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2日,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倪岳峰赴我市部分文物保护单位调研,并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文物保护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强化责任落实,努力推动新时期我市文物工作迈上新台阶。 倪岳峰实地察看了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螺洲镇,吴石故居,冶山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林则徐出生地、欧冶池等文物保护单位,前往福建师大附中了解知名数学家陈景润的...
3月25日下午,由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主办的“广州十三行博物馆大讲堂”系列讲座正式开讲。十三行博物馆荣誉馆长王恒首次为他所收藏的广彩瓷开讲。 初衷:让更多人了解广州历史 王恒对十三行系列藏品的收藏,是从广彩瓷开始的。起初,他收藏音箱、家具,以及来自非洲和日本的艺术品。随着收藏经历增加,他意识到收集某个系列的古玩,可以加深对藏品及其背后历史的了解。 几番思考后,他把目光放到了十三行上。...
网络配图 4月8日,中国书店第76期大众收藏书刊资料文物拍卖会圆满落槌,总成交价达到274.57万元。 据介绍,此次拍卖会中,第302号拍品清乾隆姑苏刊套色印本《蕊珠宫图》年画得到了众多买家的关注,争相竞买,经过激烈的37次竞价,本拍品以49万元落槌,成为本场最高价。第217号拍品《御选唐宋文醇》以21万元落槌,第306号拍品《十竹斋笺谱》以13万元落槌,均表现不俗。
4月13日记者从大同市文物局获悉,历时3年的大同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顺利完成,全面摸清大同市的可移动文物家底。大同市各级普查办组织人员对所有单位进行逐一调查登记,通过对大同市内3059个国有单位是否有可移动文物进行摸底调查,最终确认大同市共有12家文物系统内文物收藏单位和11家行外文物收藏单位,通过文物普查,登录文物37048件(套)。 普查结果 ●大同市反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收...
距“4·25”尼泊尔地震过去快两年了。记者近日了解到,2017年以来,日喀则市文化局紧紧围绕“4·25”灾后重建工作大局,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对灾后重建项目进行调研,实地了解恢复重建项目工作进展,督促推进重建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完工。 萨嘎县仲巴县重建文化项目已经全部完工 据了解,截至目前,日喀则市文化局对6个重灾县的3个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4个乡镇综合...
2012年10月1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决定从2012年10月到2016年12月,对我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全部国有单位收藏保管的文物进行全面普查登记。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开展的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于全面掌握我国文物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建设文化遗产强国有着深远的意义。各家博物馆通过开展文物普查工作,摸清了家底,为下一步文物保护利用奠定了基础。 深...
近日,兖州区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议,安排部署全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文明旅游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兖州区文物旅游局主动融入全区创建大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责任,扎实开展文明旅游工作,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加强领导,明确创城目标责任。成立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标准,制定了《兖州区旅游行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了旅游行业创城工作动员...
很多人都看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实际上,在全国各级博物馆,文物修复是文保工作的一个常态。 近半年来,宜昌市博物馆接连举办两次馆藏文物修复展,让市民一睹那些曾深藏库房的破损文物精品。4月11日,本报记者前往宜昌博物馆,了解这批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秭归卜庄河出土的铜蒜头壶。 古香古色的汉铜鼎出土时是一堆碎片 零碎的残片重新聚合,一件古香古色的汉代鸟形钮附耳铜鼎跃然眼前;锈缺的...
日前,武清支队联合区文化局、旅游管理中心、河西务镇政府、辖区派出所等多部门深入河西务清真寺、紫竹禅林寺等文物古建筑场所开展消防安全检查。 检查中,检查人员按照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检查要点对各单位进行了详细检查,仔细询问了各单位消防安全责任落实、管理制度及消防教育培训等情况,对文物古建筑单位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消防设备配备及维护保养是否符合要求,用火、用电措施是否规范,是否制定火灾...
从4月7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曲阜市文物局(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荣获“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也是本次全国“一普”工作的最高荣誉。 2013年,曲阜市启动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普查作为建设“文旅强市”重要契机,全面推进普查工作。制定了详细的普查方案,编制预算、组建队伍、开展培训,从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大...
每天跟文物打交道,不少文保人员有想说的话,倡导大家提高爱护、保护文物的意识。拿胡雪岩旧居来说,游客进来参观游览千万不要“动手”,更不要顺走东西。对于不能做到24小时监管的露天文物,虽然有告示呼吁大家不要在上面涂涂刻刻类似“到此一游”字样,但还是有游客不自觉,因此,对文物的保护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杭州市园文局文物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为确保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的安全,文保单位设有专人或专门机构...
清明小长假一过,徐州博物馆文保部的5名90后文物修复师就开始了一项新工作,他们要对北洞山楚王墓的224件彩绘陶俑进行修复。完成这项工作,杜鹤、张灿、刘娟、李敏、张梦梦5人要花上整整3年的时间。这5位年轻人专业各不相同,分别来自管理、制药、文博、化工和计算机专业。 10天只完成陶俑背面的泥土清理 北洞山汉墓位于我市东郊茅村镇洞山村内,1986年开始发掘,是西汉早期墓葬,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
记者4月11日从自治区文化厅了解到,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国务院组织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我区有文物收藏单位430家,在这次普查范围内的有341家。上传可移动文物数量超过110万件套,名列全国各省文物总量前列。(4月12日《北方新报》) 文物,是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有利于摸清家底,建立好文物资源数据库和文物身...
台湾资深政治评论员李敖日前透露罹患恶性脑瘤,现在最大的目标是要在3年内完成《李敖大全集》85册,更要在离世前在北京举办《李敖收藏流(亡)台(湾)文物回归祖国展》,提供100件收藏品,其中包括钱穆、胡适写给他的信,都要捐给图书馆或者其他机构。82岁的李敖表示,他收集的收藏品本来是在祖国大陆被发现的,然后流亡到台湾,被他阴错阳差买了下来。李敖表示,这个展览做起来非常有象征意义,“我没忘记大陆,李敖回不...
日前,笔者从重庆巫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办获悉,重庆巫山县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已于2016年10月通过重庆市普查办综合审核,自此重庆巫山县相关工作全面完成。此次普查,重庆巫山县共完成可移动文物藏品信息采集登录27084件/套。 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建国60余年来,我国首次针对可移动文物开展的普查,是在我国文化遗产领域开展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项目。普查时间从2012年10月开...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