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去年年底,柯桥区平水镇兰若寺水库旁发现一座古墓,考古人员随即开展抢救性发掘(晚报2016年12月2日曾作报道)。墓地内是否有文物?墓主是谁?“考古现场已露出墓地全貌,年代已确定为南宋。”时隔一年后,关注该古墓挖掘的附近村民张先生再次联系本报记者。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该古墓考古现场——柯桥区平水镇东桃村兰若寺水库旁的青龙山,只见入口已用围栏围住,竖有“施工现场,请勿入内”的牌子。张先生带领记者...
诸暨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是古越文化发祥地之一。所属的27个镇乡街道,无一不蕴含着历史留下的痕迹。 据倪杨氏族谱记载,次坞镇沈坞村的大片山地早期是倪杨氏先祖的安息之地,司法参军杨钦、朝散大夫杨舜臣、中山王杨贤;千十三公派的共祖:承事郎杨克彦、永宁县令杨宾,均安息于此。 日前,倪杨氏后裔对位于次坞镇沈坞村的倪杨氏千十一派第五世祖舜臣公南宋墓进行了保护性发...
一是宋代钧窑鼓钉洗的外部都有阴刻的从“一”至“十”的汉写数目字,可以说是无一例外;而雍正朝的仿品上却没有。 二是宋代钧窑鼓钉三足洗和雍正仿品的外底都有一周环状的支钉痕,说明雍正朝仿制时注意到了这方面,但雍正仿品内支钉痕排列较紧密,而宋钧窑器上的较稀疏。如雍正仿钧窑鼓钉三足洗的外底环列三十个支钉痕,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底刻“一”字的宋代钧窑鼓钉三足洗的外底只环列十九个支钉痕。 ...
高明克家族墓群出土的涂朱陶俑。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收藏的一幅《溪山雪境图》,被赞誉为“北宋妙品第一”。它出自我国著名山水画家高克明之笔。近日,成都龙泉的一片墓地中,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这名山西画家的墓葬。 高明克的墓葬藏于高氏家族14座墓葬中,于今年8月至11月期间,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清理而出。结合出土文字材料,考古人员得知,高氏后裔本是山东渤海人,北宋时居于山西,后在南...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中,收藏的一幅《溪山雪境图》,曾赞誉为“北宋妙品第一”。它出自我国著名山水画家高克明之笔。近日,成都龙泉的一片墓地中,考古人员意外发现了这名山西画家的墓葬。 墓地全景图 高明克的墓葬藏于高氏家族14座墓葬中,于今年8月至11月期间,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清理而出。结合出土文字材料,考古人员得知,高氏后裔本是山东渤海人,北宋时居于山西,后在南宋初年,...
成套的宋代仕女妆奁、颜色鲜艳的三彩俑、精致的玻璃发簪……12月12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发现基本未被盗扰的宋代官宦家族墓群,出土近500件珍贵的随葬器物。 据现场考古发掘领队龚扬民介绍,今年8月25日,龙泉驿区城镇化项目土地整理过程中发现这批砖室墓,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会同龙泉驿区文管所于8月28日正式开始对宋墓群进行抢救性发掘,至11月下旬,发掘工作基本完成,共...
一是釉质的差异。宋代官窑器釉质肥厚,酥光宝晕,有玉质感。釉下气泡颗粒大而明亮,并累叠密集,如史料“聚沫攒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黄等色为多。雍正仿宋官窑器釉层较薄,釉下气泡小而疏,釉表多数均透明光亮而欠润泽。釉色以豆青、灰蓝、月白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二是纹片的差异。宋代官窑器的纹片有大小开片两种,大开片纹痕长而粗壮,有的纹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经线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样...
宋代三彩俑 高氏宋墓群发掘现场。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供图高氏宋墓群发掘现场。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供图 北宋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高克明,其绘画成就曾被宋高宗写诗点赞。他的画作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等各大博物馆收藏。这位出生在今山西新绛的画家,近日却被发现离世后迁葬于成都龙泉驿区大面街道。12月12日,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公布大面洪河村宋墓群发掘成果:根据墓志等记载,显示这里的1...
发掘现场 时下热播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北宋天才少年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让不少观众对北宋山水画惊叹不已。大山大水、气势雄浑的画风,也将中国山水画推向了高峰。与王希孟同处一个时代的高克明,同样能够拿出《溪山雪意图》这样的佳作。这位生卒年不详的画家,墓葬被考古人员在成都找到。 今年8月25日,成都龙泉驿区大面镇洪河村的一处工地上,施工人员挥舞着双臂,示意机械设备停下来。地面上已...
出土漆盒 今年8月25日,龙泉驿区大面镇洪河村的一处工地上,施工人员挥舞着双臂,机械设备停了下来。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坑洞,拨开泥土,两件彩色陶俑出现在人们眼前,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联合龙泉驿区文管所组织专业队伍赶往现场,确认这里存在宋代墓葬群。 一直到11月下旬,14座砖室墓陆续清理出来。大量墓志、墓碣的出土,让墓主人身份变得明朗。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墓主人为渤海高氏后裔。北宋时期居于山...
书画进入市场虽在魏晋间已见诸于史书,然而真正初具规模却是在宋代。 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度繁荣时期,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民间绘画各自形成体系,同时又相互影响,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宋代商业的发展也大大超越了前代,大小城镇兴旺发达,纸币出现并被广泛使用,海外贸易盛况空前。基于这种社会状况,宋代的艺术市场发展起来。 谁来画? 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和民间绘画是其书画创作的三大主体,...
2017年12月3日下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视察嘉兴子城遗址考古工地,并就后续考古工作和遗址公园建设作出重要指示。 宋新潮副局长参观了嘉兴子城谯楼、民国绥靖司令部营房及甬道、仪门、大堂和城墙等考古发掘遗迹,听取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郑嘉励对考古发掘情况的介绍,详细了解嘉兴子城遗址考古发掘及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情况,并与陪同人员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视察结束后,宋新潮副局长作出重...
宋代及其以后的铜镜往往不被藏家重视,原因大致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铜镜无论是从材质、纹饰和艺术风格等方面确实已经无法和汉唐铜镜同日而语了。但是,笔者认为,宋代铜镜虽然有无法弥补的历史缺憾,设若从历史文物价值、社会经济文化研究等方面考量,仍应该占有一席之地。下面,结合自身收藏感悟,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仅供方家批评指正。 一、铜镜多仿造。宋代崇尚复古,铜镜多仿造汉代日月镜、昭明镜、画像镜和隋唐秦王...
村民介绍泗州佛 石狮市蚶江镇石湖村发现一尊石佛,日前,经文史专家考证,该石佛是宋元时期雕刻的泗州佛,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传石佛由海中打捞出来 石佛呈双膝盘坐式,高约80厘米,面部轮廓清晰。发现地点距林銮渡不远。 石湖村卢进治女士介绍,这尊石佛据说是两百多年前从海里打捞出来的,以前在村里的“境主庙”祀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境主庙”遭破坏后流落民间,前些年,村民们在原“境...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