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天上午,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分组审议。二次审议稿重点就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权利义务进行了明确。 根据上次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意见及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实际,二次审议稿拟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将保护、保存经费列入...
近日,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到遵义市汇川区海龙屯和桐梓县娄山关,调研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工作。他强调,要坚持规划引领、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做好大旅游文章。 陈敏尔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绝对保护和相对开发的关系,处理好考古研发和市场开发的关系,守住守好、用足用活海龙屯土司遗产这一宝贵文化遗产,努力将其打造成为贵州省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靓丽名片。 陈敏尔来到新王宫遗址...
研修班合影 近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国文化部指导、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6年秘鲁文化遗产保护及文物考古人员研修班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圆满结束。来自秘鲁外交部、文化部及相关文化机构的25名司处级官员、学者和考古学家顺利完成了在北京、西安两地为期16天的研修学习。秘鲁驻中国大使胡安·卡洛斯·卡普纳伊、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院长张旭、中国驻秘鲁参赞朱晓燕出席结业典礼并致辞。 胡安·卡...
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指导、支持的“东方乾门、永新华韵、中广核合作签约仪式”新闻发布会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会上启动了“汉可达文化产权交易中心·e飞蚁”上线仪式。 文化产业是当前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的宏观战略之一,激发文化产业潜能,通过跨界异业合作,带动不同领域、行业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是当前文化产业领域关注的课题之一。东方乾门、永新华韵、中广核的三方合作,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
25日,由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委员会、永泰县联合主办的永泰庄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永泰县召开,专家学者就永泰庄寨的保护与发展建言献策。 据介绍,永泰保存完好的庄寨尚存146座。永泰庄寨不仅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也是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更是传统乡绅文化的载体。 出席研讨会的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鲍世行等20多位文物、古建筑、文化...
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在文化领域,“文化遗产保护”依然是今年两会的热点,受到两会代表的关注与讨论。面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引起了不同界别、不同领域委员们的共同关注。
新华社受权于3月17日全文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6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纲要共分为20篇: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发展新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优化现代产业体系;拓展网络经济空间;构筑现代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为提升业务人员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的理论水平,扩展业务人员的眼界和思路,汉阳陵博物馆特别邀请陕西师范大学教师卜琳于2016 年3 月18 日上午 ,作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共享》的专题讲座。 卜琳毕业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取得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方向的博士学位,目前从事于陕西师范大师历史文化学院从事博物馆学和考古学方面的教学工作。近年来,她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研究工作,出版了《中国文...
2016年许昌市文广新局将以中心市区、水系建设、文化旅游线路、神垕古镇综合开发为重点,按照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原则,着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包装申报、保护维修和开发建设工作。 一是切实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法一条例”和中国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重大文物节庆日的宣传工作,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社区、进校园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再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如何处理文物保护与城市发展间的关系,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对有着千年文化积淀的安徽寿县古城而言,这个问题尤为迫切——古城拥有文物古迹近500处,3.65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居住着10万人,这接近皖南一个小县的人口规模。 去年年底,寿县经区划调整划归淮南。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淮南正处在“调转促”攻坚期,“转型发展...
中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建筑文化遗产,但由于古建筑大都年代久远,部分建筑随着时代的变迁毁坏十分严重。怎样才能记住古建筑的昔日的“容颜”?又怎样才能书写好古建筑的“病历”?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曹永康团队使用照片建模技术,可以成功复原被毁坏的历史建筑,同时使用HBIM(历史建筑信息模型化)等前沿技术建立历史建筑空间数据档案库,将现代科技与历史建筑保护...
据《劳动报》报道,上海市文广局昨日透露,《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非遗条例》)5月1日起将正式施行。《非遗条例》的起草、制定历时数年、几经磨砺,是上海继《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规定》、《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后的又一部重要地方文化法规。 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介绍说,《非遗条例》突出“保护”二字,将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属性和状态,针对不同项目采取抢救性...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面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好、利用好,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引起了不同界别、不同领域委员们的共同关注。 对文物应始终坚持“保护优先” 近年来,开发商故意损毁文物的案件一再发生,引发公众强烈不满。而正在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中,又增列“文物利用”单独章节,这让不少委员忧心忡忡。 “文物保护的立法宗旨是保护文物,现行文物保护法中,‘利用’是在保...
3月10日,为掌握各地保护管理工作动态,将国家文物局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受国家文物局委托,根据大运河城市联盟章程和大运河保护办的职能,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前来我市开展大运河(宁波段)遗产专项巡查及监测管理调研。 调查组一行具体对浙东运河上虞-余姚段、浙东运河宁波段,及宁波三江口(庆安会馆)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听取了我市大运河保护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并与相关人员针对保护利用、监测管理等工作进行座谈...
3月9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承办的“2016秘鲁文化遗产保护及文物考古人员研修班”在北京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开班。来自秘鲁文化部、外交部的官员和秘鲁文化界代表共25名学员参加了研修班。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段周武,秘鲁驻华大使馆临时代办胡安·米盖尔·米兰达·布兰比亚,中国驻秘鲁大使馆文化参赞朱晓燕等出席开班仪式。 据悉,本期研修班期间,来自中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央文化...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