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贮贝器是滇国特有的青铜器,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石寨山青铜文化之所以名闻遐迩,与出土许多精美的贮贝器有很大关系。由于都是用来贮存贝币的,所以称为贮贝器。根据器形、图像及制作工艺的差别,大致分为束腰圆筒形、铜鼓形、铜鼓贮贝器和异形贮贝器四类。 束腰圆筒形贮贝器。器身为束腰圆筒形,均有人物或动物雕铸的器盖和三足,主要有:鎏金骑士贮贝器。高50厘米,盖径26厘米。器身上大下小,腰部微束,平底,...
6月27日,上海泓盛2011春季拍卖铜镜专场即将拉开帷幕。本次泓盛春拍推出的“铜镜专场”,本着“尊重专业,服务藏家”的理念,秉承公司过往真挚的服务理念和诚信为本的品牌意识,提供给各位藏家和买家百余面各具时代特色的青铜镜,见战国之灵霸、汉皇之厚重、唐宗盛世之繁华,时代跨度从春秋战国历经两汉、隋唐,到明清两代。此次泓盛2011春季拍卖铜镜专场在选件上苛求...
6月19日,在2011中国国际商务文化节暨第二届中国(南宁)国际时尚博览会的中国元素精品馆内,壮乡广西铜鼓吸引众多观众。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百越民族创造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历史文物,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种文化符号,壮族铜鼓习俗在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安 王蔚华 西安博物院收藏有一批西周青铜器,它们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前辈文物工作者征集的。这是一批珍贵的文物,是研究西周历史的难得的资料。现选9件介绍如下。 上述鼎簋的出土地花园村、马王村、大原村等,均属西安市南郊长安区西周沣镐遗址区。商周时期鼎簋在青铜礼器中为重要礼器,是“明尊卑,别上下”等级制度和权力的标志。西周时期,主人身份级别不同,鼎簋的使用就不同。据记载,在祭祀和宴请时,天子用...
为隆重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绍兴易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属“中国集币在线”中华大铜章俱乐部正式发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章。 据悉,该组纪念章共分黄铜、紫铜、纯银三种材质,共有直径90毫米黄铜大铜章、直径90毫米紫铜大铜章、直径90毫米纯银纪念章、直径180毫米的紫铜大铜章和直径180毫米的5公斤纯银纪念章共5种款式。首批对外发售的为直径90毫米的黄铜大铜章和直径90毫米的紫铜大铜章,它们的发行...
一位参观者仔细欣赏出土陶器。 中新网重庆6月18日电 (孟幻)6月18日是我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重庆市考古所文物库房当天首次面对部分公众开放,两汉时期陶器和发掘自三峡的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吸引众人目光。 据考古所人员介绍,因为新搬处所,考古所的文物库房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只有去年对专家开放过一次,这次活动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库房将首次对公众开放。由于库房面积所限,参观人员...
为进一步做好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管理工作,不断强化文物进出境审核队伍建设,同时协助海关执法人员提高文物鉴定专业能力,国家文物局会同海关总署于2011年6月在西安举办全国铜器类文物鉴定培训班。2011年6月13日上午,培训班开班仪式在西安隆重举行。 此次培训班由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陕西管理处(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具体承办。培训时间为期半月,课程针对古代青铜器鉴定,分课程讲授和现场教学。授课教师均为国...
昨日,记者从黄石市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管委会获悉,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有望在今年启动第二轮考古发掘,一些谜团有望揭开。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首轮考古发掘,于1973年至1979年进行,出土了铜斧、铜锛、木铲、木槌、木辘轳、船形木斗等重要文物。昨日,遗址管委会主任冯海潮称,省文物局拟于今年至2015年,对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展开第二轮考古发掘,目前,此计划已获国家文物局原则同意。
如今“鉴宝”类节目纷纷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吸引了大量受众的眼球,赢得了不俗的收视率,赚取了不少广告费。然而,当一些藏友抱着“祖传宝物”登上荧屏,接受“专家”鉴别和估价,获得认可,得到一纸“鉴定证书”时,却引起了业内人士的不安。虽然持宝人携宝物亮相时,或说“是祖传的”,或表示R...
为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绍兴易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属“中国集币在线”(www.jibi.net)中华大铜章俱乐部正式发行“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章。 据悉,该组纪念章共分黄铜、紫铜、纯银三种材质,共有直径90毫米黄铜大铜章、直径90毫米紫铜大铜章、直径90毫米纯银纪念章、直径180毫米的紫铜大铜章和直径180毫米的5公斤纯银纪念章共5种款式。首批对外发售的为直径90毫米的黄铜大铜章和直径90毫米...
一件战国时期的水壶状器物,竟能分解出26件铜盘和铜盒,且经历数千年仍能保持表面无锈。在河南郑州,文物专家正对一件楚国彩绘铜扁壶进行研究,或将为中国古代青铜冶铸技术提供新发现。6月11日是中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河南省多个博物馆搬出镇馆之宝,向公众讲述国宝背后的故事。上周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首次通过媒体向公众展示了这件楚国文物中的孤品。这件彩绘铜扁壶于2002年...
青铜峡市文物保护志愿者参观108塔(李鹏 摄) 6月10日,宁夏青铜峡市100余名文物保护志愿者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百零八塔前集会进行宣誓,以此迎接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到来。他们的宣誓词是这样的:“我们脚下的土地,人杰地灵;我们身边的河水,源远流长。我自愿成为一名文物保护志愿者,为青铜峡市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尽己所能,自觉参与到保护文物的行动中来,团结身边的人,投身其间。以自己的志愿服务,竭力...
丁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副主任兼金石组组长,硕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理事,中国青铜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考古学会会员,故宫博物院和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 在古代的青铜生活用器中,照面用的铜镜流传深远,多彩多姿,制作也非常讲究。早期的铜镜均作圆形,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钮用于穿带,便于配挂。而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铜镜产生于距今四千多年前的齐家文化时期。 殷商时期的青铜镜较小,镜背有几何纹饰...
读过叶圣陶先生《景泰蓝的制作》的读者,一定对这工艺美术的“四大名旦”之首既亲切又熟悉,那么不妨来北京市珐琅厂举办的“钱氏景泰蓝作品展”感受一番景泰蓝的独特魅力。钱美华是新中国从事景泰蓝专业设计的“第一人”,二十四岁时曾加入导师梁思成、林徽因组织的景泰蓝美术组,抢救濒临失传的景泰蓝工艺,自此与景泰蓝结下了一生之缘。2006年5月23日,80岁高龄的钱美华因景泰蓝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湖南省博物馆和华美协进社中国美术馆(China Institute Gallery)联合主办的“长江沿岸——湖南商周青铜器展”自今年2月1日起在纽约正式开放,展出4个月以来引起了美国公众的强烈反响。 2011年6月3日,极具国际影响力的美国《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在“艺术评论”(Art in View)版...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