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中国古代的各种色釉,是利用铁、铜、钴、锰的氧化物的呈色作用进行着色。由于一般瓷土和釉料中或多或少带有一些氧化铁,在还原气氛中必然反映出青色来,因此青釉是我国古代最普遍的釉色。但古代白瓷的制作,并不是在釉料中加入一种白色呈色剂,而是选择含铁量较少的瓷土,釉料经过加工,使含铁量降低到最少的程度。在洁白的瓷胎上,施以纯净的透明釉,就能烧制出白度很高的白瓷来。明代的甜白釉是中国白釉品种的佼佼者。甜白釉是指...
即将亮相扬州博物馆的“紫禁城·扬州·大运河——故宫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展”,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昨天,本报披露了参展的部分玉器珍品,让读者大饱眼福。陶瓷器也是该展览的一大亮点,今天,记者再次邀请专家推荐了即将亮相的部分陶瓷类文物。 【故宫珍品瓷器】 宋·哥窑青釉梅花式洗 别具一格的“缺陷美” 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宋代,瓷器,长29.5厘米,宽19.5厘米,高10.50厘米,河南博物院征集。 白釉黑彩蹴鞠图瓷枕为八角形,枕面绘黑彩开光童子蹴鞠图,四壁绘黑彩缠枝花叶纹一周。图中童子头梳双丫辫,上身穿左衽剪领窄袖花衣,下着肥腿长裤,腰系缎带。双臂外张,收藏袖内,上身前躬。左脚着地,右脚抬起,正全神贯注地将球踢起。底部印“张家造”三字。
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 1971年河南省安阳县范粹墓出土 高22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7厘米 侈口,细长颈,鼓腹,浅圈足。通体施微泛淡黄色的白釉,腹之一侧挂翠绿色彩带。釉质细腻明亮,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白瓷器和加彩瓷器。白瓷和加彩瓷的产生,改变了以往的单一色调,为以后的彩瓷产生奠定了基础。
南北朝(公元420-589 年) 高12.1、口径4.5、底径5.3 厘米 1971 年安阳市洪河屯范粹墓出土 早期瓷器多为单色釉,该瓷壶之白釉绿彩装饰,可开唐代三彩釉之先河。
北宋(公元961年——1134年) 河南省汤阴县出土 高34、口径6、腹围65厘米 体略呈橄榄形,腹部饰剔花缠枝牡丹纹,肩部与腹下部刻菊瓣纹。花纹处施白釉,余皆露褐色胎质。所谓剔花,乃是将花纹以外的地子剔掉,使得花纹装饰更为醒目,常见有白釉剔花和酱釉剔花两种。在宋代磁州窑系中,以河南修武当阳峪窑的剔花工艺最为精湛。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4厘米、边长10×10厘米 盘呈正方形,其上纵横各刻19道直线,共计361个交叉点,中央和四角分别刻出天元和角星。盘面及四侧施白釉。这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19道围棋盘。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49厘米 此兽人面兽身,昂首挺胸,项背附戟,面部狰狞,肩部有刻划的花翼。通体施白釉,唯面部间绘黑彩。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73厘米 俑站立于覆莲座上,头戴盔,身着甲,左手似原执兵器。通体施白釉,釉厚处略呈青色,正表明了白瓷源于青瓷的渊源关系。
隋代开皇十五年(公元595年) 1959年河南省安阳县张盛墓出土 高72厘米 俑束发戴冠,双手按剑立于覆莲座上。通体施白釉绘黑彩。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影响深远的白釉黑彩瓷器便滥觞于此。
唐代白釉磨盘式粉盒 巩义博物馆馆藏白釉磨盘式盒(见图),通高6.5厘米,口径9.1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盒为圆柱形,直壁,分盖和底两部分。盖面平,周围缓坡下至边沿,在边沿上有一道弦纹,盖的斜面至边沿有四处两两对称的浅凹陷处。盒底敛口,口至边沿有弦纹,边沿为平沿。除底外其他均施白釉。此盒细腻规整,釉色温润纯净,是典型的巩义窑白瓷代表器物之一。 唐代巩义窑进入鼎盛时期,武则天至玄宗时期生产较兴旺,...
出土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盏 出土金代耀州窑月白釉盏 此月白釉盏造型古朴,釉色纯正,釉面肥腴温润,器表老气自然,时代风格明显,一流品相完整,为开门金代耀州窑制品。 欧阳修有句名言:“道尚取乎返本,理何求于外饰。”这也可视作耀州窑月白釉瓷的典型艺术追求。它们典雅宁静,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虽不沉雄,却极幽远,是具有永恒魅力的艺术典型。 金代耀州月白釉是比较少见的釉色品种,月...
赤翼行九州 白义贯天地 ——宋钧窑月白釉八骏马赏析 赤翼行九州 白义贯天地 ——宋钧窑月白釉八骏马赏析 钧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因所在地禹县古称“钧州”而得名。据考古资料发现,钧瓷的烧造历史始于晚唐,全盛于北宋,遗续于金元,前后长达700余年。产地以禹县“古钧州”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延伸,古有“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云天,客商天下走,日进斗金钱”之说。可见其规模之大...
铃铛杯亦称仰钟杯,磬式杯,流行于明清时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铃铛。明永乐、成化、嘉靖、万历时铃铛杯有白釉、斗彩、青花等品种,著名的有永乐压手杯、成化斗彩高足杯、鸡缸杯等,中早期多见高足杯。 永乐甜白釉是明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尤其是脱胎制作工艺极其复杂,大约需要几十道工序。在纯净洁白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一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