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悉,秘鲁有关部门专家将研究掩埋于该国古印加(Inca)帝国首都库斯科(Cusco)之下的考古遗址,以在地图上标记出这一历史名城下隐藏的珍贵文物的位置。图为资料图片,展示了2014年9月10日在库斯科维修工程期间发现的部分古代印加考古遗迹。秘鲁文化部库斯科办公室宣布将开展为期五年的考古测绘项目,旨在寻找掩埋于这一历史古城下方的古代遗址。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已将库斯科列为一处...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将来自中原、江南的丝绸等“国货”运往西域,渠道作用是丝绸之路的最主要价值。近期,学者通过研究甘肃高台出土的魏晋壁画砖发现,丝绸之路不光“运”丝绸,其甘肃段的河西走廊地区也“产”丝绸。 从上世纪末开始,考古工作者在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许三湾遗址抢救性发掘9座魏晋墓葬,出土魏晋时代墓室壁画砖400多块,被誉为“魏晋社会连环画”。高台县骆驼城南苦水墓葬曾出土《...
近日,由南唐二陵文保所主办的南唐历史文化研讨会在南唐二陵召开,来自南京多所高校、博物馆的专家学者及江宁区文广局的相关负责人就南唐历史文化及南唐二陵的保护展开研讨。据记者了解,按照目前的规划,南唐二陵将建设成一个大型考古遗址公园,把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以及当年的陵门、享殿等陵园的原始样貌展现出来。 南唐二陵位于南京南郊祖堂山南麓,这里埋葬着南唐两代皇帝及皇后:先主李昪及皇后宋氏葬于钦陵,中主李...
同时出土一处城门,考古工作进入最后阶段 在中国历史上,除了都城以外,扬州是唯一城池未经迁徙、城池叠压脉络清晰的地方城市,扬州城遗址也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址之一,2010年被列入国家考古公园遗址立项名录。 目前,扬州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挖掘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考古人员已在蜀冈上先后发现、确定了数十处大型夯土。昨天,记者获悉,位于蜀冈之上的一处考古工地内,出土大量城墙砖,一处南宋...
浙大科技考古队员在“浙大220窟”里 敦煌莫高窟第220号窟,中国艺术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洞窟的南、北两面墙壁上,覆盖着创作于初唐时期的大型壁画:南边,舞姬艳服,歌舞升平;北边,药师经变图,静谧安宁。 这个洞窟是个特窟,大多数国人没有见过里面的壁画。但从明天开始,这个洞窟将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的特展《原真记忆 浙大·敦煌》上亮相。 这其实是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科技考...
漫画作者李子一 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李子一所画的漫画 河南商报记者 王春胜/摄 李子一的漫画作品(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于@郑州大学官庄考古队 官方微博 在有些人眼里,考古就是挖古墓、鉴宝;还有人觉得,考古要常年在野外,在土里摸爬滚打。 最近,郑州大学2011级的考古专业学生李子一的考古日记在网上走红,她用漫画记录了考古专业同学的学习和生活,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妙...
11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埃及首都开罗南部的法尤姆省挖掘出57座古墓,大部分都有雕刻精美的石棺,里面还有木乃伊。 考古学家在埃及首都开罗南部挖掘出57座古墓 报道称,其中最古老的古墓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750年,当时正值埃及的第一和第二王朝。有12座古墓属于第十八王朝,时间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这一发现为人们更好地了解埃及宗教提供了依据。埃及考古学权威扎希·哈瓦斯...
兰州大学考古研究团队工作现场 由兰州大学主持的青藏高原考古发掘工作于近日顺利结束。此次发掘是由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发掘遗址为青海湖南岸的151遗址。发掘发现该遗址存在两个古人类活动时段,分别为距今1.5万年前后和距今8500年前后。 距今1.5万年前后在青海湖盆地已有人类活动 据了解,已有考古学研究显示,在距今2万年前后的末次盛冰期青藏高原腹地已有...
位于扬州的仪征庙山汉墓,规模为全省最大,但墓主身份一直是谜。昨天,在仪征召开的庙山汉墓群保护与开发研讨会上,专家不仅首次披露庙山汉墓十年两次被盗的细节,而且根据最新研究成果推测,汉墓群中的团山汉墓很可能属于刘濞——西汉“七国之乱”中带头谋反的吴王、刘邦二哥刘仲之子。庙山汉墓则可能是其王后墓。 庙山汉墓被盗后,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印志华曾进入古墓察看损失。他告诉记者,2003年庙山汉墓发...
一支美国考古队日前公布加勒比海考古新发现称,他们找到了17世纪荷法战争期间两国争夺多巴哥岛海战中沉没的荷兰战舰残骸。 据负责该项目的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副教授巴查沃尔夫介绍,考古人员依据现存史料推断出海战发生的大致方位,并通过遥感定位技术锁定沉船具体位置,随后派出潜水员潜入海底进行实地考察。 “潜水员带回令人振奋的消息,”巴查沃尔夫说,“他们在海底发现了七门铸铁大炮,这些武器拥有令人惊...
9日,从兰州大学传出消息: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以兰州大学为主首次主持的青藏高原考古发掘于11月4日顺利结束。这次发掘是由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由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张东菊博士与青海省考古文物研究所王倩倩副研究员带队,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五名环境考古方向研究生全程参与,发掘遗址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南岸的151遗址。此次发掘旨在理解史前人类何时持何种...
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以兰州大学为主首次主持的青藏高原考古发掘于11月4日顺利结束。这次发掘是由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的2014年度主动考古发掘项目,发掘遗址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南岸的151遗址。此次发掘旨在理解史前人类何时持何种经济方式登上青藏高原,以及史前人类如何适应高海拔缺氧、严酷寒冷环境等国际热点问题。 为更清楚地理解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考古团队对青海省共和县青海湖南岸的1...
10月28日,“中国考古01”船结束了在河北唐山东坑坨沉船遗址的考古任务,返回青岛港进行维护保养。11月5日,“海疆万里行记者团走进‘中国考古01’船”活动在青岛团岛码头拉开帷幕。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实地走访了“中国考古01”船,了解它的保养维护工作。谈及下一步的考古计划,国家文物局水下遗产保护中心水下考古队队长梁国庆表示,今年中国考古01号将不再进行水下考古工作。 梁国庆告诉中...
墓主身份引起争议,是因为三国流行薄葬,不封不树,陪葬的东西很简陋,金银珠宝基本不可能,最多有一些坛坛罐罐,所以难以确定墓主身份。 在一处蜂房中,仔细观察墙壁的砖,能清晰地看出有“菱形纹”、“回字形纹”的刻花。当地文管所及武侯祠博物馆的专家皆确认,这确是东汉的汉砖。 刘备墓至今完好无损,武侯祠博物馆的人在一次植树时,意外地在刘备墓的封土边缘挖掘的树坑中发现了许多蜀汉时期的砖。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