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春节期间,湖南省长沙县公安局一举摧毁一个在长沙县、浏阳市和望城区等多个县市疯狂盗窃私人陵墓的特大盗墓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破获盗墓案件十余起。 2012年以来,长沙县黄花镇、果园镇和高桥镇等多地发生私人陵墓被盗案件,给死者家属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伤害和物质损失。经调查走访,一个多人盗墓团伙逐渐浮出水面。2013年2月2日18时左右,专案民警在浏阳市沙市镇一饭店内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并现场...
蟒蛇洞在禹王碑北面的一个幽谷中。蟒蛇洞在西晋以前叫“抱黄洞”。相传宋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有个叫张抱黄的道士,在岩下修炼,丹成升仙而去,“抱黄洞”由此而来。据传张道士升仙后,洞被蟒蛇盘踞,故有蟒蛇洞之名 蟒蛇洞之成为名胜,出自一个神奇的故事。据说蟒蛇经过千年修炼,每年7月15日都要出洞为害。它从洞中吐舌为桥,越过湘江架到河东白鹤观,...
有着百年历史的裕湘纱厂旧址。 张祺琪 摄 长沙城区,湘江河畔,矗立着一座类似凯旋门构造的门楼,门楼上4个红色的大字显得格外气派与庄严——“裕湘纱厂”。这一处临江而立有着百年历史的“工业遗产”,见证了湖南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起落。 “裕湘纱厂是解放后在湖南第一纱厂旧址上建起来的,而湖南第一纱厂是1912年由...
穿过湖南长沙重型机器厂大门,一片赭红色的高大厂房,静静地立在掉光叶子的法国梧桐树下。冬日的阳光从巨大的通风天窗照进来,投射在斑驳的红砖墙面上。从这处厂房向南步行5分钟,可看到一幢有着同样古旧外墙的三层筒子楼,红墙红瓦,就像苏联电影里常见的小洋楼。 这两处看似破败的建筑,却在无声地回放着长沙工业发展的尘封历史。它们均建于1958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为长沙市不可移动文物。值得关注的是,目...
近年来,湖南长沙县侨联在开展涉侨工作时,就涉侨文物积极展开调查,保留了大批侨界珍贵文化遗产。 2010年,在湖南省侨联布置开展涉侨文物调查工作前,长沙县侨联便发现部分涉侨文物被占用现象,并向上级侨联及时汇报,呼吁加强涉侨文物的保护工作。 2011年至2012年,湖南省、长沙市侨联先后布置开展涉侨文物调查工作,长沙县侨联开始对黄兴、田汉、向恺然、蔡松墀等众多人物的故居和墓地进行调查摸底,撰写了多...
1月8日召开的2012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郭伟民介绍,在湘江边的万达广场挖出古城墙之后,华远华中心地产项目工地也发现了深埋于地下的长沙古城墙,具有重大的文物价值和考古价值。 郭伟民说,这段古城墙的年代为宋至明清时期,有的还可以早到五代,各个时代的城墙叠压在一起,呈南北走向,见证了长沙城址与湘江岸线的千年变迁,这是中国城市考古的一次“精彩发现”,是中...
(由湖南省文物局主办、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岳麓书院联合承办的“2012湖南考古汇报会”在岳麓书院举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侯卫东出席会议) (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所长郭伟民在会上对去年的考古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提供的资料照片显示,长沙华远工地挖出了古城墙(上为宋代城墙墙体,下为五代墙体基础平面)。) 深埋于长沙万达广...
人民网长沙1月9日电 (记者 林洛頫 通讯员 何赞) 8日记者从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获悉,2012年考古人员在长沙坡子街南侧,西距湘江约60米的建筑工地上,先后发掘出明代、宋代、五代3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城墙遗迹。 2012年7月底,长沙市考古人员在长沙坡子街南侧某工地,挖掘取土时发现有垒砌较为规整的一线麻石堆积及青砖铺砌堆积,判断其与2011年发现的长沙宋古城墙遗迹相同,随即对工地现场进行保护,并...
自2011年5月湖南省长沙市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日益红火的群众文化活动成为推动长沙创建工作的有力抓手和展现创建成果的重要窗口。今年5月,在文化部对示范区创建城市开展的中期督查中,长沙市以25个重点指标17项优、8项良的成绩,名列中部地区创建城市头名。现在,观演出、看电影、赏大戏、读经典已成为长沙城乡百姓的时尚休闲活动,群众成为长沙普惠性公共文化服务的快...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