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5日,记者从山东省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令人瞩目的“齐鲁青未了”山东活动周将于7月8日至12日在上海世博园举办,枣庄山亭区的伏里土陶、薛城区的洛房泥塑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参加展展,目前近400件作品已抵达世博园开始布展。伏里土陶传承人——山亭区西集镇民间艺人甘志友,届时将在活动周期间现场为游客展示伏里土陶的制作技艺。 据了解,世博会“山东活动周”文艺演出和展示活动是我省参加上...
精湛的民间技艺,绵延的民间传说,奇特的民间风俗,优美的民间舞蹈……它们依托于人而存在,并以身口相传的方式延续,它们就是被誉为历史文化“活化石”、有“民族记忆背影”之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去年3月至10月,河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基本立项22万余个。今年6月,省文化厅评出了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十大新发现”,即日起,今报将推出特别报道,为您揭秘。 说起砚...
昨日,泉州市政协和文化局联合召开《非遗传承人保护课题》调研座谈会,会上,泉州16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每人首次领取了8000元的传承人津贴。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年底泉州将率先建成46个“非遗”传习所、博物馆,给众多传承人提供传承平台,让市民也可接触和学习身边的“非遗”。 46个博物馆传习所 泉州南音传习中心、高甲戏...
7日下午,2010首届“中国·康保二人台文化旅游节暨张家口市农民文化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主办方介绍,从7月20日到8月20日,历时一个月,张家口市康保县城及县内旅游景区将进行二人台艺术大赛、艺术成就展览、论坛等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把康保二人台唱成千人台、万人台,打造地域文化名片,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2000年文化土壤上,康保二人台见证文化...
连云港市最近编写了一套非物质文化遗产校本教材,受到学校师生欢迎。 该教材分为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传统体育竞技等十个方面,分12册100余万字,内有300余张图片,共计220个课时。在一些学校试用中,学生们对这些“新鲜”的老故事、新奇的手工技艺、传统的体育竞技兴趣浓厚,而教师们认为,该教材内容详尽、创意新颖、易学易教。 据悉,连云港市的这套教材,是江苏...
“一个人在台上唱太单调,如果有男女老少三五人,那就热闹了。”应振爱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唱新闻”的传承人,最近,他一直在琢磨一件事:改良“唱新闻”,让更多老百姓喜欢上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 点子有了,人选却是问题。 “唱新闻的人要会本地话,形象嗓音要佳,最好还有戏曲功底。”应振爱说,“如...
鲤城区金龙街道坑头社区的陈文明这几天心情很好,因为他们村里传承了200多年的“五音”有望被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并且正在申报市级“非遗”。 坑头社区的“五音”包括大锣、小锣、钹、大吹、鼓五种乐器。据坑头社区一些老人家谈起,他们先辈开始演奏五音的时期大约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乾隆《泉州府志》引《温陵旧事》详细记载了...
近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演出周在北京恭王府落下帷幕。在此次演出周上,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出了《钗钏记》、《长生殿》、《牡丹亭》的部分折子戏。在演出现场,苏州昆剧院副院长邹建梁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昆曲事业得到了发展,昆曲爱好者多了,在这样好的形势下,昆曲要发展先要找准自身的定位。 近几年,在作家白先勇的大力推动下,苏昆的青春版《牡丹亭》成为昆曲普及推广的一面旗帜,并从各个方面推动了国内昆曲事业的发...
在不久前的第5个文化遗产日活动期间,盐都文化部门到龙冈等乡镇举办盐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示,吸引了不少观众。 近年来,该区重视抓好非遗工作,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普查古遗迹、古墓葬、古建筑等文物点85个,其中复查30个,新发现55个。区里先后公布了郝氏宗祠、沈拱山墓、宋泽夫故居等28处第二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郝氏宗祠、王氏宅院等5处被列入第三批市级文保单位。郝氏宗祠、薛氏宅院还入选《江苏省...
“非遗”如何保护,舟山人选择了用比赛的方式。昨天上午,“鼓乐东海”首届舟山锣鼓大赛在浙江海洋学院新校区的体育馆举行,来自全市各县区的10支舟山锣鼓队进行了规定曲目(三番锣鼓)的展示和自选曲目的比拼,表现了舟山锣鼓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独特魅力。 首先登场的是定海区白泉镇原生态舟山锣鼓队,他们表演的是《海上锣鼓》。原生态锣鼓队增加了渔歌号子和...
穿过老兰州的城门牌楼,一条古韵老街映入眼帘:街头摊贩、民间工匠、茶楼酒肆、皮货杂铺……如此一派明清时期老兰州茶马互市人群熙攘、市井繁荣的商业景象,在建成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展现无遗。 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5日向媒体通报称,历经两年筹划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已建成,并将于8日正式开馆。5日,该馆提前向媒体记者开放。 该馆集展示、展演、传承保护等功能于...
羊肉,一般是寒冬的美食。但在沪郊奉贤的庄行地区,大伏天吃羊肉、喝烧酒,却是古来相传的独特饮食习俗。目前,这一“伏羊”习俗已被列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一习俗为载体的“上海庄行伏羊节”,也已成为沪郊一个固定的年度农家旅游活动。 据奉贤区旅游部门人士介绍,伏天吃羊肉、喝烧酒是庄行地区自古以来形成的独特饮食文化,沪郊有相传的俗语称作“千年...
兰州市为其拥有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平鼓、黄河水车、永登高高跷等建起新居所。记者今天从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这所建在金城关文化风情园区的“新家”——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目前已完成建设,即将开馆迎客。 走进陈列馆,原汁原味再现兰州风情的古金城民俗一条街、城门牌楼映入眼帘,微缩古建模型兰州...
为进一步搞好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高专业队伍素质,7月5日上午,由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举办的首期“111工程”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在西宁开班。来自全省各地的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将进行为期4天的培训学习。 据介绍,随着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基层从业者进行不同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理论和工作方法的...
人民网甘肃频道7月6日消息 7月5日,记者从兰州市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投资1000多万,集展示、展演、传承保护、研究发展等功能为一体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将于7月8日开门迎客。 2008年,兰州市委、市政府为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科学发展,做出了依托兰州资源优势,兴建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兰州彩陶博物馆的重大决策。2009年,兰州市政府正式启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