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日前,记者从石景山区了解到,作为模式口文保区修缮改造工程的一部分,位于模式口大街的田义墓及西老爷庙两处文物修缮工作已正式启动。田义墓景区施工期间将暂停对外开放,墓园部分将于7月1日恢复开放,陈列展室将于明年2月4日恢复开放。 田义墓位于模式口大街西侧临街,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保存最完好、规格最高、石刻最精美的明代太监墓,属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5月1日开始,修缮工作正式开始。施工人员介绍...
日前从西藏拉萨市文物工作会议上获悉,为有效提高文物保护工作能力,拉萨市文物局今年计划投入300余万元,在全自治区首次启动RFID智能电子标签及恒温系统建设,这项技术将在小昭寺安装使用,并逐步向全区文物保护单位推广,使西藏文物保护进入智能化时代。 拉萨“三大寺”之一的小昭寺,建于公元7世纪,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有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寺内主要供奉了释迦牟尼8岁等身像,各个殿堂内保存着大...
位于荥阳老城的“魁星楼”等古建筑此前因年久失修受到广泛关注,不久前当地开始了对“魁星楼”的修缮。期间,镶嵌在“魁星楼”正门上方的一块书有“中山纪念塔”的石匾重见天日,据悉,该匾额由民国时任荥阳县长左宗濂所题,而左宗濂便是86版《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扮演者左大玢的父亲。记者了解到,当地文保部门在修缮中,将已经镶嵌在塔基正门上的“中山纪念塔”石匾拆下又重新换上了一块“魁星楼”的石匾,此次更换石匾,也受到...
今年以来,国家文物局先后召开3次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座谈会。国家文物局将针对民间文物收藏存在的瓶颈问题,在加强保护管理、支持合理利用、活跃市场流通、保障合法权益等方面采取积极举措,引导、鼓励民间收藏文物更好发挥作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制订、完善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的政策措施,国家文物局近日在京召开鼓励民间合法收藏文物座谈会,邀请11位各级文物收藏...
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在此间举行的“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开幕式上表示,近年来,我国博物馆每年举办展览3万余个,举办约11万次专题教育活动,参观人数约9亿人次。 刘玉珠说,截至2016年底,全国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4873家,比2015年度增加了181家。全国共有4246家博物馆向社会免费开放,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7.1%,博物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
资料图 5月15日至18日,由河北省文物局主办,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全省文物局长培训班在河北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全省各市及重点县(市)文物(文化)局长等40多人参加培训。15日上午举办开班仪式,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河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戴建兵出席并致辞,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杨瑞出席,河北省文物局机关全体公务员、河北省省直文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开班活动。河北省文...
5月13日,在河北省文物局主办,省非国有博物馆协会筹备委员会承办的公益社会收藏鉴赏咨询活动现场,民众参与热情高涨。本次活动是陶瓷类专场,来自全省各地的近百名收藏爱好者带来200多件藏品,争相让专家“掌眼”。然而经过专家鉴定,这些藏品中有收藏价值的精品数量不多,且近八成为仿品。 俗话说“盛世收藏”,可面对乱花迷眼的收藏市场,收藏爱好者如何练就一双慧眼?政府部门如何规范引导民间收藏?就此,记者走...
日前,2017年余杭区文物知识进校园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由余杭区文广新局联合余杭区教育局、杭州日报品牌策划公司共同举办。 活动首站走进瓶窑镇北湖中心小学,为160多名师生送去了“从文物看余杭先民的衣食住行特展”、“寻访余杭文物 走进先民生活”文化大讲堂,以及《余杭区文物保护法律知识宣传读本》(漫画册)《大运河畔是我家——余杭区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宣传读本》、大运河(余杭段)沿线不可移动文物分...
办博函〔2017〕587号 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以下简称“科研基地”)管理,全面了解科研基地的运行状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实现鼓励先进、淘汰落后、调整布局的管理目标,我局决定开展第一至五批科研基地运行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估组织 本次运行评估由国家文物局组织,中国文物报社(以下称“评...
5月19日,福建省文物局公布了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结果:福建省共普查可移动文物469222件/套(769364件),其中钱币、瓷器、票据、古籍图书、档案文书5个类别数量最多。 当天,福建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在福建博物院举行,本次展览的展品共100件,涉及石器、玉器、青铜、瓷器、金银器等多个门类,不少文物是首次与观众见面。 据了解,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是新...
剖面鱼鳞状结构显示这是“草包泥” 马奔摄 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境内的金坛土墩墓群,是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由于省道265茅庵段的建设,去年底,南京博物院等多家单位对该墓群开展大规模抢救性考古发掘。昨日是世界博物馆日,记者对考古现场进行了一番探访,3000年前江南金坛土墩墓就此揭开神秘面纱。记者了解到,这里一共发掘出8座春秋时期土墩墓,3个六朝墓葬以及2个明清窑址,出土了近千件文物...
5月17至18日,省文物局局长柳河赴绍兴调研文物工作。省文物局综合处处长杜毓英、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李新芳,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助理方向明,绍兴市文物局领导班子等陪同调研。 柳河局长听取了绍兴市文物局班子近年来工作情况的汇报,充分肯定了绍兴文物工作取得的成绩,认为绍兴文物工作有特色、有亮点,并对绍兴文物事业发展提出了六点要求:一要贯彻上级部署。加快出台体现绍兴特色的实施意见,强化政府职能、压...
5月17日,长兴召开2017年度全县文物工作会议。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各乡镇(街道、园区)分管领导及文化站长、77家县级以上文保单位所在村(社区)领导,县博物馆、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县文物监察大队、局相关科室近160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和省市文物工作会议精神,表彰了2016年度全县文物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对2016年度全县文物工作进行了总结,对2017年工作进行...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史实:博物馆讲述难言之事”。宁波帮博物馆推出了“传承宁波帮人文“系列活动,免费发放《宁波人文轶事》读本,讲解海外宁波帮帮宁波的故事。紫林坊艺术馆推出了“碑说鄞州”拓片精品展,通过碑刻拓片来讲述鄞州自己的乡土历史。中国港口博物馆组织了一个展览和一场讲座,即《想象与真实——十九世纪欧洲铜版画中的晚清帝国》特展,和《维多利亚时代初期英国铜版画中的中国形象》讲...
时值法门寺秘色瓷发现30周年、上林湖后司岙窑址入选全国考古10大新发现,故宫博物院联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政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法门寺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临安市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9家机构与单位,汇集187件(组)文物,将于5月23日至7月2日在故宫博物院斋宫举办“秘色重光——秘色瓷的考古大发现与再进宫”特展。 5月22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