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由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和中国文物报社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评选推介活动终评日前结束,河北省曲阳县北岳庙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山西陵川县小会岭二仙庙修缮工程、上海四行仓库修缮工程、江西富田诚敬堂维修工程、湖南通道坪坦风雨桥群修缮工程、广东顺德乐从陈氏大宗祠修缮工程、重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四川三苏祠灾后文物抢救保护工程、陕西明长城建安堡保护加固工程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第98窟壁...
为提高博物馆人的策展能力和展览水平,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4月17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文物交流学术培训——展览策划培训班在河南博物院开班。来自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有关直属单位,各省区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博物馆等单位从事展览策划的人员,以及河南省部分博物馆相关负责人等130余人参加培训。 河南博物院院长田凯对“陈展体系与博物馆相关研究”进行了分享。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复旦...
日前,浙江省文物局在安吉县召开了全省文物平安工程现场会,分管文物安全的各市、县级文物行政部门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柳河参加会议并讲话,安吉县副县长任贵明到会并致欢迎辞。 与会代表实地参观和考察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昌硕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吉古城、龙山越国贵族墓群之八亩墩考古工地和设于安吉新闻集团指挥中心的视频监控中心等。安吉县文物局从政策引领依法依规...
今天,备受瞩目的“越地佛韵—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特展”在金华市博物馆开展,展期持续至7月下旬。 展览由由浙江省文物局、金华市文物局主办,金华市博物馆与浙江省博物馆物馆联合承办,共展出全省183件佛教文物,均为三国至明清时期的金佛造像、铜镜、石刻等精美文物,全面展示了浙江作为“东南佛国”的深厚佛教文化底蕴。 据悉,这是金华市博物馆首次与省级大馆合作办展,而“越地佛韵“”也将是该...
4月14日,大运河(宁波段)遗产管理办公室联合海曙区文保所以及高桥镇文化站相关工作人员,对宁波大运河(宁波段)国保单位大西坝旧址,以及姚江周边河岸线范围进行了实地移动巡查。 大西坝旧址位于现海曙区高桥镇高桥村大西坝自然村东侧,大西坝河(通西塘河)与姚江交汇处。为国保单位大运河·姚江水利航运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是控制姚江与大西坝河水位的重要水利设施之一,是内河船舶进出姚江的必经之路。 此次...
今日上午,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桑兵,及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一行六人,先后来到长沙近现代文物保护管理中心的湖南自修大学旧址、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进行参观。 桑兵听取了讲解员对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历史沿革及陈列内容的介绍,并对湖湘文化的独特精神表示十分赞赏。 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始建于清末光绪初年,房屋为砖木结构的单层三进四合院。旧址的发展经历了...
4月14日,由中拍协艺委会主办的2017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年度峰会在南京举办。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先后投入到文物保护事业中来,出现了一批具有资金实力和专业能力的代表性收藏企业。而“企业收藏”也正成为当下我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新热潮。 本次峰会以“企业收藏与拍卖市场”为主题,与会嘉宾与拍卖业人士共同回顾我国企业收藏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文物艺术品市场的...
嫔妃娘娘戴上了VR眼镜、“朕知道了”纸胶带爆红……这两年,不论是故宫博物院,还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纷纷用“宫廷配方”不断刷新文创产值。 4月15日,作为2017中国(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系列活动之一,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论坛在浙江宁波举行,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网红院长”现场分享“文创经”,讲述久居“深宫”的文物珍品,如何跨过宫苑高墙走进人们生活。 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丰厚,全省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国有文物收藏单位收藏文物65万件套,还有许多文物收藏散落在民间。这些得天独厚的文物遗存,承载着优秀文化和历史信息,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金色名片”,是塑造山西美好形象,实现山西振兴崛起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资源。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不断加大文物保护投入,我省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丰富的文物资源...
丝路之魂”大展期间,上百万观众来到成都博物馆参观。 记者 郝飞 摄 这是一条令人惊叹的数据链:0 →1 → 108万 → 2000万。 从几乎零基础,到借力28省文博单位举办“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以下简称丝路展),到创造出108万人次观展的记录,再到与互联网上逾2000万网友的互动……去年12月27日至今年4月10日在成都博物馆举办的丝路展,演绎了一场...
中国首个省级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程在山西省介休市张壁古堡启动。胡健摄 4月15日,中国首个以省级官方主导的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程——“文明守望工程”在山西省介休市张壁古堡启动,此举对中国各地文物部门如何凭借社会力量保护文物具有借鉴意义。 启动仪式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长治市政府签订“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支持长治市人民政府保护元以前古建筑框架协议”、临县人民政府和吕梁古兵器博...
陕西省文物局4月13日公布了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经查,陕西省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522家,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量为3009455套7748750件,位列全国第二。 据了解,陕西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始于2011年,于2016年底圆满结束。通过普查,全面摸清了省内收藏可移动文物的国有单位情况和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及分布;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藏品登录制度、国有可移动文物收藏单...
台湾中台禅寺捐赠唐代邓峪石塔塔身回归仪式16日在山西博物院举行。张云摄 1998年9月10日零点刚过,负责看护邓峪石塔的榆社县民间文保员宋晋明被七八名手持铁棍的壮汉打昏,并被铁丝绑在木柱上,动弹不得。这伙人用吊车将这座唐代的邓峪石塔塔身吊走,不知去向。 天亮后,时任山西省榆社县文管所所长的王太明闻讯赶来,随即上报文物部门和公安部门。痛心之余,也对这伙盗贼的猖狂气愤不已。 直到两年...
纺织品文物修复师陈杨在故宫博物院待了十余个年头,只安安静静地做了一件事——修复纺织品文物。“纺织品文物修复是一件费工、费力、费时的工作,作为‘文物医生’理应承担起责任,让故宫纺织品文物走入下一个600年。” 2016年,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并收获极高人气。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故宫文物修复师,展示了默默固守“冷宫”的故宫工匠在修复一件件“国宝”时展现的匠人风范和“大历史小工匠”情怀。 ...
特展首次启用“云讲解” “今年是金华万佛塔地宫文物出土60周年,水月观音的回乡还了金华百姓一个心愿。”据市博物馆副馆长徐进介绍,其中,万佛塔,是金华最重要的历史地标之一,是金华人心中无法磨灭的文化烙印。万佛塔地宫出土的珍贵文物,是金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1957年元旦,文物部门进行考古发掘,万佛塔地宫内的经幢、金佛造像、金涂塔、铜镜、石刻等35类共183件精美文物重见天光。由于当时金华不具备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