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昭仁殿“天禄琳琅”为清宫善本图书藏书处 在我国古代,图书分类是一种专门的学问。春秋时代,分类的思想已被用于图书管理方面。鲁国官府的藏书,已有“御书”(送给鲁君看的书)和“礼书”(礼仪之书)之别。图书分类法是排列图书、组织目录、指导阅读的有效工具。按照图书的内容和性质进行分类,历史上曾采用过多种方法。 六分法:西汉刘向、刘歆在受命整理朝廷藏书的工作中创始的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分类...
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现场 2014年9月9日,正值国家图书馆建馆105周年。在那一天,依托于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将正式开馆,并面向个人读者开放。这座集典籍收藏、展示、研究、保护、服务、公共教育、文化传承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将带领观众穿越历史,近距离地感受那些珍贵文献的魅力。 建在图书馆中的博物馆 在中国,宋代司马光主持编写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题跋:古代题跋常包括:①对书籍内容的介绍和版刻时代、版刻特点等的记载、说明。②对图书情况和个人得书情况的记载。③对有关本书其它情况的记载。 藏书印:一般分为官印和私人藏书印。官印主要包括国家中央机构藏书章;地方政府的印信和封建王朝君主的内府藏书章。而私人藏书章则包括:名号印、堂号印、记事印、鉴定印等。 批校:一书印成流传后,有人常把阅读此书的见解、校语等写在书上。尤其是一些...
书名叶:是在封皮之后题有书名的一页,有的书名叶除书名外还署有编者、刊刻者和藏板处,以及刊刻时间,这就解决了版本的问题。 牌记:指在书的卷末、序文与目录后面,或书名页后面刻印的图记,是出版人对一书出版事项的记载。也标明了版本。牌记的形式也不尽相同,有的进行了艺术加工,刻成钟形、炉形、爵形,也有无边框而随行书写,但多数画有长方形边框。 序跋:刻版印刷后,刻书者多写刻序,说明本书...
一 谈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往往自诩历史悠久,文化昌明。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冠冕堂皇,颇能振奋民族的自尊心。不过,历史越悠久,文化越发达,对于想认识传统文化的人来说,事实上却反而是越难承担的历史包袱。大家试想想,中国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语言文字已经多所差异,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更是迭经变革,对于现代人来说,想要了解这千百年以前的历史文化,真是谈何容易!特别是被奉为经典宝库的古典文学和古代...
古籍是古人遗留下来的文字记录,这些文字记录的内容必须符合事实,并须有明确的时代和作者等,事实上这些基本要求常常不能满足,这样的问题是整理古籍者会时常遇到的。远在战国时期,这个问题就受到重视了。如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简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武成》是《尚书》中的一篇,记武王伐纣事,孟子认为其文写得过于夸张,不可尽信...
我国正在迈步走向现代化,经济上学习西方的长处,思想文化上既要学习西方的长处,也要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些已深深地渗透到现在每个人的身上而更多的则保存在中国的古籍之中,需要我们去开发,去研究,去分辨,去继承。而这一切,又都需要有人做前期工作:整理古籍。 中国的古籍是世界上数量最多、内容也最丰富的。但它存在着许多不便于今人利用的问题:如许多善本书珍藏在国内外的图书...
国家典籍博物馆于2012年7月经中央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国家图书馆加挂牌子成立,国家图书馆同时成为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首展的“国家图书馆馆藏精品大展”由金石拓片、敦煌遗书、善本古籍、舆图、名家手稿、西文善本、样式雷图档、中国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和中国古代典籍简史等九个展览组成,展品800余件,很多都是国宝。 从7月27日起,走进国家图书馆总馆,你就会看到最新改造的国家典籍博物馆的展厅,这里...
目前国内发现的《本草纲目》达102种版本,霍列五藏有3个版本的《本草纲目》,年份最早的一个版本为上海集成图书公司藏版戊申年(1908年)五月重印。 《黄帝内经素问》是霍列五医学藏书中年份最久远的古籍。 霍列五医学藏书《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成为治疗急性热病的重要参考著作。 霍列五医学藏书《拔萃良方》为清同治乙丑年刻本。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对传承民族文化根脉的古籍非常陌生。...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国是世界上产生书籍最早的国家之一。纵观横看古籍的发展史,尤其是目前存量众多的明清古籍,无论是印刷术还是装帧形式,乃至纸张等,堪称一绝。 但是,这些不可再生的珍贵古籍,久经了风风雨雨岁月的考验,遭受了多少次无情的天灾人祸的劫难,加上管理不善而惨遭虫蛀鼠咬,潮湿霉变或板结似砖……严重的残破古籍千洞百孔,纸散字碎,无法翻阅,似同死囚一样,丧失了古为今用的价值。 ...
一、与宣德五彩有关的历史文献 1.明万历年间(1591年),瑞南道人高濂着书《遵生八笺》中的相关论述: (1) 又若坐墩之美,如漏空花纹,填以五色,华若云锦。有以五彩实填,绚艳恍目。 (2) 宣窑五彩,深厚堆垛,故不甚佳,而成窑五彩,用色浅淡,颇有画意。 2.明万历朝(1597年),地理学家王世性着书《广志绎》中的相关论述: 宣德五彩,堆...
◆何为古籍善本 目前所说的古籍善本,主要包括刻本、墨迹本、碑帖、印谱、信札以及其他文献。刻本是使用雕版技术印制的书籍,其顶峰期的宋元刻本在流通市场上已廖廖无几,继而由明清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引领风潮;墨迹本为文人稿本、手抄本等,一般存世量稀少,且多为孤本;碑帖、印谱、信札、文人墨迹等,是近年来古籍拍场上重要的品种,其中明清名家或现当代名人信札尤受欢迎。 ◆古籍善本收藏原则 ...
目前,根据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通知》统一部署,西泠印社启动可移动文物的普查工作。 西泠印社作为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的学术团体,自1904年创立初始至今已延续了百年之久。百余年中,社员的捐赠和印社的征集,已沉淀了为数可观的文物藏品,此外,西泠印社现有古籍1157部共计3500册,需要录入...
古籍善本虽说具有极高的投资收藏价值,但在前些年,在拍卖市场上并不是很吃香,关注其行情的人也不多,价格上涨也比较缓慢。从2010年春拍开始,古籍善本收藏突然强势爆发,其拍卖行情也猛地火了起来,不仅拍卖专场增多,且成交金额也明显提高。一些上档次的精品类善本,价格上升更快,尤其以宋版书价格为最贵。其实早在明朝时期,便已有“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宋版书的价值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如存世孤本———南宋的《锦绣...
古籍善本的保存是收藏中的一门学问,在保存期间要注重防潮、防虫、防水等。 收藏古籍善本,藏家要定期翻翻书,让纸张也“透一下气”。特别潮湿的日子,尽量避免打开书柜,古代的纸张一般都是用竹纸或绵纸,并用石灰水打纸浆,造出来的纸吸水性强,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霉。 同时,每年要“晒书”两次。天气干燥,吹西北风时,要打开柜子,让空气流通一下。秋天和冬天最好把古籍善本拿出来“晒”,但不能...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