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五彩的历史传承 五彩瓷器自元代创烧以来,到明清时期有了长足的发展,是明清时期重要的彩瓷品种。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 大明五彩是从唐三彩和宋代红绿彩演变过来的。到成化朝,五彩很流行,均与青花结合,以青花勾轮廓线,再在...
方桌,俗称八仙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常见。但是,我们常见的方桌,材质往往以红木、荔枝木、菠萝蜜木等居多,而以黄花梨为原料的,在国内还是较为少见的。据资料显示,在家具用材中,海南黄花梨木被成为“木中黄金”,是我国海南岛独有的的一种木材,也需要数百年才能形成,树种非常稀缺。海南黄花梨木是木材中的骄子,它的色彩柔和、纹理美丽、质感如玉,还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儿。海南黄花梨木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古典自然的历史气...
2月4日,省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了新绛县绛州州署遗址考古新发现,在现存的州署大堂前面区域,出土了大量唐、宋、金、元、明清时期的碗、盘、盆、罐等近20种日常生活用器,囊括了全国南北地区大部分名窑产品。 根据文献记载,自初唐在此设立绛州总管府,后历代州署皆在原址沿袭使用。考古新发现绛州州署遗址共分唐、宋、金、元、明清五个文化层,除唐代地层没有发掘外,其余每一层位都出土有大量碗、盘、碟、勺、茶盏、...
记者4日从辽宁省考古研究所获悉,该所已完成位于辽宁省丹东市的江沿台堡遗址发掘和科考工作,城门及其瓮城完整呈现。 江沿台堡为明万里长城“九边之首”—辽东镇长城东部的第一座堡城,是明代辽东长城军事防御的重要部分,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隶属当时的险山参将管辖。 据考古人员介绍,该遗址为当地水利部门兴修水库时发现,在对城址全面细致勘探后,于2014年3月开始抢救性发掘,目前已基本结束。 ...
近日,在江苏镇江丹徒区上党镇专营景观石的丁长献先生,在收购景观石时发现一座基本完好的石马,便主动联系了市文博部门,经专家鉴定为明代墓道前石马,这座石马保存基本完好,刻工细致,栩栩如生,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丁长献先生毅然决定无偿将石马捐赠市焦山碑刻博物馆收藏,并帮助用吊车运送至焦山碑林。
2月5日,“皇城珍宝东莞藏——东莞市博物馆藏故宫调拨文物展”将在东莞市博物馆展出,展期将持续到4月19日。 据介绍,展览展出的故宫调拨文物共有93套、108件,主要分陶瓷、玉器和杂项三类。陶瓷以清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官窑器为主,分别有青花、粉彩、斗彩、单色釉等,其中一件清嘉庆青花八仙过海碗,造型典雅,青花发色浓艳,画工精细,釉面润洁,为官窑中的上乘之作。调拨的杂项文物中,分为珐琅、玻璃器、...
明初,书家以"三宋"--宋克、宋璲、宋广和"二沈"--沈度、沈粲兄弟最为著称。"三宋"中,宋克章草为明人之冠,影响亦最大,代表作有《急就章》、《孙过庭书谱》、《唐宋人诗卷》;而宋璲的篆书、宋广的章草,亦秀出群伦。"二沈"中,沈度楷书为最工,被明太宗誉为"我朝王羲之",行书亦流美脱俗。沈粲则工行草,下笔力度不凡。此外解缙的楷书、草书,李东阳的篆书、行草,均颇可观。 明中期,祝允明、文征明、王...
电视剧《宫锁心玉》的热播,使观众对宫女这个群体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这里稍微简单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皇帝在宫廷里蓄养许多女子,这些女子为皇帝、皇后以及嫔妃们服务,称为“宫女”。 明朝宫女九千 西汉初期宫廷里的宫女只有十几人。汉武帝时,宫女有千人。汉桓帝时,宫女五六千人。晋武帝时,宫女上万人。南朝宋文帝时,宫女数万人。南朝齐东昏侯的宫女也有上万人。拥有宫女最多的皇帝是唐玄宗,开元、天宝年...
