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破坏历史文物、搞房地产开发,与争名人故里的发展思路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GDP焦虑的产物。 就在各地纷纷争名人故里、向历史古迹要经济之际,有些地方却反其道而行之,强拆历史遗址,新建现代高楼大厦。据《人民日报》报道,江苏镇江13座宋元粮仓在挖掘机的不停施工中,遭到巨大毁坏。取而代之的将是一个大型商住楼盘“如意江南”。 眼看着一项考古“新发现”尚未与公...
漫画 王成喜 11日上午,镇江市政府作出决定,按江苏省专家评审意见,对遗址保护方案作进一步的充实完善。在国家、省文物部门批准该方案前,对保护范围内的施工一律暂停。(12日人民网) 很显然,这个决定太迟了,是迫于舆论压力的无奈之举。两天前,央视《新闻1+1》曝光了去年省市文物部门在镇江发现了13个宋元粮仓,该项目入围当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是具有政府背景的镇江市城市投资公司却不顾一切地毁掉了这...
“离上次来才一个月,这里已经从考古遗址变成了建筑工地。大运河沿线从未发现过这么有价值的遗址,被毁掉实在令人心痛!”前天,面对记者,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痛心疾首。他说的这处考古遗址在镇江双井路如意江南楼盘施工地,该楼盘总投资40亿元,据称将被建成镇江“最为高尚的现代商务居住社区”。而恰恰是这里,曾是古代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历代漕运粮仓所在地。去年...
江苏镇江宋元粮仓遗址,是我国大运河沿线最重要的历史资源之一,目前正面临着被强拆的危险,荒谬的是,开发商拆除此处古建筑的目的是修建仿古建筑。据悉,相关部门已多次下保护令,但仍无济于事。(7月12日《人民日报》) “左手毁遗,右手仿古”的故事上演了无数遍,可从来没有一起事件像镇江这般对比明显。几个月前,云南大理毁唐代城关拓宽马路,算是一种“现代文明”取...
广受关注的涉及镇江双井路“宋元粮仓”仓基遗址建设项目已被叫停。 双井路区域是镇江主城区中一个3000多户居民的棚户区。2008年镇江市将此片区作为民生工程,由镇江市城投集团进行改造。在施工中,发现地下存在宋元时期历史文化遗存。但由于大规模施工,发现时部分遗存已被破坏。市城投集团随即向文管部门报告,邀请相关部门专家进行考古研究。2009年底,经专家考古,认定为宋元时期粮仓仓...
单人耘先生作品 俞律先生作品 常国武先生作品 “金陵三友”单人耘(左一)、俞律(中)、常国武在一起赏析字画 不久前,南京广电书画院院长戴乔奇收到了一则短信,短信写道:“我愿意和您一起,代表三老向南京市政府申请一笔‘南京城市名片之金陵三友文化传播基金’,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各地艺术中心举办‘80后的金陵问候...
人民网北京7月12日电10日上午10时由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和北京三艺堂画院联合主办的马在新、骆鉴音、洪泽玉三人画展在宋庄三艺堂隆重开幕。 著名花鸟画家马在新,湖北潜江直路河人,字推之,蜕斋主人。199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国画家杂志社主办的首届中国画研修班,2004年毕业于鲁慕迅艺术工作室举办的中国画高研班,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华夏画院常务副院长、...
古墓内的壁画。 古墓外景。 古墓内。 壁画上的门吏。 “孟宗哭竹”图。 洛阳网7月12日讯 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须臾冬笋出,天意报平安。这四句话说的是二十四孝图中的“孟宗哭竹”,可谓家喻户晓。12日上午,记者在宜阳县韩城镇仁厚村采访时获悉,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在此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一座北宋时期的土洞形壁画墓,墓室...
共有一万余枚 还出水了疑似火器燧发装置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局了解到,“南澳Ⅰ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工作再次获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已超过万件。据介绍,目前船体东西两侧船舷板和船体桅座已在海底现身,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个装载有铜钱的船舱和全新的文物种类。其中,铜钱有一万余枚,多数标有北宋年号。 而新出水的景德镇窑品瓷器上的“清制”款识和福建漳州窑品...
近日,中国考古论坛上有一篇题为《南宋第三座官窑是揭开历史之谜的关键》的文章,是有关南宋官窑的。该文认为,虽然历代文献上仅记载南宋两座官窑,但“南宋晚期一定存在第三座官窑”,并且该座官窑是“当时皇家用瓷的主力窑口”。 这一推断的论据,则是“在杭州这些年陆续出土了一些精美的白胎官釉青瓷残片,工艺极精,单从工艺上看绝非民窑所为。”...
考古发掘工作昨天结束,吊桥遗址可能就地埋藏保护,市民建议——— 文化专家称,吊桥遗址是扬州建城史见证 昨天,南门遗址南侧,连接古运河和荷花池的二道沟拓展工程中发现的宋代吊桥遗存考古发掘已经结束,关于古桥遗迹如何保护的问题,考古人员表示,目前还没有最后确定,可能就地埋藏保护。 桥下石块没发现文字 虽然这几天雨下得较大,但是考古工作仍在继续。记者昨在现场看到,不仅遗存的桥下木桩已全部清理出来,...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船舷外散落的铜钱。 初步推测可能是火器的燧发装置的铜构件。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局了解到,“南澳Ⅰ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工作再次获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已超过万件。据介绍,目前船体东西两侧船舷板和船体桅座已在海底现身,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个装载有铜钱的船舱和全新的文物种类。其中,铜钱有一万余枚,多数标有北宋年号。 而新出水的景德镇窑品瓷器上的“清制...
安置着南宋古沉船“南海一号”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自去年底正式对外开放至今,游客除了观赏到馆内的珍贵文物外,仍未能一睹古船真身。“南海一号”何时显真容,颇受海内外游客关注。 记者11日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获悉,《“南海一号”水环境保护综合处理技术方案》10日下午经专家评审组论证后,获得了一致通过。博物馆方面表示,待该...
船舷外散落的铜钱。初步推测可能是火器的燧发装置的铜构件。“南澳Ⅰ号”出水北宋造铜钱共有一万余枚 还出水了疑似火器燧发装置昨日,记者从广东省文物局了解到,“南澳Ⅰ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工作再次获得重大进展,出水文物已超过万件。据介绍,目前船体东西两侧船舷板和船体桅座已在海底现身,考古人员还发现一个装载有铜钱的船舱和全新的文物种类。其中,铜钱有一万余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