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北社村日前发现一座南北方向的古墓,专家初步勘察后认为,此墓为唐代砖室古墓,墓室形制极为罕见。 从考古资料看,一般唐代砖室墓大多是四壁弧形结构,这是隋唐断代的主要标志,但此墓除南北壁稍有弧度外,其余三壁均为方形,这在唐墓中极为少见,对研究唐代墓葬形制很有价值。 据悉,这个墓是平顺县北社村一村民不久前在挖掘宅基地时发现的。在古墓发掘清理过程中出土了墓志铭、完整陶罐及少量泥俑。 ...
记者昨日从邯郸市磁县东魏古墓发掘现场了解到,随着一个个墓室壁画的成功剥离,墓葬文物抢救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据悉,由于这是该市所发掘的北朝墓群中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古墓,出土文物除了精美的壁画、彩色陶俑外,还有镇墓人面兽、青石墓志等。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工作队队长朱岩石介绍,古墓的主人为元祜,皇族,葬于东魏天平四年(公元537年)。该墓结构非常清晰,主要由斜坡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五...
7月15日,保加利亚考古学家在保首都索非亚以东约280公里处的一个村庄展示一个色雷斯人的面具。 7月14日,考古学家们在当地发现了一座公元前4世纪的色雷斯人墓地,发掘出一批精美的文物。保加利亚被认为是古色雷斯文明的中心,考古学家近年在该国发现了大量色雷斯文明遗址和珍贵文物。
昨日,继忠县中坝遗址全面完成发掘之后,三峡工程重庆库区又一抢救性遗址———忠县半边街遗址圆满完成田野发掘工作,共发掘近300座战国墓,出土文物总量近1万件。 记者从北京大学三峡库区文物考古队了解到,忠县半边街遗址位于该县县城长江边上一块台地上,和该县著名的中坝遗址相连。从1994年起,该考古队就展开了对半边街遗址的发掘工作。至今为止,该遗址发掘出房址、灰坑、墓葬、灰沟、窑、灶等遗迹,发掘总面积达...
30多座家族墓室,年代从汉跨越明代,是谁拥有如此庞大的家业和兴旺的人丁?昨(15)日,记者赶赴双流县华阳镇河池社区工地,一处巨型家族墓群,数量之多,修葺墓室的雕花青砖精美之至,不仅令本土考古专家震撼,更吸引了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法国女博士前来考察。 经过考古工作者数十天的清理,墓群西南角的墓室已初露真容,30多座大大小小的墓室一一重见天日。据考古专家介绍,本次出土的墓室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墓群,其中包...
本报讯 近日,芦山县城郊某工地在施工时,无意发现了一片西汉古墓群。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已展开抢救性发掘。 发现古墓群的地点位于芦阳镇先锋村,为某制衣厂的施工工地。本月13日和14日,记者前往查看,但由于现场已被封锁,未能一探究竟。 据了解,10日,工地挖掘机挖出了4座汉代古墓,但古墓此前已受自然或人为因素影响成为残墓。12日上午,挖掘机挖出了一个青铜罐和一些铜钱,专家认定,此处应为西汉古墓群。原...
曾被媒体广泛关注的南京卡子门工地“近十座六朝墓被毁”事件终于有了结果,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经过5天考古勘探,确认该地区没有六朝家族墓地,已知的两处遗迹,分别为六朝和清代晚期之后墓葬。 据主持考古勘探的考古部副主任祁海宁介绍,施工现场只有3000平方米的山坡是地层土,可能有古墓。但根据考古经验,此处存在六朝墓群的可能性不大,理由是古代一般选择山的东面或南面下葬,取通风朝阳之势...
近日,新郑市文物局勘探队在龙湖镇柏树刘村郑州大华公司服装市场一期工程考古时发现了一个唐代平民古墓葬群。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新郑市文物局共同对这个墓葬进行勘探,初步探明共有古墓葬6座。据专家介绍,所挖掘古墓结构均为土洞墓,构造基本相似,墓内有单棺或双棺,并有陶罐、瓷瓶、瓷罐、瓷碗及唐代标识铜币等多种陪葬物品,从墓葬的形式、规模以及所陪葬物品,可初步断定,这批古墓为唐代墓群,墓主人属平民阶层。这...
