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历经7年多,《清敕修大藏经》文物保护项目完工,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官刻汉文大藏经木质经版补齐、修复。修复后原版刷印了80部《清敕修大藏经》,其中一部于1月17日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收藏。 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集,简称为藏经,也称一切经,有多个版本。中国刻印佛教经典全藏始于北宋开宝年间,继之,历朝纷纷效仿。《清敕修大藏经》,又称《乾隆大藏经》或《龙藏》,是我国古代最后一部官刻汉文佛藏,始制于清雍...
1月18日,中国台湾收藏家王水衷先生文物藏品捐赠仪式在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崇明学宫学海堂举行。 由王水衷收藏并捐赠的文物包括民国时期的印章4枚及铁皮印盒1只。4枚印章分别为:“崇明县政府印”篆文黄铜印章,重952克,章面6.5×6.5厘米,正方形,厚1.8厘米,背面右侧阴刻“崇明县政府印”,左侧阴刻“印铸局造”,印柄圆柱形,长8.6厘米,直径2.3厘米;“崇明县政府”木质印章,朱文楷书,竖...
2017年1月18日,上海崇明博物馆接受了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一只铁皮印盒的捐赠。这些文物原系台湾地区收藏家王水衷先生收藏,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辗转漂泊,重回崇明,入藏崇明博物馆,弥补了基本陈列“崇明岛史与古船”相关部分展品的缺失,而且为崇明现代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材料。 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一只铁皮印盒 2017年1月18日,上海崇明博物馆入藏4枚民国时期的印章以及...
1月17日,“原版刷印《清敕修大藏经》捐赠仪式”在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举行。 《清敕修大藏经》即《清御制龙藏经》,是中国古代最后一部官刻汉文佛藏,共分正藏和续藏两类。内容不仅包括佛教经典,还收录了元、明、清历代高僧大德的章疏、论著、语录、史传和目录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天文、地理、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献和艺术价值。乾隆三年(1738年)竣工,雕成经版79036块,以《千字...
1月9日,在印度索拉普尔,中国国内专家展示经她们修复的挽词原作。新华社记者 毕晓洋 摄 印度孟买大学季羡林研究中心1月10日举行仪式,为已修复完成的由毛泽东手书、悼念援华印度大夫柯棣华的挽词原作揭幕。 这一挽词原作日前在柯棣华家乡马哈拉施特拉邦索拉普尔完成修复工作。挽词原作宽82厘米,高172厘米,写于1942年12月29日。挽词写道:“印度友人柯棣华大夫远道来华,援助抗日,在延安华北...
3D打印出的“文物”。董辉摄 鎏金铜虎镇是极具扬州地方特色的一件珍贵文物,昨天,扬州博物馆内居然多了一件鎏金铜虎镇的“孪生兄弟”。原来,这个“孪生兄弟”是运用全新3D打印技术制作而成。为了配合展览,扬州技师学院特别研发了文物3D打印机,市民可以亲自来博物馆,体验文物3D打印,让文物“活起来”。 新奇,8小时就可原比例复制珍贵文物 在扬州博物馆一楼临展厅里,3D打印互动区引起了记者...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6﹞17号文件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政发﹝2016﹞3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岛市文物工作,2016年12月22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16﹞38号)。 《实施意见》整体四大部分,包括指导思想、工作任务、进一步明...
《毛主席诗词浪淘沙·北戴河》专题印(部分) 陈尧廷(1903—1968),一署尧亭,号琴痴,斋号十二古琴人家。陈尧廷世居旧府学之侧,即今碑林之西府学巷。陈家累世经商,至陈尧廷时,家财已然丰裕,其父在西安经营洋表行。陈尧廷自幼习书法、篆刻,弱冠之后复攻绘画、诗词;精音律,喜收藏,因家藏上好古琴十二床,故自号“十二古琴人家”。所藏历代文物佛像、碑刻、古砚、唐三彩、善本书、旧拓碑帖等,多为稀世珍品...
印度奎隆港口遗址出土中国瓷器残片 印度奎隆港口遗址出土开元通宝 近日,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与印度喀拉拉邦历史研究委员会(Kerala Council for Historical Research)正式收到印度国家考古局(Archaeology Survey of India)批复,获得了2017年度印度喀拉拉邦奎隆港口遗址(Kollam Port Site)考古发掘项目资质。...
青州个展、全球巡展、写生采风、园林山水画的不断思考和创新、作品被国内外机构收藏、诸多媒体相继报道……这是著名画家于亨执着和努力探索所留下的2016艺术印迹。 2016落下帷幕,迎来了人们充满期待的2017年!我们回忆画家于亨的过去,也记录他的现在,更着眼他的未来。今天,我们以时间为基点,踏寻画家于亨2016前行的脚步,展示一个从“多元”中丰富“传统”,从“传统”中孕育“新生”的艺术文化。 ...
宏伟壮观的南印度寺庙(海交馆 供图) 3日,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简称“海交馆”)举行《精“庙”绝伦——印度与斯里兰卡印度教寺庙考察专题汇报》,主讲人王丽明代表她所在的“泉州元代印度教寺的复原研究”课题调研组作专题汇报。汇报中指出,泉州出土的印度教石刻风格与南印度寺庙石刻非常相似,又糅合了一些本土文化特色;汇报中还对泉州出土的“莲花上的女神”、“金翅鸟”石刻进行了解读和研判;同时,对调研...
我国木刻版画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咸通九年(868)刻的《金刚经》扉页画《说法图》,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幅版画。至明末(十七世纪)开始出现水印套色版画,如《十竹斋笺谱》,此时水印版画艺术,已达到了精工巧丽、渐臻成熟的水平。 水印版画是套色版画,而套色版画又分水印套色和油印套色两种。由于色彩丰富了版画的语言艺术和表现手段,所以套色版画以其瑰丽多姿的色彩,而特别引人喜爱。除...
“巍率善氐佰长”印(见图)是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陕西周原上的南庄村一古墓。印为铜质,正方形,驼钮。边长2.2厘米,通钮高2.5厘米。驼呈蹲卧状,腹下有穿孔,孔内套以梯形活动钮环,环高3.3厘米,上宽2.2厘米,下宽1.5厘米,当为便于佩带之用。印面阴刻篆书“巍率善氐佰长”六字。从该印形制及印文篆刻风格看,可断为三国曹魏时期,由魏国皇帝赐给归附于他的氐人下级头目(佰长)的官印。 “巍”指曹魏。...
文物保发〔2016〕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局(文化厅): 为加强文物保护工程管理,规范文物保护工程检查工作,我局制定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检查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现予印发,并就做好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工程检查是加强文物保护工程事中监管的重要手段。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应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按照《办法》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辖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