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月印和尚之《古香盈爵图》(见图),纸本,纵131厘米,横44厘米,图拓爵杯一只,爵杯内画菊花数朵。图上除题有“古香盈爵”四字外,另有题跋五处: 昔过佛堂山,曾饮月公酒。忽忽经十年,西湖重握手。更怀莲上人,邗江无恙否。同治丁卯十月薄游杭州返,新安旧友月上人出所画嘱题书此,并怀莲公也。□椒杨沂孙书。钤白文杨沂孙印。 月印禅师旧藏一商爵,曾手拓其形嘱海宁僧六舟画折枝数,事乱后并器失之。同治丁...
清康熙周尚均制吴国祯夫妇自用田黄印章 印章的收藏自古有之,而在清末及民国时期,印章的收藏更是形成一种热潮,一些具有影响力的藏家辈出,其中就有丁辅之、张鲁庵、华笃安、高络园、葛书徵等印章收藏大家,以及近代钱君匋等人。 近年,随着印章拍卖的兴起,名家篆刻、印章逐渐为藏家所关注,市场行情也在不断攀升。然而多年来名家篆刻、印章在拍卖市场中因为藏品鉴定、征集等各方面原因,一直是零星地依附于文玩杂...
图1 图2 玺印是中国文物中的重要分支,中国古玺自古以来包容丰富,内涵极为复杂,几乎涉及到社会每一方面的物质文化遗产,玺印的产生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因此其用途也极为广泛。在先秦古籍中曾多次出现“玺”和“玺节”的记载。《周礼·地官·掌节》有“货贿用玺节”的记载。郑玄注解为“玺节者,今之印章也”。 永昌元年宁阳县契:印系黄铜质(图1),正方形,长宽各6.6厘米,...
考古所、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系统、北京大学等近30位考古专家参加纪念《辉县发掘报告》出版60周年学术座谈会。科学出版社供图>12月22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学会、河南省文物系统、北京大学等近30位考古专家参加纪念《辉县发掘报告》出版60周年学术座谈会。 被学界公认为新中国田野考古“第一号报告”的《辉县发掘报告》22日在北京重印出版,以纪念这一考古学经典文献出版60周...
12月20日,544件域外古印亮相浙江杭州西泠印社美术馆,这是全国首次对世界范围内古代印章的探索和展示,为“图形印与非汉子系统印章”研究开疆拓土。 印章是印记的通称,古代中国有称“玺”或“章”,中国金石家对中国古玺起源与发展的研究来源已久,而对于起源于中亚具有八千年历史的域外高古印章,却鲜有涉足。 “对于传统中国印人而言,域外印章的探赜是件新奇事,而这仅仅是开始,不是终结。”在当日的在...
近日,甘肃省文物局印发了《甘肃省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对文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王三运书记林铎省长关于文物工作的批示和全国、甘肃省文物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甘肃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紧密围绕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融入...
昨天,由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平湖玺印篆刻博物馆主办的“新出新莽封泥专题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近百枚新莽封泥精品首次公之于世,精彩亮相,现场多位印学及文字学专家学者对此做了主题性发言,并与观众互动交流。 封泥是什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比较陌生,但是,在印学界它却是非常重要的历史痕迹。封泥是印章按于泥上作为实物和木制牍函封缄的凭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指盖有古代印章的干...
为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十三五”时期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12月8日,科学技术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了《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科技创新计划》)。 ...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 号) 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近日,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旨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和拓...
12月8日,“且饮墨渖一升——吴昌硕的篆刻与当代印人的创作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合作主办,将书印展览与文人雅集融为一体,展示了吴昌硕的篆刻艺术成就。 展览通过展出吴昌硕代表印作“且饮墨渖一升”原印石、吴昌硕篆刻系谱、吴昌硕印谱及后世研究吴昌硕的资料等,展现了吴昌硕的篆刻艺术成就与影响;同时还展示了后世印人师法吴...
文物博函(2016)194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物局(文化厅)、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17号)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共同编...
江南冬日,细雨清洗过后的葛岭,松柏青翠。 12月4日,第三个国家宪法日,杭州北山路84号大院内,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开馆仪式在此举行。 这是我国第一家以宪法为主题的陈列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在这里起草。这部宪法奠定了新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杭州在中国宪法史上有这么浓墨重彩的一笔”“‘西湖稿’...
11月28日—12月1日,中国古陶瓷学会2016年年会暨印纹硬陶学术研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举行。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台湾、香港及其它省市区的考古所、博物馆、高校等数十家国内外文博科研机构的近16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由中国古陶瓷学会、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萧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
12月1日,江西省德安县文物部门近日在该县高塘乡高塘村发现一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经初步勘察发现,地表下即为遗址文化层,最深处为2.5米。目前,考古人员正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据德安县博物馆考古人员介绍,文物专家在该遗址发现了一些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的印纹陶片、鬲腿等器具残片。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德安县博物馆正在进行探方发掘,通过探方对该遗址进行分析,了解土层结构,寻找古人类...
位于萧山进化镇的国家级文保单位茅湾里窑址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印纹陶片,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印纹陶。 印纹硬陶和原始瓷一样都是瓷器的鼻祖吗?印纹硬陶作为中国陶瓷史上独特的一枝奇葩,对中国瓷器的出现产生了怎样巨大的影响? 跨湖桥遗址出土的印纹陶与后期印纹硬陶之间是否有传承关系? 昨日,来自国内外的150多位古陶瓷专家和学者,汇聚中国瓷器发源地之一——萧山,参加印纹硬陶学...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