陕西省靖边县杨桥畔镇发现特大汉代古墓群,考古部门初步发现古墓群占地面积达4平方公里,中太银铁路所经区域范围内初步探明30多座古墓,抢救发掘两座就挖出8组件青铜器、24组件陶器。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中太银铁路第三项目部置文物部门的停工通知于不顾,强行野蛮施工,到昨日下午至少有7座古墓遭不同程度破坏。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地一家狄氏家族20多户居民认为古墓群的主人就是他们狄氏家族的“先人...
“像不像人样,看看张家骧。”这是一句宁波老话,但可见宁波人对这位100多年前“郎官”的评价。 前些天,因为一场大雨,位于鄞州龙观乡大路村的张家骧墓葬被“曝光”。文保专家称,虽然墓内可能没有什么宝贝,但占地3.5亩的墓葬却堪称宁波之最,对研究明清时期浙东丧葬习俗文化,有一定历史价值。 墓主是清代两个皇帝的老师 最早发现墓葬...
近日,市文物工作队在为燧皇陵做文物保护范围时发现了两处明代墓葬,7月6日,这两处墓葬发掘完毕。据悉,其中一处墓葬是明代嘉靖年间兵部车驾司郎中朱南川之墓,是商丘目前已发掘的明代墓中级别最高的墓葬,另一处为朱南川的族人墓葬,是目前发掘的最完整的墓葬。 7月6日上午,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两处墓葬位于阏伯台与燧皇陵之间,距阏伯台的直线距离有500米左右,距燧皇陵一二十米。其中一处为三人合葬墓,一处为两人...
位于越秀区东环路和环市东路交界处的某工地,近日发掘出南朝古墓,可能还不止一座!考古专家表示,这证明早在1000多年前的南朝时期,当时属于广州远郊的环市路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踪迹,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 墓内尸体已不复存在 据参与古墓发掘的现场人员介绍,最新发现的一座南朝古墓位于工地东北角。记者现场看到,已经清理出来的几段墓壁是由红黄色古砖砌成,裸露在距离地表约1米左右位置。由于历次建筑的破坏,墓壁只...
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环市东路、东环路附近极有可能存在古墓群!近日,考古工作人员在环市东路与东环路交接口一工地发现一南朝古墓。据专家勘测,该工地极有可能还存在3~4处古墓,而这些古墓或与目前尚未发现的更多古墓形成一个大的古墓群。 记者在靠近环市东路位置的工地北段现场看到,已经清理出来的几段墓壁是由红黄色古砖砌起,裸露在距离地表约1米左右位置。由于历次建筑的破坏,墓壁已多处受损,所以只留下断断续续的几...
湖北日报消息(记者胡弋、通讯员肖木森)3日,随州擂鼓墩古墓群保护规划通过省文物部门及专家评审。这意味着擂鼓墩古墓群保护步入法制化轨道,对打造随州乃至湖北这一文化品牌具有积极作用。 擂鼓墩古墓群是中国东周时期墓群,位于距随州市区2公里的擂鼓墩一带。1978年至1983年湖北省博物馆等单位曾3次进行发掘。1978年发掘一号墓(即曾侯乙墓),发掘出包括曾侯乙编钟在内的大量珍贵文物,已探出墓葬100余座...
华龙网讯(晚报记者李心成/文毕克/摄) 渝(重庆)隆(四川隆昌)路永(川)荣(昌)施工路段,在施工过程中竟挖出17座古墓。昨日,市文物考古所工作人员现场勘探后,初步认定是一个明代古墓群。 家住永川的李晓宁前日从荣昌回永川,在经过永川双石镇五龙桥村15组渝隆路永荣施工路段时,发现一土坡上裸露出一排由均匀厚石板砌成的墓室。李当即下车查看,惊讶地发现,这些墓室石壁上不但雕刻有精美图案,上面还有石龛,以...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