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今日,位于西湖文化广场A区的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和B区的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开馆,并于29日起面向公众正式开放。 位于建筑楼群最东边A区的浙江省科技馆新馆共设有104个展项、300多件展品,约有1/3为国内首创的展项。馆内一至五层及醒目的球形建筑为开放区,球体内是“宇宙探索馆”,除有一个沉浸式球幕影院外,还是一座现代化的天文台;此外,馆内的4D影院已准备好播映。 位于建筑楼群...
7月12日零时许,北京自然博物馆“恐龙公园”的20多顶帐篷里传来阵阵轻微的鼾声。正在酣睡的不是恐龙,而是参加11日博物馆奇妙夜活动的孩子和家长。在恐龙脚下睡觉是奇妙夜的最后一个环节,兴奋的孩子一直到午夜时分才进入梦乡。 回答问题妙趣横生 11日晚7点,奇妙夜的第一项活动——展厅探索一开始就引爆了孩子的激情。 “ 第一只恐龙化石是哪里...
二十六日,耗资七点一亿元人民币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新馆,在上海市中心静安雕塑公园内奠基。这意味着历史悠久的上海自然博物馆旧馆,最快将于两年内走入历史。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收藏史长达一百四十一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自然博物馆。其地址曾经是华商纱布交易公司,这座六层的英国古典风格建筑,堪称上海的历史文化地标。博物馆拥有各类标本二十六万件,其中一百八十四件标本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包括中国独有的马门溪龙骨架、...
暑假将至,从7月1日起北京自然博物馆将安排系列科学实践活动。 聆听科普讲座 据了解,北京自然博物馆近期将继续组织馆内动物、植物、古生物、分子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研究人员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结合馆内展览,于每周三下午两点在馆内探索角为少年儿童开展讲座,其中7月1日和8日将分别由副研究员殷学波、李竹讲解《丰富多彩的维生素》、《昆虫的微观结构》。 夜探博物馆 7月11日18时30分至12日早上7时...
6月12日下午,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之一的 “浙江的恐龙蛋化石”专题讲座,在浙江自然博物馆老馆举行,副馆长、研究馆员金幸生博士担任主讲,来自杭州市区的博物馆志愿者、古生物爱好者及有关专业人员到场听讲。 恐龙蛋化石是极为珍贵的古生物化石,最早发现于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白垩纪地层中。它的发现和研究,对于揭示生活在距今大约2.35亿年至6500...
5月26日晚,在教工路浙江自然博物馆呆了12年的大鲸鲨标本,由警车开道护送开始了它进馆以来的第一次“旅行”,乔迁至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新馆。 这具大鲸鲨标本长12米,重10吨以上,是国内同类标本中最大且保存最完整的。鉴于它的珍贵性,为确保搬迁不受损坏,专业人员从上午开始对其全身进行了包装,外裹厚厚的白色包装纸,架在一个带有轮子的特制钢架车上。由于博物馆的门太小,鲸鲨出不去,...
2009年的5月18日是第33个“国际博物馆日”,重庆自然博物馆在解放碑大都会广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普活动,20余件史前动物化石被安放在商场内与市民近距离接触.这场“走进大都会·与远古生物对话”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达到了普及科学知识、加强环保教育的目的。 此次共展出的26件展品大部分为国家级珍品,完整性高且十分稀有,包括恐龙化石骨架5...
万年猛犸象的头和腿被保存在零下15℃的环境中 4月27日,两头冰封了万年的猛犸象真身首度亮相北京自然博物馆,它们因气候变暖而突然浮出地面,这也是猛犸象真身第一次在大陆地区展出。 4月27日,《冰封万年巨兽——猛犸象展》迎来首批媒体记者观众,这两头猛犸象均来自俄罗斯联邦萨哈共和国。猛犸象又称“长毛象”,其生存在冰河世纪,在极地附近的冰原上觅食与生活,皮肤外面披着厚厚的长毛...
北京自然博物馆标本新家“升级”完成了,20余万件标本将从即日起陆续迁入。入库前,每件标本都将拥有一张电子身份证,这意味着今后观众参观时有调看标本的特殊需求,可以实现“立等可取”。 ●库房面积增加1700平方米 “经过两年多的改造,2300平方米的库房扩充至地上四层和地下两层,面积增加了1700平方米。其中地上标本库主要用于姿态标本的...
2月3日下午,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在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省政府副秘书长冯波声,省办公厅副主任陈广胜,省建设厅厅长张苗根,省文化厅厅长杨建新,省交通投资集团董事长陈继松等省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专程赴杭州西湖文化广场工程建设现场调研,察看了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展示布展情况,对新馆目前筹建状况作了充分肯定。 吕省长在听取了西湖文化广场建设情况汇报后强调,西湖文化广...
近日,浙江自然博物馆赵丽君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李淳博士等合作,在国际权威杂志古脊椎动物学报《VERTEBRATA PALASIATICA 》2008年第3期上发表论文称,在我国云南东北部中三叠世地层中发现了一件完整的楯齿龙类化石。该标本不仅是我国目前最古老和最完整的豆齿龙化石,也代表了该类群中一个全新的属种。命名为“康氏雕甲龟龙”的标本的发现对于研究楯...
建在法兰克福市的森根堡自然博物馆是德国最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一流博物馆之一。 1763年,以德国著名的医生和大慈善家森根堡先生的遗产建立了森根堡基金会,用来促进科学的发展。1815年,德国最伟大的诗人和文学家歌德回他的出生地法兰克福探访时参观了森根堡基金会并首先提出创建森根堡自然协会的倡议。1817年11月22日,法兰克福的17位自由公民自发地组成了民间性的森根堡自然研究协会,靠...
浙江自然博物馆我馆副馆长金幸生研究员与美国、日本科学家合作,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古脊椎动物杂志《Journal Vertebrate Paleontology》2008年第二期上发表论文《中国浙江天台白垩纪盆地第一窝原生态乌龟蛋化石》,确认浙江天台发现的一窝蛋化石为原生态保存的乌龟蛋化石,这是迄今正式发表的世界上第一窝原生态乌龟蛋化石。 这窝乌龟蛋化石共有27枚,蛋近圆形,直径大约34—52mm,...
今天,北京自然博物馆将在闭馆3个月后重新迎接观众的到来,同时一批最贴近大自然的“绿色”展品集体亮相。 据介绍,作为首批免费博物馆名单中的一员,观众只需提前预约即可免费参观这里的展览。 记者了解到,自然博物馆预约情况“火爆”,预约人群分布均匀。自博工作人员表示,随着暑期临近,来自博参观的学生观众将大幅增加,而自博每日预约限额为3000名,因此观众须...
近日,浙江自然博物馆副馆长金幸生研究员等专业人员与中国地质科学院、日本福井县立恐龙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合作,在国际权威杂志地质学报英文版《ACTA GEOLOGICA SINACA》(SCI) 2007年第三期上发表论文,认为2000年在丽水市联城镇白前村发掘的恐龙化石为恐龙家族的新属新种,并定名为丽水浙江龙——Zhejiangosaurus lishuiensis。 2000年春,丽水文物部门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