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记者昨天从市文物局了解到,考古工作人员近日在茶陵县人民医院的工地,至少发现了6座明清土坑墓,其中一座墓葬顶部有多层瓷器,目前已发掘出200多件瓷盏及瓷碟,另外还发现一明代官吏的墓志铭。 市文物局考古科科长王峰介绍,8月下旬,他们接到茶陵县文物局的反映,在茶陵县人民医院的改扩建工地上,施工人员挖出了一座明清古墓。8月26日,王峰与相关考古人员来到该工地开展发掘工作。 截至9月7日,在该医院的施工...
截至9月7日,在该医院的施工范围内,考工人员至少发现6座明清时期的土坑墓。其中一座墓葬,墓顶是用三合土、瓷盏、瓷碟浇筑的,说明墓主在当时具有一定地位,很可能是一位官吏。目前,200多件瓷器已被清理出来。
9月16日,在茶陵县人民医院住院大楼改扩建工地上挖出了一座古墓,经株洲市考古专家鉴定,这是一座明代的古墓。比较特别的是,这座古墓上面覆盖着3层用三合土、瓷盏、瓷碟子铺砌的封土堆。 记者赶到现场时,见考古人员正在对封土堆上的瓷器进行清理。据介绍,目前残存的瓷器共有3层,第一层有100多个瓷盏、瓷碟。目前正在挖掘的是第二层的瓷器,共有138个瓷盏。考古人员介绍,这种“瓷封土”在古代较为普遍,但现在已...
9月7日下午,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文化员才艺大赛在绍兴举行,我县选送的《乌龟端茶》荣获银兰花奖。 本次大赛分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两大类,表演艺术类包括声乐、舞蹈、杂技魔术等,视觉艺术类包括美术、书法、摄影、传统民间工艺等,共有156个节目参赛,选手们使出浑身解数展示各自的拿手绝活。 老牌非遗节目《乌龟端茶》如今俨然已成为我县一张亮得出来的名片。它已流传160多年,原为婺剧《浪子踢球》里的一段独舞,...
近日,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赴张家口推进“万里茶道”河北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极其重要的以茶叶贸易为主导的国际文化、商贸通道,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万里茶道”誉为连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 “万里茶道”河北张家口段俗称“张库大道”,始于17世纪末,1727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确定了恰克图、库伦、张家口、北京的贸易路线,主要交易毛皮制品,19世纪初,茶叶逐渐成为中...
日前,安徽省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祁门县祁红茶叶有限公司、祁门县傩学会等3家单位被批准为第二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所)” 据悉,这三家省级非遗传习基地(所)特色鲜明:祁门傩学会注重对祁门傩舞的保护研究和传承延续,有着无可取代的文化效益;祁红茶叶有限公司、祁门红茶发展有限公司则致力于对“祁门红茶”这一世界高香名茶的开发利用,既传承传统红茶制作技艺,又积极开发新的制作工艺,同时不断...
在经历了2007年的疯狂之后,新品滞销,量价齐跌,一度成为了影响普洱茶行业发展的桎梏。广大品牌厂商也逐渐明白,只有彻底放弃投资炒作思维,回 归普洱茶品饮本质属性,一切以用户为导向,才有机会在这轮极端低潮中生存下来。8年后的今天,楼市、股市等投资市场持续低迷,人们幡然醒悟,又把目光转向 收储普洱茶。。。 普洱茶价值凸显东莞再现储茶热 日前,央视二套(财经频道)播出了一则关于“普洱茶持续升值,存钱...
对茶汤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茶具颜色对茶汤色泽的衬托。陆羽《茶经》之推崇青瓷,"青则益茶",即青瓷茶具可使茶汤呈绿色(当时茶色偏红)。随着制茶工艺和茶树种植技术的发展,茶的原色在变化,茶具的颜色也随之而变。二是茶具的材料对茶汤滋味和香气的影响,材料除要求坚而耐用外,至少要不损茶质。 中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优美,兼具实用和鉴赏价值,为历代饮茶爱好者所青睐。茶具的使用、保养、鉴赏和收藏...
窑变釉的出现最初是偶然的,人们按一定的配方,制成釉料,施于制品入窑焙烧后,产生了人们意料之外的颜色变化,因此称之为"窑变".早在宋代就已出现了窑变,如"钧红"是钧窑产生的窑变釉。窑变黑釉便是建窑、吉州窑等工匠有意识地烧出的窑变釉产品。窑变黑釉装饰变化多端、自然美妙、耐人寻味。 笔者一藏友收藏的这只金代茶叶末黑釉窑变双系罐,口径20厘米,高29厘米,广口,丰肩,鼓腹,浅圈足,口底相若,颈部双耳对称...
明明只是普通的原木茶几,却被鉴定成天价海黄,然后怂恿茶几主人去拍卖;一枚现代仿造古钱币,被吹嘘成价值数百万……当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时,当事人却遭遇维权难。 羊城晚报记者发现,这类隐藏在艺术品行业内的“陷阱”近年内屡见不鲜,而且不少人深陷其中。有业内人士提醒,这种行为就是钻了法律的空子,收藏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轻易被蒙蔽。 茶几材质鉴定为“海黄” 广州的舒先生委托律师,向广州的一家大型艺术品公...
近日,河北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赴张家口推进“万里茶道”河北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 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极其重要的以茶叶贸易为主导的国际文化、商贸通道。“万里茶道”河北张家口段俗称“张库大道”,始于17世纪末,1727年中俄《恰克图条约》确定了恰克图、库伦、张家口、北京的贸易路线,主要交易毛皮制品,19世纪初,茶叶逐渐成为中蒙俄贸易的主要商品,并逐渐繁荣兴盛,20世纪初走向衰落、中断。这...
唐三彩束腰把杯 唐三彩宝相花杯 唐白釉凤首壶 唐三彩猴鸟纹印花杯 宋黑釉荷口碗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文图片实物为“唐宋茶具特展”展品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亚、西亚和地中海的一条世界贸易的古道。 在我国古代,广义上的“丝绸之路”共有三条:最主要的一条是指自西汉张骞始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达大秦(古罗马帝国),横贯亚洲的陆上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起航...
记者从康县文体局获悉,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考察论证,康县被命名为“中国茶马古道文化之乡”。 茶马古道是中国西部地区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道,历经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是历史上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通道之一。康县自古以来就是西南连接西北的重要通道,在康县境内有窑坪桥、白马关古城、古洞流泓桥等大量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道文化遗存。2009年,康县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望关镇发现“茶马贩通番捷路”碑刻...
8月22日,武夷山市爱心树茶艺中心的小小茶仙女在武夷宫景区向游客献茶。 2015年8月22日,福建武夷山市爱心树茶艺中心的30多位小小茶仙女来到武夷宫景区为中外游人表演武夷茶艺,传播武夷山茶文化。
龙鼎紫砂壶 茶具文化和饮茶习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古代文人雅士平时经常聚集一起,且鼎且缶,以啜以饮,视为可获得无穷的情趣。据汉代《华阳国志》,司马相如《凡将篇》和杨雄的《方言》等书中记录了,武王伐纣时就出现将茶作为贡品,和反映西汉时代买茶、烹茶、饮茶的事,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有"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饮"之语。可见饮茶在古代人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唐代以前,茶器与食器不分。随着饮茶风气更为普及...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