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是一幅由南唐后主李煜亲手促成的画作,有着非同凡响的绘画表现形式和艺术水准,成为世人公认的国宝——《韩熙载夜宴图》。那么,这幅画作背后到底“潜伏”着怎样的传奇旧事呢? 夜宴中的主角关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作的作者顾闳中,诸多史料中除了“江南人,以善画人物著称,长期担任南唐翰林画院待诏”这一简略介绍外,远没有这幅画作所表现的主人公韩熙载被人们所热议。韩熙载(902-970),字叔言,北海...
前天,本报刊出了《“南海一号”宋瓷流入天光墟?》,报道了在江门市范罗岗“天光墟”有人以假宋瓷冒充“南海一号”宋瓷出售,引起了读者关注。近日,记者再次来到这个“天光墟”,发现这里每逢周日早上,来自四面八方的100多名小贩,开着各种小汽车、摩托车,带着形形色色的各类“古董”,云集在这里公开叫卖,这些“古董”品种涉及陶瓷、玉器、青铜器、字画、古钱币和各种小物件等,在这些琳琅满目的“古董”里,除了有大批“...
当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与汉代江都王刘非“相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文化故事?昨天,南博与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法老·王——古埃及文明和中国汉代文明的故事》在南京博物院开幕,250件文物让观众领略两大古代文明的神秘与壮观。 木乃伊与金缕玉衣寄托永生追求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表示,埃及文化与汉代文化大相径庭,但是追求躯体的不朽和灵魂永生却极为相似,方法分别为制作木乃伊和金缕...
8月4日,2016泉州水下考古重点调查工作启动。一支由35名水下考古专家和水下考古队员组成的水下考古调查工作队,将沿着泉州541公里的海岸线,开展为期45天的水下考古工作,探寻那些沉没在海底的故事,揭开海丝泉州的水下神秘面纱。 揭开海丝古城神秘面纱 助推海丝申遗 千年古城泉州,不但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还蕴藏着绚丽多彩的海洋文化,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刺桐港便是以“三湾十...
我叫许宏,还有一个别称是@考古人许宏 ,我是二里头考古队的队长。 我是1999年当这个队长的,那一年之前呢,我从本科到硕士到博士到大学讲师。学考古干考古总共已经将近20年了,而我去的那个二里头遗址,已经发掘了40年。那么我是第三任队长,我也属于第三代领导集体。 说到我们这考古队,我们这考古队大概有十个人吧。首先我们有三个人,我手下两个兵,这是叫研究人员,现在还被称为「干部」,因为北京来...
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中心共同主办,“NICE Choice”——海派文创精品邀请展,日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展览馆与公众见面。展览精选江浙沪地区优秀文创产品600余件,展现海派新工艺、新产品以及产品背后那些与人有关的故事。 本次展览汇集了近年来在文化贸易中具有时代感和海派风格的原创设计精品。它以上海都市白领的一天为主线,共分为“莺啼晓色”、“甜恬茶歇”、“微醺午后”、“...
“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桂林,这块曾经是浩瀚海洋的古老土地,在亿万年沧海桑田变迁后,成了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作为这片土地上最有灵性的生命之水,漓江润泽了两岸的百姓,孕育了一座城市古老而灿烂的文明,成为我们的母亲之河。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更为遥远的时空,去寻找最深邃的漓江文明之源的代表时,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万二千年前就居住在漓江边上的“甑皮岩人”。 据考证,“甑皮岩人”虽非在...
2015年11月,中国最大的美食餐饮软件美团•大众点评研究院发布了《中国火锅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火锅已成为中国第一大美食,大众点评收录的火锅商户数量占全国餐饮商户比例达7.3%,高于江浙菜、川菜、粤菜、西餐等其他热门菜系占比。截至2015年9月,大众点评收录的全国火锅餐厅数量共计超过35万家。 然而,在你享受饕餮美食的时候,关于火锅你又了解多少呢?记者日前走访了位于重庆市九龙坡区的火锅...
“少年先锋·假期欢乐行” 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 暑假特别行动 下周一就是“八一”建军节了,由市文明办主办、成都晚报承办的“少年先锋·假期欢乐行”——成都市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暑假特别行动,将在当天举行第七场活动,这次活动会邀请留守儿童在内的40名孩子,走进位于邛崃市高何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听红军长征故事,手折纸花缅怀先烈。 位于高何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
7月18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三星堆博物馆联合编导的我国首部考古数字动漫故事片《神树的传说》,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行了首映式。来自哈佛大学、牛津大学、北京大学、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高校、博物馆和科研院所的一百余位海内外学者作为嘉宾参加了首映式。 《神树的传说》取材于三星堆出土文物,结合《山海经》、《淮南子》等历史文献以及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运用三维动画,演...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党建学习教育,河北博物院于2016年7月17日举办了“京津冀文化景观故事会”公开讲述活动,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10位讲述者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与分享,讲述的长信宫灯、元青花大罐、直隶总督府等我省精品文物、著名古迹建筑,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讲述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内容精彩有趣,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
7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殷墟》特种邮票,其中第二枚“青铜器”的图案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司母戊鼎,现称“后母戊鼎”。这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也是河南安阳殷墟独特的符号。此前后母戊鼎已经两次绘入我国邮票。1964年8月25日,我国发行一套《殷代铜器》特种邮票,其中第八枚为“司母戊鼎”;2012年7月8日,我国发行一套《国家博物馆》特种邮票,其中第二枚“馆藏文物——鼎”,图案以“...
6月30日,由北京开往南昌的T145次旅客列车安全抵达南昌。或许,许多旅客未曾意识到,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批特殊的“旅伴”——被誉为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挖掘出土的441组件珍贵文物。 从2011年开始,历经五年的考古挖掘,一座神秘的汉墓渐为世人所知。期间,伴随着专家揭秘、官方发布、媒体追踪……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这是中国考古界第一次把自己推到了公众的鼻子尖底下。”...
最近,国内某博物馆一个大型展览汇集了众多精品,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观众从展厅走出时却很懵。有人坦言,精品虽多,但彼此没有明显的主次与关联,铭牌上也只是简单写着名称、年代、出土地点,像是把文物从库房搬到了展厅,让人看不出头绪,也提不起兴致。 实际上,这应该是很多参观者的普遍感受。一些展览开幕式热热闹闹,展馆中却深沉严肃,观众走马观花,不明所以。须知,博物馆中有大美,也有“门槛儿”,参观者的...
听闻记者前来寻访茅盾的红色故事,茅盾纪念馆首任馆长汪家荣毫不犹豫地放弃午休,匆匆赶来。 暴雨前的午后,异常闷热。从熙熙攘攘的游人中,挤入馆内,78岁的汪家荣未等呼吸平复,便在抄手游廊中坐定,迫不及待地讲起茅盾往事。 “纪念馆隔壁就是茅盾故居,是他出生的地方。茅盾之墓在乌镇西栅,离这里很近。”位于桐乡乌镇观前街17号的这座清代民居,见证了一代文学巨匠与水乡的桑梓之情,而纪念馆展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