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1月3日至12月15日,海南省博物馆隆重推出《霓裳银饰—多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展》,该展由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主办,海南省博物馆和贵州省博物馆承办。中国西部的贵州,世居着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回、白、壮、毛南、瑶、蒙古、满、仫佬、羌等17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使贵州民族服饰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众多的传统样式。在这些精美的服饰中,不乏民族历史,图...
苗族银饰角比真实的牛角长和大一些,源于苗族的审美观是一个夸张的审美观。崔力文摄 3日,“霓裳银饰—多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展”在海南省博物馆开开展。 关于办展的初衷,贵州省博物馆副馆长朱良津告诉记者,“博物馆开放以后,各个兄弟博物馆间加强横向联系,携手共同进行展览。海南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黎族文化丰富,贵州也是同样的情况。我们想通过两省互相办服饰展览来展现省市辖内民族的文化。” 据悉,中国...
近日,省博物馆将隆重推出《霓裳银饰-多彩贵州少数民族服饰艺术展》,该展由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主办,省博物馆和贵州省博物馆承办。今天上午9时30分开始,该展将在省博物馆一楼2号展厅免费展出。中国西部的贵州,世居着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回、白、壮、毛南、瑶、蒙古、满、仫佬、羌等17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使贵州民族服饰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众多的传统样式。...
昨天上午,《霓裳银装——桂林博物馆馆藏民族服饰南京特展》在南京市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开幕。少数民族服饰被人们喻为“一本无字书”,有着丰富文化内涵。此次展出的180多件展品中,服饰9件套,背带52件,银饰116件,从明清到近代,荟萃了广西壮、侗、苗、瑶等民族各具代表的民族传统服饰以及银饰,工艺精湛,图案华美。 走进瞻园文物展示陈列馆,记者被眼前的展品所...
10月10日,“美美与共——中国·东盟服饰展秀”作为“本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三届中国重庆文化艺术节”的一大亮点,将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举行开幕仪式。开幕仪式结束之后,三峡博物馆中央大厅还将上演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秀,将聚集展示中国传统服饰、中国部分少数民族服装、东盟各国服装共120余套。 据了解,本次...
日前,作为“中国·呼和浩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最后一项内容“全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服饰展示专场演出”在呼和浩特举行。来自新疆、吉林、四川、湖南、广西、青海、内蒙古等7个省区的10多个少数民族的演员向呼和浩特观众展示了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服饰。图为演员分别展示彝族、朝鲜族、蒙古族、彝族服饰。
8月10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身穿蒙古族服装的模特在第八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暨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上展示民族服饰。 已连续举办8届的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深受广大游客喜爱,成为广大游客了解内蒙古的重要“窗口”和内蒙古旅游节庆活动的知名品牌。自首届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于2003年成功举办以来,内蒙古逐年扩大活动规模,将民族文化活动与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活动两者相融...
由云南民族博物馆主办的“中国民族服装服饰展”将于2010年8月15日——9月20日在厦门华侨博物院展出,此次展览共展出56个民族的代表性服装服饰86套(件),图片百余幅,这批制作精良、纹饰优美、内涵丰富的民族服饰将带给鹭岛观众美的享受,进一步增进公众对于博大精深的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了解与关注。(云南民族博物馆研究部 杨晓)
中国服饰图案的装饰已有近6000年的历史,无论是宫廷服饰,还是民间百姓服饰,服饰上的图案装饰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这是先人们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十分丰富的精神文化财富。本文将对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近300多件北京地区清末民初的民间服饰图案进行分析,力求揭示服饰图案所反映的民俗文化。 图1 如意头吉祥花草女上衣 一、馆藏服饰图案的分类及艺术风格 北京民俗博物馆馆藏服饰以清末民初汉...
“懒起画蛾眉 弄妆梳洗迟”这句话出白温庭筠的《菩萨蛮》这首词,词中塑造了位生活优雅华贵,内心珍爱自己却斟无人欣赏自己的美丽,而情绪慵懒女子形象。 清晨,旭日临窗,照进居室,床前枕畔那曲曲折折的屏风,被照得金星点点. 闪闪烁烁,这样华美的居室里住的是什么人呢?作者告诉我们“鬓云欲度香腮雪”,这里住的是一位女子,她鬓发如乌云,香腊白似雪。鬓发形成的...
2011年7月20日上午,中国文物网记者前往中国服饰文化联合会会长潘坤柔的家里采访潘会长。就近来关于国服问题的看法进行了采访,潘会长深入诚恳的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潘坤柔,中国著名的服装理论家和评论家,现任中国服饰文化联合会会长。潘会长一生经历丰富,小时候在服装作坊当过学徒,之后学机械和建筑,直到进入轻工业部,主管服装的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潘会长主持中国奥运服饰的统筹设计。她的经历如同一...
胡服变作汉衣冠 汉服运动方兴未艾。而且这一草根运动与对“汉族”的理解有着深层的精神联系。 从网上倡导汉服的言论来看,“汉服泛指三皇五帝时期到清政府实行剃发易服前的汉族所着服装系统”,“汉民族服装尽管受到其他民族服饰的影响,但其基本民族特征则并未改变”,比如“男子的圆领袍服自唐代一直延续到明代”...
服饰乃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明的民族,因此她把服饰放在人类生活衣、食、住、行四大要素的首位。在我国的史书中,人们不难从《舆服志》上找到当时社会部分服饰的颜色、样式以及演变的情况。至于北京,由于她是座古老的文化名城,因此北京人的服饰就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本文所写的北京服饰,是晚清和民国时期北京人的穿着打扮。从服饰上说,北京在17世纪中期,满族入主中原,清迁都北京以后曾有过一...
自古到今,汉族上衣右衽(大襟)的特点始终保留。从河南安阳出土的玉雕、石雕和陶塑的商代人像上,就可以看到右衽高领衣的样子。后虽有胡服传入,出现短衣短裤,但不管是西汉的“深衣”,还是唐宋的“交领袍”,或是清朝“长袍”,上衣总是以右衽为特点。 近代男装长袍或现代女装旗袍都继承了上衣右衽的特色。 各个朝代,对服饰的颜色,各有崇尚,...
连日来,中国贵州苗族服饰展及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在法国、意大利举行。 6月24日,中国贵州苗族服饰展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开幕式,贵州省副省长谢庆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巴黎中国文化中心殷福主任主持开幕式,中国驻法大使馆刘海星公使出席并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吉美博物馆、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法国布尔哥涅省、法国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等200多人出席开幕式。 刘海星...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