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大众网东明5月24日讯 近日,文化部面向社会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山东省东明县庄子传说、山东省东明县佛汉拳等项目名列其中。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共349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90项,扩展项目159项,山东新添21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 文化部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山东省庄子传说等10个项目名列其中,同时还有11个项目列...
临清肘捶入选国家级“非遗” 聊城共有1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报聊城5月24日讯(记者 刘云菲 通讯员 崔翔)日前,国家文化部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聊城临清肘捶被列入内。据了解,这是聊城申报的17个“非遗”推荐项目中唯一入选的项目,至此,聊城共有11项国家级“非遗”。 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此次全国申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推荐名单共349项,其...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 } .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
新华网河南频道5月24日讯 大河网-河南日报报道:(记者陈茁)记者5月21日从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获悉,在全省非遗普查中,濮阳市发现了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五花营狮舞,这种民间舞蹈有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因而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的狮舞表演。专家认为,这一发现丰富完善了我国民间狮舞的内容。 据了解,濮阳市南乐县五花营狮舞起源于宋代宋徽宗宣和年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
“非遗”试着从文博会走向市场 国内外一些优秀设计师和营销专家集合到这里参与推动传统手工艺现代化产业化 羊城晚报讯 记者邓琼报道:在第六届文博会上,一个名为“中国手工艺互助计划”的项目,已使深圳坂田麒麟舞、四川泸州油纸伞等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功走向市场。国内外优秀的设计师及营销专家团队齐来参与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产业化,正在成为现实。 麒麟舞油纸伞获得新生 “从深圳出发———中国手工艺...
当文化遭遇市场 我省21个非遗项目赢得掌声却未赢得市场 本报特派记者 武永清 世博会上,5个表演项目和16个展示项目让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21个非遗项目赢得了掌声,却没有赢得市场。大多数项目喝彩者众,掏钱购买者寡。与其它省、市,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项目相比,这种反差更加明显。 游走在文化与市场边缘的佛乐 聆听五台山佛乐妙音,如同置身于一个繁花遍地、中天月圆的极乐世界...
本报讯(记者郁鑫鹏)记者5月20日获悉,文化部5月18日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我省有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 据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共349项,其中我省有10个项目进入推荐项目公示阶段,它们是:传统音乐类的九江山歌、传统戏剧类的赣剧、星子西河戏、高安采茶戏、抚州采茶戏,传统舞蹈类的信丰古陂蓆狮舞,传统美术类的新干剪纸,传统技艺类的鄱阳脱...
近日,文化部在官网上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在我省入选的15个非遗项目中,昌黎皮影戏位列其中。 昌黎皮影戏是冀东皮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昌黎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因其唱腔优美、造型独具、内涵丰富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盛誉,2009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昌黎县文化部门加大了对昌黎皮影艺术的保护和挖掘力度,积极打造“三歌一影&r...
文化部近日面向社会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北京地区天坛传说、曹雪芹传说等十余个项目名列其中。公示自5月17日起,为期30天。此间对名单项目有任何异议均可向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申请受理。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共349项,其中新入选项目190项,扩展项目159项。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马文辉介绍,截至目前,国务院先后公布了两批共1028项国家...
□ 本报记者 梁旭日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在其传承的过程中,也存在理念、行为等方面的误区。 5月21日至 23日,第二届中国秧歌节在胶州举行。 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 民间艺人、 政府官员共同研讨“非遗”保护。专家提醒,目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发展性破坏”,急需分类传承。 “不能乱创新” “在‘非遗’的前提下,不能提发展,只能是保护。”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
本报讯 (记者齐华伟 通讯员林凤群)在刚刚开幕的第六届深圳“文博会”上,中山有包括沙溪凉茶在内的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首次亮相,整个展出内容“色香味”俱全,咀香园杏仁饼老艺人还将现场手把手地教观众打饼。 据了解,“文博会”今年是首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中山市组织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沙溪凉茶传统制作工艺,省级...
四川凉席非遗传人现场作画 工人在晒莨绸 非遗传人现场凿画 非遗作品鱼皮画 佛山陶瓷 深佛两地跨市合作助非遗莨绸开花结果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粤企走在全国前列。 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为一批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平台。记者走访该展区发现,尽管在现场不少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各样发展的困难,但是以广东省企业为主出现了不少成功产业...
5月19日获悉,在文化部日前公示的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中,江阴致和堂赫然入列。 致和堂为江阴周庄人、清末名医柳宝诒于1890年所创,今年恰好是其创办120周年。致和堂当年名震江浙,在中医药界享有“北有同仁堂,南有胡余庆堂,中有致和堂”的美誉,尤以膏滋药最为出名。据介绍,致和堂炮制的滋补药酒五加皮酒、玫瑰酒曾于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