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8日,杭州市良渚遗址管委会副主任吴立炜及管委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到良渚调研,听取良渚镇有关情况汇报,并就保护区内迫切的民生项目实施所涉及的规划衔接、项目报批、方案设计等提出具体要求。 会议认为,良渚作为5000年良渚文化的发祥地和余杭区中心镇之一,在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协调处理文物保护与城乡建设、民生改善的关系,在保护良渚遗址,传承良渚文化,宣传和利用良渚品牌等方面成绩显著,各级干...
江苏武进寺墩遗址3号墓 良渚晚期出现的多层高体玉琮 江苏武进寺墩遗址出土的玉琮 从上个世纪直到今天,玉琮一直“蒙冤”。以前,大家认为它是祭祀用具,实际上,琮全部是从古墓中出土的,而不是祭祀坑或祭台上,它与祭祀无关,却与墓主的身份等级息息相关,与宗族制度紧密相连。玉琮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宗族制度的标志物。 刚出土,玉琮就被权威误读了 玉琮初受世人关注,就开...
8月30、31日,国家文物局考古遗址公园评定专家组对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进行综合考察评定。 专家组实地考察了良渚古城遗址和良渚博物院,听取良渚遗址综合保护和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编制情况,并根据遗址公园评定细则对遗址公园范围的划定依据、与今后运营管理关系的简述,遗址本体保护与技术支持、遗址环境影响评估,公众参与程度、保护意识、与当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的协调,遗址展示与科研、考古、教育、游憩等...
中艺(香港)有限公司选送的白玉雕《太平有象瓶》获金奖 2010年的夏天,似乎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情愫,枝头蝉鸣不觉,街头人声不止。在这个炎炎夏日,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杭州市余杭区良渚组团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中艺(香港)有限公司、浙江贞观堂艺术品有限公司、良渚文化产业园共同协办的“2010‘良渚杯’玉石雕刻精品展暨‘天...
近日,民间陶瓷研究者闻长庆提出,刻在良渚文化陶器口内侧或底部的象形符号,应当看作原始文字。而中国由甲骨文开始的3500年有文字可考历史,也应相应延长为7000年。他的推断理由是,许多良渚陶符在不同器物上反复出现,或者是一个器物上四周分散的刻符连贯起来,肯定是“想表达特定的内容”,说明这些符号连在一起已经成句了。 古良渚人已会刻字记事? 注意到良渚陶符“原始文...
日前,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召开管理区半年度文物工作会议。遗址区良渚、瓶窑两镇主要领导,驻两镇国土、城管执法等部门,区内各行政村、社区负责人,管委会全体人员,省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良渚博物院、良渚遗址管理所、瑶山派出所等单位100余人参加会议。 管理区党工委副书记张俊杰指出,良渚遗址价值巨大,同时困难也相当多,如何树立信心,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创新保护理念,近几年,良渚博物院美丽洲公园的建成,承...
塘山土垣遗址 已被考古学家们认定为“中国水利第一坝”的良渚塘山土垣,证实良渚先民已有防洪工程的同时,却也留下了一个疑问:塘山土垣遗址的水利设施主要是阻挡西北面的洪水,但不能阻挡安吉、湖州、德清等地的洪水,良渚先民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经考古调查,近日,终于有了新发现:先民们在原彭公乡北去湖州,西去安吉的三岔路口,向西顺山势走向,利用山与山之间山凹处,用人工堆筑了一道防洪大...
8月5日,由台湾“文建会”副主委李仁芳带队的台湾地区创意产业交流考察团一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良渚博物院。 考察团一行22人在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的讲解接待下,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发现求真”、“良渚古国”、“良渚文明”三个展厅,对良渚文化的考古发现历程及重大价值进行了细致了解,并为良渚玉器“无与伦比”的琢刻技艺及精神内涵所深深折服。 考察团表示,“璀璨——良渚文化特展”前一段时间在台北十三行博物馆展出...
已经出现了国家雏形、却没能进一步形成国家,是什么阻断了古良渚文化的发展进程?这个问题最近有了新说法。中国考古论坛转发复旦大学汪洋、翟杨两位教授的文章称,这可能与气候突变及人口压力有关。 高效稻作农业的背后 5000多年前的良渚人,已经会使用“通体磨光、形制规整、刃部锋利”的农具,并且种类丰富多样、功能齐全,耕地有犁形器,铲削杂草有石铲、石锄、角锄等,收割有石镰、石刀...
7月15日、22日,杭州市余杭区连续两次对良渚遗址保护区内杭州申达化妆品有限公司、杭州保利新材料有限公司2家企业及3家私人搭建的钢棚辅房,共计的863个平方的违章建筑予以强制拆除。拆违行动得到了当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对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良渚遗址保护区内违章建筑也呈现出上升的势头。杭州良渚遗址管理所巡查人员勤跑、勤查,跟踪监管,发现苗头及时劝止,认真执行相...
7月20日—21日,作为北京大学第三届考古夏令营的选拔营员,来自全国10个省市的140多名高中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浙江良渚博物院,并实地到良渚古城、莫角山、反山、玉架山、茅山等良渚文化遗址考古现场进行学习,零距离触摸古文化,体验良渚文化博大精深。 在良渚古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刘斌、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和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等专家学者耐心细致地为同学们讲解。虽然天气十分闷热,但...
7月19日,北京大学第三届考古夏令营开营仪式在杭州良渚博物院举行。此次考古夏令营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联袂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及良渚博物院,面向全国中学生的公众考古活动。来自全国17个省市50多所重点高中的一百多名优秀高中生参加了本次夏令营。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徐天进教授主持。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吴志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副主任吴立炜、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6月29日、30日,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的15位专家学者齐聚浙江杭州良渚遗址,召开了“中华文明探源及其相关文物保护技术研究”现场工作会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项由国家支持的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
“璀璨—良渚文化特展”昨日在台北县十三行博物馆开幕,这是浙江省迄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精品最多的良渚文化出境展。浙江省省长吕祖善,余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沈旭微、副区长田野以及区文广新局等部门负责人,台北县县长周锡玮等两岸逾百位嘉宾出席。 此次“璀璨—良渚文化特展”是今年浙台经贸与文化合作交流活动中的重要文化项目之一,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物局和余...
日前,我国第五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良渚博物院精心推出了“文化遗产日”系列主题活动,内容有“陕西古代陶俑艺术展”、“世界文化遗产日免费讲解预约团”、“良渚博物院之友”和“良渚博物院志愿者”的报名活动等,通过展示、讲座、讲解、互动等形式,普及文化遗产...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