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图为一幅反映墓主人日常生活场景的壁画。 考古人员近日在焦桐高速公路河南省登封市唐庄段发现一座满室彩绘的宋代壁画墓。专家认为,这一墓葬壁画内容丰富,是当时现实生活的写照,其描绘、设色、施彩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准,是中原地区壁画艺术中的精品,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 ■ 返回
.h1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40%; MARGIN: 17pt 0cm 16.5pt; FONT-SIZE: 22pt; FONT-WEIGHT: bold } .h2 { PAGE-BREAK-AFTER: avoid; TEX...
魏敬群《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萧统编著。王献唐是济南近代有名的藏书家,曾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他曾与宋刻《文选》结下一段不解之缘。 1929年8月,山东日照人王献唐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时值“五三”惨案之后,馆舍建筑毁坏严重,藏书、文物受损无算,加之经费奇缺,难以为继。“然此时有最可记述者一事,即在济南办工商银行之马惠阶君,亏欠公款十二万元,无力还归,尽以所藏书籍抵偿归公。”马惠阶名...
本文以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为邵晓峰《中国宋代家具》举行学术沙龙为载体,探讨了此举的当下意义。该书的出版填补了海内外宋代家具研究领域长期以来的空白,批判性地改写了家具史和绘画史中的某些内容,为我国对宋代家具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图文资料,对其他研究者有抛砖引玉之意,并对当代设计有着积极的启示与文化深化作用。此外,该著作严谨的研究精神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春节前,由江苏省收藏家协会与南京市新华书店主办的学术沙...
昨天,瘦西湖东岸宋大城西城墙考古结束。扬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束家平昨天表示,通过此次考古发掘,了解了宋大城西城墙的确切位置与结构,为今后研究宋大城城墙乃至扬州城池的变迁演变,提供了更有力的实物证据。 最近,本报报道了瘦西湖大虹桥东岸工地出现宋大城西城墙的迹象。经过近两个月的考古发掘,这段宋大城西城墙遗址已经呈现在眼前。昨天记者在现场看见,最近发掘的一处宽度为2米的探沟内,高高凸出的黄色夯土很显眼...
3月2日,本报报道了济南舜井街附近,一施工单位擅自施工,挖出一个宋代莲花柱础的事情。2日上午9点多,当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再次赶到现场查看时,却吃惊地发现,莲花柱础一夜之间竟不见了!是谁运走了柱础?考古人员报警后才发现,原来柱础是被施工方拉走了,施工方称是怕丢失才将柱础收藏起来的。 一夜间挖出的宋代柱础竟不见了 2日上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舜井街施工工地,准备和施工方洽谈...
考古人员近日在焦桐高速公路河南省登封市唐庄段发现一座满室彩绘的宋代壁画墓,为研究中国古代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宗教、民俗、音乐与绘画艺术等,提供了生动的图像资料。 这一墓葬形制较小,为仿木结构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门由普柏枋、阑额、上额、门额、门簪、立颊、门砧组成,正面抹白灰泥,其上彩绘着花卉图案。甬道的东西两壁均绘有壁画,甬道顶部可见红、蓝、绿三色单朵卷云图案。 墓室内壁画共...
济南老城区再次发现古代“宝贝”:一件硕大的青石柱础在舜井街北部西侧的一处工地出土,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初步认定为宋代文物。 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这件正方形的青石柱础,上面雕刻有莲花瓣形图案(上图)。考古人员介绍,这是一件覆莲纹石制柱础,经测量边长90厘米、高46厘米,正面中心的圆形,也就是承托木柱的地方,直径56厘米,这种尺寸的柱子比较少见,所以这件柱础应是古代大型建筑的构...
重庆沙区西永镇童善桥村的王大妈昨天在水库旁的工地上站了一下午,前一天她看到有考古人员从半山上挖出黄金簪子等饰品,这里刚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 昨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赶到了位于童善桥村水库旁的一处搅拌站工地,工地旁小山坡上围了不少村民,一辆挖掘机旁已经拉上了警戒线,大家都站在警戒线外看着考古人员工作。“昨天挖了3层棺出来,还有一些簪子,都是金色的。”王大妈和邻居聊着,R...
昨日,广州市考古队在西湾路一工地内发现一座宋代小型土坑墓,墓主横躺其中,骨架保存较为完好,初步分析认定为女性。据悉,南方酸性土壤中很难保存尸骨,这么完整的宋代古尸骨架,在广州考古史上实属罕见。 昨日,新快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座长约2米的土坑墓中,灰白色的尸骨基本完好,保留着头骨和四肢,左侧的肱骨、尺骨、桡骨,还有股骨、胫腓骨,一应俱全。 考古所陈博宇告诉记者,经过考古所人类学相关专家的初步分析...
时报讯 (记者 钱欢青)昨天下午,在舜井街工地,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宋代柱础,另外还发现了一大型建筑的基址。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了这处位于舜井街北段东侧的工地。工地面积很大,在该工地的一角,记者看到了出土的这一石质柱础,该柱础长、宽都是90厘米,高46厘米,柱础上面有一覆莲花纹,覆莲上还有一直径56厘米的圆形凹痕。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该柱础的形制、花纹和风格判断,应该属于宋代。另外...
关键词:屯留宋村金墓 壁画和寓意 杂剧 二十四孝故事 山西屯留宋村金墓是一座砖筑单室“类屋式墓”。墓室坐北朝南,平面接近正方形,攒尖顶。墓室内壁保存有精美的彩绘壁画,并有金太宗天会十三年(1135年)的墨书题记 。这是宋末金初最为重要的墓葬资料之一。 屯留宋村金墓为晋南地区典型的单室“类屋式墓”,墓室东西长2.4、南北宽2.29、高3.65米(图一)。墓葬规模并不大,但砖筑墓室内雕梁画...
记者 崔健 摄 济南老城区再次发现古代“宝贝”:一件硕大的青石柱础在舜井街北部西侧的一处工地出土,市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初步认定为宋代文物。 记者今天在现场看到这件正方形的青石柱础,上面雕刻有莲花瓣形图案(上图)。考古人员介绍,这是一件覆莲纹石制柱础,经测量边长90厘米、高46厘米,正面中心的圆形,也就是承托木柱的地方,直径56厘米,这种尺寸的柱子比较少见,所以这件柱础应是古代大型建筑的...
这把指挥刀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赠给宋哲元将军的。刀长93厘米,刀柄上刻有"张学良赠"的铭文,刀鞘和刀柄上雕刻有花纹,十分精致。 1930年5月,蒋冯阎中原大战后,冯玉祥余部退居晋南地区。负责北方军事善后的张学良将其整编,该部缩编为陆军第3军,下辖3个师,宋哲元任军长,归东北军序列。1931年6月,宋哲元部整编为陆军第29军。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3天,宋哲元即率第29军全体官兵,向全国发出"抗日...
昨日,记者接到报料,广州西湾路一工地内发现一座宋代小型土坑墓,墓主人骨架保存较为完好。记者闻讯赶到工地,只见一具尸骨仰面躺在一座小型土坑墓中,头盖骨等骨骼保存完好。相关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南方酸性土壤中很难保存尸骨,这么完整的宋代古尸骨架在近年来广州考古发掘中很少见到。 现场:初步推断尸骨为宋代女子 在这座长约2米的土坑墓中,墓主人仰身直肢葬于棺内,灰白色的尸骨基本完好,保留着头骨和四肢,尤其是...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