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陕西省文保专家日前成功修复了一批从甘肃张家川战国墓地出土的珍贵文物,主要包括以金、银、铜、玛瑙等为材质的饰品等。这批文物2006年出土于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内,鉴于陕西省与德国文保专家合作曾成功修复了唐代李倕冠饰,因此2010年这批文物被送往陕西省进行修复保护。由于年代久远,这批饰品出土时大部分已经腐烂,因此文保人员决定采用整体打包、实验室内清理的修复方法。 省考古研究院文保室黄晓娟:...
遗址临河岸非法采砂留下的水坑 被挖断的明长城墙体 8月5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泰县明长城索桥堡段墙体被发现遭人为破坏,索桥堡遗址本体和环境分别遭到破坏,长城烽火台七座墩被铲挖等数起案件引起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国家文物局派督察组赶赴景泰现场进行查处。8月26日记者从景泰县委宣传部获悉,该案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重点督办案件后,省文物局、白银市和景泰县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案件侦破和文物...
22日,甘肃宕昌县委宣传部对外披露,该县向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申报“年代最久的古藏文苯教典籍—《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和“保留遗址原貌最多的红军街道—宕昌县哈达铺红军街”两个项目,现已审核通过,并得到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中国之最)权威认证。 据了解,《甘肃宕昌藏族家藏古藏文苯教文献》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最古老的大型苯教典籍。典籍共31函,547卷,主要分藏于宕昌县城关镇、新城子...
甘肃省文物局局长马玉萍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甘肃现有1.8万余处不可移动文物中,拥有专业管护机构的文物点仅有50多家,其它多处于业余文保员“看护”阶段。丝路沿线一些可看性比较强的将优先对外开放,以引导全民参与保护。 大量未建立专业管护机构的野外文物点,多依靠聘用当地文保意识较强的一些民众担任业余文保员。“一个月去那里转一次”,“如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向文物部门报告”。马玉萍解释说,即使省级...
长城是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应得到悉心保护。然而,最近发生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遭破坏,索桥堡遗址本体和环境分别遭到破坏,索桥长城墙体被挖开了数个豁口,长城烽火台七座墩被铲挖。国家文物局接到报告后,火速派督察组赶赴现场进行查处。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长城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保护工作仍然不尽如人意,一刻都不能松懈。 破坏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
吴砦东城门 三岔镇,又叫做吴砦城,位于天水市麦积区东境的渭河峡谷地带,在西秦岭余脉野鹤山北麓下的台地上,扼陕甘川三省之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此地历史上曾是渭水峡道上东到长安、西达陇西、南下汉中的三岔路口,因而又被称作三岔。而吴砦之名则始于南宋爱国将领吴吴阶兄弟在此安营抗金的历史故事。 三岔之名被官方所常用,是因为清朝乾隆年间,曾在这里设立过“秦州直隶州三岔分州”,即三岔厅,为县一级行政单位。...
被严重破坏的七座墩烽火台,铲痕清晰可见 长城是我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本应得到悉心保护。然而,最近发生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长城遭破坏,索桥堡遗址本体和环境分别遭到破坏,索桥长城墙体被挖开了数个豁口,长城烽火台七座墩被铲挖。国家文物局接到报告后,火速派督察组赶赴现场进行查处。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长城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保护工作仍然不尽如人意,一刻都不能松...
昨日,在甘肃瓜州县锁阳城遗址周边,一套完整的古代灌溉水利系统出土,其中疏浚工程、拦水坝、干渠、支渠等仍然清晰可见。 11日在瓜州县举行的锁阳城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锁阳城遗址周边的古代农业灌溉系统,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汉唐水利遗迹。瓜州县文物局局长李宏伟说,这一古代农田灌溉系统在锁阳城遗址方圆2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且被完好保存着。 考古发现,锁阳城一带的古代农...
“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城址,在国内的遗存非常少,在地底下有几十公分都是非常珍贵了,而甘肃金昌三角城遗址最高处离地面有4米,很多专家曾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金昌市金川区文物管理所所长侯运广指着身后耸起的土城墙说。 “出土器物精美而独特,内涵文化因素丰富而复杂”的三角城遗址位于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三角城村,是距今2500年至3000年西北少数民族修建的聚落城堡及墓葬区,占地面积约430万平方米,主...
产生于5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马家窑文化,是研究史前文明的重要阵地之一。目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负责的马家窑遗址田野考古第二期发掘工作正有序开展。 此次发掘的马家窑遗址位于临洮县洮阳镇马家窑村瓦家坪社,发掘现场在两处不同的台地上,共开挖探方20个,现已完成晚期堆积的清理,进入到早期文化层。 记者在发掘现场看到,探方的纵剖面上可以清晰分辨出现代耕种层、近代...
然被薄薄的细沙所覆盖,但是疏浚工程、拦水坝、干渠、支渠等仍然清晰可见,在甘肃瓜州县锁阳城遗址周边,一套完整的古代灌溉水利系统的面纱被揭开。 11日在瓜州县举行的锁阳城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锁阳城遗址周边的古代农业灌溉系统,是目前中国国内保存最为完好的汉唐水利遗迹。 考古发现,这一古代农业灌溉系统保存于锁阳城遗址方圆20公里的范围内,主要包括疏浚工程、拦水坝、干...
昨日,在甘肃瓜州县锁阳城遗址周边,一套完整的古代灌溉水利系统出土,其中疏浚工程、拦水坝、干渠、支渠等仍然清晰可见。 11日在瓜州县举行的锁阳城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锁阳城遗址周边的古代农业灌溉系统,是目前国内保存完好的汉唐水利遗迹。瓜州县文物局局长李宏伟说,这一古代农田灌溉系统在锁阳城遗址方圆2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且被完好保存着。 考古发现,锁阳城一带的古代农...
8月1日至2日,来自中国、美国、瑞典、日本等国的80多名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召开的“齐家文化与华夏文明国际研讨会”。这是齐家文化自1924年发现以来的91年间首次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齐家文化再一次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 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广河发现齐家坪遗址并被命名齐家文化,随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齐家坪遗址出土了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铜镜,被誉为...
7月16日,来自玛曲大水金矿、合作早子沟金矿的一批典型岩矿石标本运抵甘肃地质博物馆。本批标本的顺利入库,将填补我省典型矿床不同成矿体系、不同成矿部位、不同成因类型岩矿石实物地质资料典藏和研究的空白。 据介绍,本次收录的标本共169块,是我省典型矿床岩矿石标本抢救性采集项目的阶段成果。筛选和采集的典型矿床岩矿石标本包括与成矿作用密切相关的含矿围岩、蚀变岩、主要矿石类型等,每块标本采集点位记录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