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盛酒器一组 霸器出世 霸国显现 2007年5月,山西省南部翼城县城大河口墓地因被盗被发现,同年9月至次年5月进行了考古勘探和试掘,2008年9月至12月进行了全面普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进行了大规模抢救性发掘。 在墓地周围还发现了几处不同时期的遗址,其中西周遗址位于墓地西南约0.5公里处。墓地分布面积约4万余平方米,埋藏西周墓葬约1500余座。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是新发现...
考古人员在河南省济源市一建设工地上发现一座宋代精美的仿木结构砖雕墓,墓中出土的用于盛敛尸骨碎片的石函为该市首次发现。 这一石函的性质类似“骨灰盒”,长约40厘米、宽约26厘米,里面盛着该墓女性墓主人火葬后的尸骨碎片。 据济源市文物工作队副研究员陈良军介绍,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男性墓主人以木棺下葬。妻子先于丈夫去世,尸体火葬后,尸骨碎片以石函收敛,待其丈夫去世、墓穴修好之后,再一起合...
记者1日从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考古队8月下旬在大兴安岭北山洞发掘出不晚于新石器时期的红褐色岩画遗痕。这一发现已获得黑龙江省文化厅派出的专家组考察认定。 负责这一发掘工作的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评春说,发掘地点初步发现了新石器至鲜卑时期的不同文化层,在这些不同时期文化层下的洞内石壁上,清理出土残存的红褐色彩绘遗痕,纹样已辨识不清。 专家组成员之一,黑龙江省文化厅文物...
天河区龙洞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目前留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包括文物线索在内共有28处文物。近日记者了解到,龙洞街对辖区的不可移动文化遗产开展网格化、地毯式的全面调查,预计此项工作将于年底完成。普查时还发现,有市级文物出现破坏痕迹,街道文化站联合区博物馆已申请下拨经费进行修缮。 龙洞街位于广州市天河区东北部,辖区面积11.7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1万,辖内现有10多所大中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据考古考...
2014年6月,为配合广元剑门关蜀道旅游度假区规划项目,广元市文广新局委托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开展昭化土基坝、摆宴坝考古调查工作,调查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应勘探面积100万平方米,截止目前,已完成勘探10万平方米,共发现文化遗存43处,并取得重大成果。一是在摆宴坝首次发现西周早期城址,城址尚存东、南、西面城墙,南城墙保存较好,长120余米,宽6—8米,城内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面积共约40万平方米,...
1日上午,市考古所和胶州博物馆两级文物部门,对胶州市广州路一处工地探测时意外发现了两处清代古墓葬。其中一处墓葬内出土了5枚清顺治和康熙年间的铜钱,这为墓葬具体断代提供了实物依据。 施工工地发现古墓 昨天,针对胶州市广州路上一处工地准备施工,市考古所和胶州博物馆联合对这处工地进行了考古探测,考古人员意外在工地西侧发现了一处古墓痕迹。“我们首先用洛阳铲对地下四五米深的土层进行取样,发现地下...
在对泉州区域进行水下考古陆地调查活动中,考古人员获知了一处名为“鸽板”的沉船水下遗址,揭示了东印度公司在闽南的活动。这是日前召开的东亚海洋考古学术研讨会上透露的最新消息。 发现 捞起的船板发现外国文字 中国水下考古队队员、泉州市博物馆陈列部负责人吕睿参与了泉州区域水下考古陆地调查工作。他说,在晋江调查中获知了一处名为“鸽板”的沉船水下遗址。在对线索提供者的进一步问询中,其获知,“鸽...
河北省文物部门日前在位于任丘市青塔乡后赵各庄村村北的西汉高郭侯国国都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时,在墙体倒坍夯土中发现了战国时期的瓮棺葬以及尚待确认年代的一条南北向古道路。 据介绍,高郭侯国国都遗址是一座战国至西汉时期使用的城址,2008年建设大广高速公路时首次被考古发掘。城址平面略成方形,东西长546米,南北宽428米。城墙为夯土筑成,墙基宽度约2米,城墙外侧有城壕一周环绕。在城址周围分布有...
记者29日从浙江考古研究所了解到,经考证,近日在浙江东阳城北新区华店小区东北蟠溪边发现的出土物与浦江上山遗址文化的类似,属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这一发现为研究东阳地区的人类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实地调查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夹碳陶碎片、红衣夹碳陶片、石磨棒(块)等遗物,部分陶碎片可以确定为大口盆器、罐类器的碎片。在夹碳陶中,发现夹有稻壳、叶等物,有些陶片表面稻谷痕迹明显,让考古工作人员...
摆宴坝城址发掘出的文物残片 在四川广元市昭化土基坝和摆宴坝进行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日前取得重要成果:共发现各类遗迹现象43处,其中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古蜀早期城址及一处古关口。这是四川考古史上继三星堆后发现的第二座古蜀早期的城址,对研究西周前后古秦巴蜀之间的关系,了解早期蜀道的走向等有重大价值,是四川省近10年来夏商周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今年7月至8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受广元市文物...
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日前向记者透露,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和大兴安岭地委宣传部有关人士组成联合考古队,2012年开始对密林中原始岩画遗迹进行考古调查。截至目前,共调查发现30个岩画点58处1850幅单幅岩画,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国家文物局专门将大兴安岭岩画确定为全国重点考古项目。 据介绍,大兴安岭岩画分布非常广,考古人员先后深入呼玛、漠河、塔河、十八站等地的密林中调查,在密林深处、...
昨日,在岐山县京当镇贺家村的考古行动继续进行。发现精美青铜车的车马坑被初步判断为西周中晚期。有关车马坑整体结构、性质等诸多问题,仍待进一步的工作。 当日中午,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仍在搭建简易棚。停靠在现场提供后勤给养的房车显示此次位于周原遗址腹地的考古工作才刚刚开始。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公布的资料中了解到,从今年8月初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大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三家...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宣布,今年7月至8月,该院在广元市昭化区摆宴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一处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这是继三星堆和金沙之后,四川先秦时期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这是继三星堆之后,早期古蜀文化城址的第二个标本。在接下来的考古调查中,有可能出土与三星堆、金沙同等价值的文物。”高大伦说。 据了解,该古城址初步命名为“摆宴坝城址”。摆宴坝城址平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宣布,今年7月至8月,该院在广元市昭化区摆宴村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一处西周时期的古城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认为,这是继三星堆和金沙之后,四川先秦时期考古最重要的发现。 “这是继三星堆之后,早期古蜀文化城址的第二个标本。在接下来的考古调查中,有可能出土与三星堆、金沙同等价值的文物。”高大伦说。 据了解,该古城址初步命名为“摆宴坝城址”。摆宴坝城址平面呈长...
专家推测所载文字用于记录家族史 8月26日,市民王先生致电6459110报料称:在点军区桥边镇一个村庄发现了一块明代石碑,这块石碑被茂盛的草丛掩盖着,虽然有点破损,但石碑上的很多字迹都清晰可见。 记者易玮玮通讯员汪军报道:当日,记者在桥边镇广化寺社区平善坝看到了这块明代石碑。石碑高约1.5米,宽约0.5米,下面埋在土里,上面呈椭圆形。通向这块石碑的是一条仅能通过一人的小路,小路上杂...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