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摘要:近些年来, 考古出土遗迹和遗物的种类越来越丰富, 利用何种方法手段去处置和保护, 使这些珍贵的遗迹和遗物有效地保存下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 介绍了一些对考古出土遗迹和遗物有效的处置保护措施与方法,为考古学科的开展和研究提供更加全面翔实的实物资料。 引言 随着考古事业的不断发展, 大量遗迹和遗物的出土, 如何处理和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十分艰巨而又必须...
图为12月23日,工作人员将青铜马运出修复室。CFP供图 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马日前在襄樊市博物馆修复完成,即将进入博物馆展出供市民参观。该青铜马于2008年11月在襄樊市一建设工地被发掘,出土时仅剩马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为青铜碎片。修复后的青铜马身高1.63米,身长1.62米,重约2吨。
已出土大量陶片,挖掘工作正在继续 近日,位于文昌中路和大学北路交叉路口东北方位的工地上,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现场工作人员称此处很可能是古代遗址,但遗址的具体年代和情况还要进一步考究。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考古现场时,30多名工作人员正在现场发掘清理。记者看到,厚厚的水泥层下面有三处遗址,基本呈规则的长方形,南北长20米左右,东西宽10米左右,每处遗址的面积都在200平方米左右。另外,工地西北方向的...
昨天,备受大家关注的禹会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又有新的发现。在遗址南侧的生活区发掘点,一个更具有研究价值的三号祭祀坑被揭露出来。 之前,考古队已经在三号祭祀坑的东北侧揭露出了二号祭祀坑,出土了40多件鼎、陶鬶、陶盉等器物。这次,在三号祭祀坑里发掘出来的祭祀陶器器型种类更为丰富,保存更为完整。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 教授 王吉怀讲解说,那说明它是当时祭祀完以后,一次性扔在坑里去的,我们现在...
中新网12月21日电 河北省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南段文物考古发掘工作日前又有新发现。在石家庄南水北调工程元氏段的文物考古勘探中,元氏县出土三块唐代墓志。据专家鉴定,这三块唐代墓志为研究昭穆制度提供了首例实证。 据石家庄文物局消息,这三块唐代墓志出土地点位于元氏县苏阳乡南白楼村南白楼墓地西区的唐代李氏家族墓,今年6月至9月对该墓地进行钻探发掘时被发现。通过这三块墓志以及元氏县文管所提供的另外两块墓志,可...
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南水北调南段文物考古发掘工作又有新发现。在石家庄南水北调工程元氏段的文物考古勘探中,元氏县出土三块唐代墓志。据专家鉴定,这三块唐代墓志为我国研究昭穆制度提供了首例实证。这三块唐代墓志出土地点位于元氏县苏阳乡南白楼村南白楼墓地西区的唐代李氏家族墓,今年6月至9月对该墓地进行钻探发掘时被发现。通过这三块墓志以及元氏县文管所提供的另外两块墓志,可以基本判定李氏家族墓内的祖孙三代关系,...
连日来,省文物部门组织的考古工作人员,对沙洋县毛李镇钟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目前,考古人员已发掘出土新石器时代房屋遗迹2处、翁棺墓葬16座、生产工具、生活器皿等各类文物100多件和大量新石器陶器残片。 钟桥遗址位于毛李镇钟桥村6组,属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2.1万平方米。因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河道从此处经过,省文物部门决定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该遗址的出土文物反映了江汉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12月14日,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专家对最近在该市一处战国墓出土的铜剑进行鉴定,确认其为战国时期的青铜剑。这把青铜剑长61厘米,保存完好,双面开刃,依然锋利,显示了战国时期青铜器制造的高超技艺。 新华社发
12月14日,工作人员测量战国青铜剑的长度。 当日,合肥市文物管理处的专家对最近在该市一处战国墓出土的铜剑进行鉴定,确认其为战国时期的青铜剑。这把青铜剑长61厘米,保存完好,双面开刃,依然锋利,显示了战国时期青铜器制造的高超技艺。新华社发(马启兵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