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历时二年多考古发掘,考古学家在郑州西郊东赵遗址揭露出“叠套”在一起的大、中、小三座古代城址,为探寻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新材料和视角。 三座古城分别为新砦期、二里头文化时期及东周时期。 东赵遗址延续使用时间长达2000多年,保存着从龙山文化到东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文化序列完整,尤其是新砦期、二里头文化一期准确地层关系和丰富遗物的发现,对重新认识郑州夏商周时期的...
昨日,荆州中学新校址夏家台墓地考古发现一座保存完好的战国楚墓。墓室呈长方形,整个棺椁呈黑色,外形完整,用麻绳捆扎,麻绳脉络清晰。 荆州博物馆考古领队田勇介绍,棺椁正上方,考古人员发现4条鱼和一只动物后肢,鱼肉虽然腐化,但仍清晰可辨。棺椁一头是一件做工精美的皮质铠甲,各部件完好无缺,包裹铠甲所用红色丝绸颜色鲜艳。 田勇说,考古人员计划把整个棺椁起运到荆州博物馆进行保存研究。夏家台考古...
12月22日消息,据媒体报道,德国考古学家在墨西哥坎佩切湾乌克苏尔古玛雅皇宫地下大约1.5米,发现了一座年代可追溯到8世纪的古墓。在墓葬内,他们还发现了一具有着1300年历史的玛雅王子遗骸以及大量陪葬品,遗骸已经变成化石。据研究人员估计,这位古玛雅王子去世时的年龄在20到25岁之间。他平躺在墓葬内,双臂交叉。 在古玛雅王子墓葬内发现的一个陶瓷杯 这个墓葬的年代可追溯到卡拉克穆尔的影...
“网闻”回放 近日,一则有关“‘东方庞贝’深埋水下330多年后重见天日”的消息热传,消息称:2014年12月19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专家、学者会聚江苏淮安盱眙县,因洪水肆虐而被深埋水下330多年的“东方庞贝”泗州城,经过3年多的考古发掘,已被确定古城遗址范围,一大批珍贵的文物重见天日。 日前,记者联系了南京博物院相关人员,其给出的答复是:的确有文物考古专家在江苏省盱眙县泗州城...
陕西考古研究院通报,在以往考古发掘的基础上,考古人员今年对陕北清涧辛庄遗址发现的一组大型殷商建筑群进行了全面发掘,发现其外形壮观罕见。在建筑群附近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与建筑相关的古代先民居住区。 陕北清涧辛庄遗址位于陕西清涧县辛庄村东的梁峁上,地处无定河支流川口河的上游,总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面貌以商代晚期遗存为主。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成的联合考古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经过三年...
圆锥形陶支脚 圆柱形陶支脚 蘑菇形陶支脚 壳丘头遗址位于福建省平潭县平原镇南垄村东北的一处山麓坡地上,东南距平潭县城约15公里,是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址面积4000多平方米。平潭是福建东部的一个县,由福建第一大岛——海坛岛及其他126个小岛组成,地形以海积平原为主,低丘遍布、地势平缓,与台湾岛隔海相望,也是我国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壳丘头遗址即位于海坛岛之西北部,海拔高...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等五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经过多年考古发掘研究,发现并确认了甘肃省甘谷县毛家坪遗址是2700多年前秦国设立的古冀县县治所在,这一发现对研究中国郡县制起源有重要意义。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王辉介绍,《史记》记载,公元前688年,秦武公征伐冀地的西戎部族,战胜后设立了冀县,这是秦国最早设立的县,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之一。“据文献记载,冀...
日前,“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及系列讲座在北京大学举行,集中展示了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十年来的研究成果。 就秦人起源问题而言,学界长期存在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秦人起源于东夷,另一种则认为秦人起源于西戎。从2004年起,由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博物馆、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五家单位组成的早期秦文化课题组开始了对早期秦文化的探索。早期秦文...
昨日,记者从龙游县博物馆获悉,该馆在早前的一次考古抢救性发掘中,在一座商代土墩墓内,发现了一批龙游考古发现的最早最古老的瓷器——原始瓷(如图)。这一发现对研究龙游先秦时期姑蔑文化增添了极为珍贵的考古资料。 10月8日,博物馆工作人员在龙游城东嘉溢鑫城开发区域内,发现了20多座古墓,并对埋藏较浅和毁坏严重的6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发掘。这6座古墓年代从商代至汉、六朝和隋唐,其中的一座为商...
12月8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考古学家在英国剑桥郡沼泽中发现数百个保存完好的青铜器时代人工制品,从而进一步揭晓青铜器时代人类的每日生活状况。 考古学家在英国剑桥郡沼泽中发现数百个保存完好的青铜器时代人工制品 考古学家称,这是迄今英国境内在一处考古遗址发现最多的古代人工制品,可以洞悉该地区3000多年前青铜器时代人类的生活。同时,发现青铜器时代居民曾以一碗荨麻炖汤为食。 由于这...
近日,在北京隆重开幕的“秦与戎——秦文化与西戎文化十年考古成果展”上,一件新发掘并首次展出的春秋中期铜戈引发关注。铜戈上“秦公作子车用”的铭文,印证了文献记载中著名的“历史公案”。 “公元前621年,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去世,殉葬人数达177人,包括3位子车氏的大臣。当时秦人作诗哀叹,这就是著名的《诗经·黄鸟》篇。这段‘三良从死’的历史公案在《左传》《史记》等文献中均有记载。”北京大学考古...
尽管“南海ⅰ号”首阶段考古发掘并非以发掘文物为主,但在清理表层淤泥中仍然采集了大量文物,其中不少文物为首次发现,在国内也十分少见。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了大量文物,有关文物专家也进行了分析。 雕漆漆盘 “今年以来发现的雕漆漆盘是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南海i号”考古队领队刘成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记者看到,这件漆盘是木胚、呈黑褐色,直径大约30厘米,大体完好,盘沿有破损...
祥云县大波那村发现的战国墓葬群考古现场。 昨日,中国社科院将祥云县大波那村考古发现的大规模战国墓葬群,列入2014年度国内6大考古发现。 该考古活动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闵锐领队主持,大理白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和祥云县文物管理所参与,自今年7月开始发掘。据悉,该墓葬群规格高,葬式独特,根据出土器物初步分析,遗址与墓葬年代大致在战国至西汉。此次考古发现为研究云南洱海区域青铜时代文化提...
据媒体报道,英国考古学家在剑桥附近发现了一处相当罕见的“床葬”坟墓,其中有一具7世纪青少年的骨骸与十字架、小刀和玻璃珠包等物品,融合了异教墓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令考古学者“兴奋不已”。 “床葬”遗迹中的逝者头颅及陪葬的黄金十字架 考古学家在剑桥附近偶然发现了一具7世纪青少年的骨骸,这具骨骸和1个黄金镶石榴石十字架、1把铁制小刀、1个玻璃珠包一起被埋葬在床内。专家表示这种坟墓相当罕见,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