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期陆续上演的重庆秋季艺术品拍卖中,除老牌的淳辉阁、嘉华等拍卖公司外,一批新晋成立的拍卖企业涌入市场。在这些企业背后, 则是来自地产、金融、餐饮、食品等行业的资金,以及带来的新客户。市场估计,重庆今年的艺术品拍卖成交额有望同比增长50%以上,突破6000万元。本周,我们采访了鼎天、华生园等几家新成立的拍卖企业。 我们在大礼堂三峡古玩城见到重庆鼎天拍卖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王鸿一时,他正在和同事整理11...
自然博物馆展品遭遇“黑手”!昨天,重庆时报记者从重庆自然博物馆获悉,自11月9日正式开馆以来,7天时间里已经有15件展品被人为损坏。为此,自然博物馆委托重庆时报呼吁市民,博物馆长期免费开放,请市民带着孩子文明参观,不要随意触碰展品。 马门溪龙、非洲狮…… “挂彩”的标本不少 合川马门溪龙尾巴掉了 昨天下午,记者赶到自然博物馆时,正好赶上工作人员把合川马门溪龙尾巴上的骨骼固定完毕,之前已经断...
刚刚过去的周末,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涌入了5万多人次的游客,这是可“喜”之处,因为有那么多人爱逛博物馆。然而“忧”也不少,恐龙厅里体积最大的马门溪龙尾椎骨被折断了,动物星球展厅里非洲狮标本的狮毛被拔了……今(17)日,记者从重庆自然博物馆了解到,过去的一周,自然博物馆新馆多个展品遭遇“黑手”。 自然博物馆逢周一闭馆,昨天,博物馆工作人员很忙,忙着给馆内的展品疗伤。据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刚刚过去...
11月9日,有着85年历史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燕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市政府副市长谭家玲,市政协副主席谢小军以及重庆市北碚区和有关市级部门、文博单位、学生代表、社区居民代表参加了开馆活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开放,不仅将提升重庆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必将成为提升全市科普教育的新阵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彰显文化强市...
1.巫山县大水田遗址 位于巫山县曲尺乡伍柏村3社,地处长江左岸的缓坡台地上,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5′14.7″,北纬 31°02′21.6″,海拔高程162——169米。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保护2014年度工作,3——9月,我院对该遗址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共完成发掘面积1300平方米,发现大溪文化、商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早期、六朝、唐宋遗迹470余座,其中墓葬258座、灰坑211座...
杨家坝遗址发掘 杨家坝遗址为三峡水库消落区考古发掘项目,该遗址位于武隆县羊角镇石床村河边小组,地处乌江右岸的二级台地上。5月至6月,我院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500平方米,文化堆积的时代以宋代为主,清理有灰沟、灰坑、红烧土面等遗迹,其中的红烧土面是本次发现的较为特殊的遗迹现象,发掘区域内均揭露出这层红烧土面,整个红烧土面较为平整,厚约10厘米,表面有较多的凹窝,疑似为锄痕遗迹...
11月8日,王琦美术博物馆开馆庆典仪式暨“世纪刻痕”王琦美术博物馆馆藏展在重庆市隆重举行。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谭家玲,中共渝中区委书记唐英瑜,渝中区人民政府区长扈万泰,中共重庆市委宣传副部长张洪斌,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任汪俊,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王超,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谢小凡,四川美术学院院长、重庆美术馆执行馆长庞茂琨,渝中区人大常...
图为自然博物馆你内的精美展品吸引市民拍照留念。周毅摄 图为自然博物馆开馆,吸引众多市民前往看“稀奇”。周毅摄 图为自然博物馆开馆,馆内展品吸引市民拍照留念。周毅 摄 11月9日,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8000余件展品免费向公众开放。占地3万平方米的展厅内,沧龙、上游永川龙、中国最大的中华鲟标本及有着20万年历史的巴氏熊猫一一亮相,吸引市民目光。据悉,新馆内共有展品8000余件,涵盖动物...
11月9日,位于北碚区的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市领导燕平、沈金强、谭家玲、谢小军出席开馆活动。 重庆自然博物馆新馆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十大公共文化设施之一,占地面积216亩,现有展品8000余件,分为地球奥秘、恐龙世界等6个展厅。该馆旨在运用声、光、电和多媒体技术,通过“主题单元式”、“生态场景式”、“分类序列式”等表现手法,让市民在了解地球演变、生命进化史、自然发展史...
11月8日,嘉宾为王琦美术博物馆开馆揭幕。 周衡义 摄 图为王琦版画代表作《晚归》。 周衡义 摄 目前唯一健在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参与者王琦将毕生大多数作品和重要收藏捐赠给重庆,由8日在重庆开馆的王琦美术博物馆一一陈列展示。 上世纪三十年代,酷爱版画艺术的鲁迅先生倡导发起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鲁迅先生周围聚集了一批青年木刻家,以木刻作为“匕首和投枪”,...
【摘要】在重庆近些年的城市更新中,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信息在城市更新中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或流失,无视城市特色的开发改变了城市的整体空间环境与形态,改变了城市的空间肌理,阻断了城市的文化。在城市更新中保护建筑文化遗产已经急不可待。 【关键词】城市更新;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3PYGL22 《经营管理者》2015年25期
南滨路弹子石谦泰巷142号的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已经锁上大门大半年了。这栋中西合璧的建筑已有113年历史,见证了重庆开埠以来的百年变迁,也曾被当做酒吧而为广大重庆人熟知。 重庆时报记者昨日从南岸区文物管理所获悉,已经关闭了4年的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将于本月中下旬由施工单位进场正式启动修复,预计在4个月后完工。明年春天,位于南滨路上的这处重庆国保单位,就将以全新形象现身市民面前,成为重庆人旅游休闲的好...
记者30日从重庆渝中区委宣传部获悉,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江全泰号”发生火灾,幸无人员伤亡。该建筑见证了重庆的开埠,是长江岸边典型商号和旅馆。 重庆渝中区委宣传部通报称,29日凌晨2:30分左右,位于渝中区白象街142号的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建筑“江全泰号”发生火灾。渝中区消防中队2:41分接警后即赴现场处置,至4点明火基本被扑灭。该建筑为砖木结构,D级危房。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 参与救援的消防人...
施工人员正在动手拆除建筑 “南岸南滨路玄坛庙附近原址文物建筑被拆,令人心痛。”近日,有网友报料称,重庆南滨路上有一栋黄色老建筑正在施工,怀疑是文物被拆,引起不少网友关注。事情真是这样吗?今(26)日,南岸区文物管理所通过华龙网独家回应,被拆的黄色建筑不是文物,是一栋老房子。 网友晒图:南滨路上一黄色建筑被拆 疑似文物 近日,@摄影家王正坤的一条微博引起网友关注。微博称,南岸区南滨路玄坛庙附近...
10月19日,“大足与敦煌对话”文化论坛在世界文化遗产地重庆大足举行。本次论坛由《半月谈》杂志社主办,新华社重庆分社、大足石刻研究院承办。论坛为期半天,邀请了大足区与敦煌市两地相关领导和国内敦煌学、大足学以及遗产保护等领域专家学者十余名展开讨论与交流。 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一带一路”视野下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与利用,并推动大足与敦煌两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促进大足学学科建设与研...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