剪纸作品,将国画、白描、工笔画、版画、杨柳青年画融为一体,成功地创立了立体剪纸艺术,因而她获得了“中国立体剪纸第一人”的称号。她的...
日前,沙湾县公布了该县第二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有3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其中。 据了解,继2009年沙湾县公布的第一批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此次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包括了6个大项在内的3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中包括,今年8月22日,沙湾县文化体育局发现的该县西戈壁镇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呼斯毕,还有2007年4月在该县博尔通古乡、西戈壁镇普查出达斯坦和斯布孜额两项非物...
昨天,宁波金银彩绣艺术馆开馆。(周建平 摄) 走进位于鄞州创新128园区的金银彩绣艺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有着浓郁地域风情的《甬城元宵图》,这幅由鄞州金银彩绣的传承人史翠珍、张世君、沙珍珠、陆亚菊等人创作的作品,将250余名人物的欢庆热闹场面绣入画面,融入了宁波地域文化特色。在上下两层共850平方米的艺术馆内,共展出了300多幅金银彩绣精品,不但有衣服、屏风等大型作品,也有绣花鞋、荷包、挂...
作为省委、省政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广东省第六届珠三角地区与山区及东西两翼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即“山洽会”,将于12月8日至9日在汕头举办。昨日,省经信委和汕头市有关领导向媒体通报了第六届山洽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情况。 省经信委副主任吴锋在会上介绍,本届山洽会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双转移”为主题。全省共组织地市、省属、专业、商会共...
核心提示:北京宫毯,尊贵典雅、构图精美、配色鲜亮、立体凹凸的剪裁极富层次感,样式千变万化。就其材质划分,北京宫毯有丝毯、绒毯和盘金毯。 宁夏盘金地毯,现收藏与北京徐氏地毯博物馆中。 但其中最能体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皇家风范的,就非“盘金毯”莫属了。“盘金毯”是指在编织时,用金丝编织成宫毯的背景色,从而使宫毯显得金碧辉煌,熠熠生辉。 早...
“北京华商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30日在北京成立。这是北京市成立的首家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促进的专业民间机构。 北京是中国的六朝古都,有两千多年的建城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其丰富,造就和沉积了一大批能工巧匠和工艺绝活。在今天的成立大会上就有近300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出席,涵盖料器、剪纸、微雕、泥塑、内画、皮影、糖人、风筝、叫卖、弓箭等40余非遗项目...
鉴于有周边国家准备把白酒(烧酒)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中国诗酒文化协会和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拟号召部分优秀白酒产区以及部分著名白酒企业将中国白酒申请国家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笔者从“华樽杯”第二届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 据了解,中国酒类海外销量不大,海外消费者对中国酒类认知不足,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知名品牌。中国酒类,尤...
他,自幼随父学医,从事中医骨科医疗40余载;他,诊治过骨伤患者60余万人次;他,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他就是四川何氏骨科医院的创始人何天祺。近日,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何天祺所独创的“何天祺传统中医药疗骨法”,成为这批名录中唯一一项传统医药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阿城木雕 日前记者获悉,阿城区又有萨满舞、满族民间音乐、木雕重彩工艺、泥漫塑、满族豆汁制作技艺、玉泉酒两步法酿造工艺、满族全猪宴烹饪技艺、张氏接骨术8项区级保护名录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阿城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已有23项,其中“满族传统婚俗、满族珍珠球、金源青铜镜透光工艺、老汤精配方”等四项“技艺”,被推荐参加国家级保护名录评选...
11月28日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陈正雷大师在南昌开馆传艺 11月28日,陈氏太极拳南昌馆在南昌市北京路揭牌 陈氏太极拳表演 陈氏太极拳表演 11月28日,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之一、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氏太极拳杰出传承人陈正雷大师在南昌开馆传艺。据悉,这是陈氏太极拳首次在江西落地。 据了解,陈家沟太极拳...
日前,五常市葫芦湾旅游风景区与五常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郑国华达成协议,以郑国华笔名命名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牛葫芦”;工艺美术品,将在葫芦湾开辟种植和创作基地,首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先河。 据郑国华介绍说,葫芦工艺品很早就流传于关内,乾隆九年(1744年),随京旗移民传至现在的五常市拉林地区。郑国华的曾祖父郑祖桥自幼喜爱葫芦艺术创作,并渐有名气,因其个子小,他制作的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