山西明清古村因300万吨煤被拆。视频截图 山西泽州县半坡古村因煤矿开采被损毁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当地官方2日晚召集多部门开会直至次日清晨。记者3日从泽州县官方获悉,此事的情况说明已上交上级部门核准,由于事发已过去近10年,相关调查核实工作正在进行。 据媒体报道称,被认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晋城市泽州县半坡古村,被当地政府以煤矿开采为由,将全村近200户居民进行强制搬迁,并以复垦的名义将多处古宅拆...
利欲熏心:一切为挖煤让路 不惜拆了明清古村 山西晋城市泽州县的半坡古村,全村有明清时期的院落古宅多达六七十处。2007年,该村被认定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就在同年,当地政府以煤矿开采为由,将全村的近200户居民进行了强制搬迁。又以复垦的名义将这里的古宅强制拆除。 村民不愿拆迁 竟遭“打砸抢烧” 半坡古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由罕见的青石砌成,异常珍贵!但现如今古宅大部分被拆毁...
被毁的半坡古村 被毁的半坡古村 山西晋城市泽州县的半坡古村,全村有明清时期的院落古宅多达六七十处。2007年,该村被认定为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就在同年,当地政府以煤矿开采为由,将全村的近200户居民进行了强制搬迁。又以复垦的名义将这里的古宅强制拆除。 半坡古村多为明清时期所建,由罕见的青石砌成,异常珍贵!但现如今古宅大部分被拆毁,面目全非。村民认为:这是天地不容的事情!于是,他们到处奔...
全国各地博物馆作为最主要的收藏机构,汇集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中最为完备的收藏序列和典藏精品。对于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许多读者都希望能够一睹风采、一探究竟。本报从今天开始推出“镇馆之宝”栏目,展示全国各大博物馆最有价值的藏品,用现代人的视角,去感受“镇馆之宝”的震撼力量,探寻其历史根源和历史传承,展现“镇馆之宝”在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和它给现代生活带来的改变,让观众通过文物,完成一次历史与现代...
虚谷,本姓朱,名怀仁,生于1823年(清道光三年),卒于1896年,安徽歙县人,后侨居扬州。他年三十,即辞去清军参将军衔,遁入空门,潜心在艺海中探索。出家后生活清贫,靠卖画为生,并经常去上海小住。《海上墨林》载道:“来沪时流连辄数月,求画者云集,倦即行。”虚谷当时的生活及艺术上的名望由此略见一斑。虚谷对待生活的态度不流俗,虽是僧人,却不茹素,不礼佛号,不拜菩萨;虽是出家人,却时常与俗家人住在一起。...
明清官窑白瓷的装饰 白瓷色泽相对单一,装饰手法不太复杂。从现有明清官窑白瓷制品看,该类器物的主要装饰方式可以分为贴金与描金、印刻花以及镂空等方式。 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出土了明初贴金白釉瓷,该装饰手法在当时的青花、单色釉器物上也曾出现过。只是因为金箔不太牢固,容易脱落,所以类似的贴金箔制品数量有限。到了清初康熙时期,金饰方式出现改进,御窑厂开始使用胶类与金粉调和,再用毛笔描绘的装饰手法...
1995年8月,在城市建设改造中,南京明皇宫遗址内玉带河西侧一口古井中出土不少明初白瓷残片,造型主要有盏、杯、盘、爵、梅瓶等,制作风格在元与永乐之间,被学者断为洪武制品。根据这些资料,可以判断早在洪武时期,御窑厂白瓷已经大量制作,并广泛用于祭祀、赏赐以及日常使用中。由于明初御窑厂早期制瓷种类不多,色彩相对单一,因此白釉瓷大量制作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已经具备相当成熟的制瓷技术,使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