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当中国的茶叶喝了,丝绸烂了,抹去尘埃,昔日的陶瓷 中国陶瓷依然灿灿生辉。”古代东西方交流是写在中国陶瓷上的。而“BIANC DE CHINE”——“中国白”,这个颇具有东方意境的称谓是17世纪欧洲国家对产自福建白瓷德化白瓷的美誉,在世界陶瓷史上,“中国白”早已成了德化白瓷的代名词,彰显了德化白瓷精湛高超的工艺。 历经千年风霜,今天的瓷都德化古韵瓷香焕新颜,依然瓷香飘逸。在这片因瓷而灵秀的土地上...
孩提时代围坐在灯下写字,小小的火苗旁,母亲为自己缝补作业本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流水带不走光阴的故事,通过收藏,童年的这一切又回到眼前。 6月12日,金府路668号,我国首家中外古灯与现代灯饰紧密结合的灯文化专题博物馆开馆。这家博物馆由著名中外古灯具收藏家、成都阿拉丁——姚宇林倾力打造。姚宇林30岁出头就开始收集灯具,现在已经整整30年。他亲手淘买的中外古灯老烛达3000余具,相关资料图片20余万...
6月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省文物局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日活动,让社会公众了解、喜爱、关注文化遗产,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共享文化遗产成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月9日,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暨第二届泥河湾公众考古活动在阳原县泥河湾拉开帷幕。该活动组织文物爱好者参观泥河湾博物馆、泥河石文化城、皮毛文化博物馆,参与石器制作,在考古现场举行模拟原始人类生活等一系列活动,让文物...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夏王朝中晚期都城,在学界享有“最早的中国”之称。记者从河南省洛阳市文物部门获悉,二里头遗址博物馆项目前期调研工作已结束,正在研究制订总体建设方案,预计2016年开工建设。 二里头遗址博物馆是去年通过批复的二里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按照国家级馆舍的标准设计。根据初步方案,博物馆暂定名为“中国二里头夏都博物馆”;在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要回归该博物馆集中展示;该...
开幕现场 开幕现场 2015年6月13日下午3时,由搜藏天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承办,搜藏网协办的“艺无止境——中国人物画精品展”在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开幕。此次展览展出了崔虹、曹娜、杨旭、许莹、魏小伟近期精品佳作38幅。 搜藏网络营销总监张琪致辞 画家崔虹(左上)、曹娜(右上)、杨旭(左下)、魏小伟(右下)致辞 崔虹的每一幅作品,都...
展览海报 由搜藏天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承办,搜藏网协办的“艺无止境——中国人物画精品展”将于2015年6月13日下午3时在北京现代收藏艺术馆举办开幕式。此次展览于6月13日展至6月22日。参展艺术家分别是崔虹、曹娜、杨旭、许莹、魏小伟。 画家崔虹 崔虹作品 崔虹作品 崔虹:198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绘画系,2004年至2006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刘...
2015年5月5日由中国商业文化艺术研究会、政协书画院等共同举办的“古风徐徐—中国扇面画精品展”在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赞扬,CCTV文化中国扇子情栏目合作伙伴“苏州古吴扇艺”提供的手工扇面及苏工扇骨,孙菊生、侯春林、霍广林、齐良末、溥任、哈铭、苏盛城、赵忠祥、尹沧海、薛海强、秦跃强、聂瑞辰、于振军等艺术家挥毫献艺,可谓中国传统艺术的综合融汇盛宴。展览后主办方精选了72件扇画精品亮相...
景泰蓝传自于西方,至今已有700余年,其中,自诞生以来的600年间一直为宫廷御用之物,从未走出过皇宫,特别在明代景泰年间,景泰皇帝对景泰蓝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设无不用景泰蓝制作,被称为“天下一绝”。无独有偶,一种与景泰蓝相似的器物悄然出现,这就是在日本被奉为“无国上品”的七宝烧。 中国景泰蓝泰斗张同禄作品《吉羊宝灯》 “天下一绝”景泰蓝 景泰蓝,中国的着名特种工艺品之一,距今已有600多...
14日,在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甘肃省博物馆表彰了在4位坚持5年以上利用业余时间到馆服务的志愿者,并将“兰州大学甘肃省博物馆志愿服务队”评为了优秀志愿者团队,感谢他们为文化普及事业做出的贡献。 为更好地服务和引导观者,甘肃省博物馆自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先后招募、选拔了多批来自不同行业的热心人士为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据统计,包括未成年小志愿者在内,目前该馆正式在册志愿者已有近800人。 ...
为迎接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促进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6月12日,由文化部主办、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和《中国摄影家》杂志社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展”在京开幕。 此次展览从文化部“非遗传承,人人参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活动征集的3.7万幅(组)作品中精选了205幅(组)优秀摄影作品,期望观众通过感受摄影家镜头下瑰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加珍视祖先的天才创...
6月12日,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前夕,中国文联大厦里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科全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这里举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样式,甚至有人将我们这个时代称为“非遗时代”。与会专家学者以本书的出版为例,畅谈对文化遗产保护、研究、记录和传播的看法,使得本次座谈会变成迎接第10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庆祝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
6月13日是中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中国各地文化、文物申遗、非遗保护等部门都在举行保护成果的展示。当日,在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参加文博体验活动的当地市民对当下一些文物古建的保护提出了担忧,尤其是文物古建的火灾。“文物古建很怕火,别再让文物古建受“烤”验了”。 文物古建,它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是塑造城市个性的独特资源,也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最好“佐证”。...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个几年前还不被人所知的陌生名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热门名词,以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为宗旨的各种节日不断升温。有专家指出,文化遗产的保护从官方行为演变到如今的“全民共享”反映出民众对历史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某种程度上仍存在着节日“空壳化”的现象。 6月13日,是中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自从2006年起,中国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
6月13日,是第十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由浙江省文物局、衢州市人民政府主办,衢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衢州市文物局承办的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浙江主场城市活动在衢州举行。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陈瑶,省文物局副局长郑建华,衢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诸葛慧艳,衢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锦标,衢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建华,省直各文博单位、各设区市及有关县(市、区)文物部门负责同志、专家以及衢州市社会各...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