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北京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一座座古建筑如同历史展开的卷轴画。如果这些古建筑迫切需要你的保护,你是否愿意与志愿者们同行?北京市文物安全保护志愿服务行动自2014年开展两年来,已有千余名文物保护志愿者参与宣传与保护。 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使用者和守护者,广大民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是文化遗产事业的未来和希望。 17日,在海淀区圆明园外,许多文物保护志愿者和市民游客们围在长长的画轴旁边,用五颜六色...
2016年4月16日,“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下简称“博览会”)上海新闻发布会在上海青浦博物馆举行。 “2016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由中国轻工联合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上海市文化创意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等单位主办,将于2016年5月20日至5月30日,在上海市青浦区徐泾镇诸光路328号世界手工艺...
记者从16日开幕的第20届中国吴江“同里之春”国际旅游文化节上获悉,为做好江南水乡古镇联合申遗工作,同济大学规划专家工作站落户此间,并将领衔建设同里古镇文化遗产数据库,收集记录当地历史地图、人口变化、经济变化、建筑物修缮等信息。 据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同里古镇保护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陈建忠介绍,同济规划专家工作站将在未来3年内,为古镇核心区建立房产申遗数据库和同里档案馆,记录每一幢古...
提起“人工天河”红旗渠,相信很多人都会在第一时间想到“红旗渠精神”;实地参观过红旗渠的游人,也总会被这个浩大的饮水工程折服。近日,世界遗产保护专家组来到林州市实地考察论证后,一致认为红旗渠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人工天河】半个世纪前 林县人用双手开凿出“世界第八大奇迹” “人工天河”红旗渠是50余年前,河南林县(现为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河水到林州的水利工...
昨日,记者从太原市政府获悉,为进一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改革,太原市将整合文化、教育等资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当地教育体系,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 市政府明确,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组织代表性传承人进学校开展授课辅导活动,编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普及和辅导读本,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修课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
4月6日上午,由文化部、教育部主办,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青海民族大学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传承人群果洛培训班在青海民族大学正式开班,来自海北、海南、果洛等地的61名代表性传承人学徒及掌握一定唐卡技能的中青年民间艺人在此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培训。省文化新闻出版厅、果洛州文化体育局相关领导及青海民族大学主要负责人出席开班仪式。 仪式上,省文化新闻出版厅副厅长张承伟对培训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并...
宜宾面塑传承人赖维君制作的栩栩如生的面塑 4月8日,记者从宜宾市文广新局获悉,四川省第6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日前已出炉。宜宾国家级非遗项目大坝高装传承人李陶、苗族蜡染传承人王力洪,省级非遗项目宜宾面塑传承人赖维君、川红工夫红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孙洪、宜宾燃面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曹祉清名列其中。 2015年10月,四川省文化厅开始对全省第六批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评选,经半年时间的认定...
记者昨天获悉,福建省水利厅日前公布全省第一批45处福建省水文化遗产名单,福清市天宝陂榜上有名。 天宝陂位于龙江街道观音埔村,是唐代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闽中地区现有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2001年被列为福建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宝陂始建于唐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北宋大中祥符间(1008年—1016年)重修,改称“祥符陂”。元符元年(1098年)再度重修,熔铜汁固其基,又改称“元符陂...
记者从聊城市文广新局了解到,近日,省政府正式公布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临清什香面制作技艺成功入选。 据记载,临清什香面早于明代在京杭大运河山东两岸就很流行,临清“什香面”即《金瓶梅》小说中提到的“温面”。据民间相传:该面清乾隆皇帝南巡路经临清时,曾享用过并亲自为其赐名。相传至今,已成临清最具运河文化特色的代表主食之一。今天,大家看到的临清“什香面”,用“金瓶梅”小说中所提...
“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在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对新时期我国文物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在文物界专家、学者和各级文物工作者中引起热议。 加大保护力度——让文物在完善的体制机制中“活”下去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习近平总...
昨日,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出炉,泉州共有10大类约60个项目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8人名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据介绍,在个人申报、泉州各县(市、区)及市直有关单位推荐的基础上,泉州市文广新局组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委员会进行认真评审,提出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昨日,推荐名单公示结束。 ...
“2016中国非遗庙会文化遗产论坛”组委会日前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该论坛将于6月2日至4日在大连举行。论坛由国家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中国庙会文化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 本届论坛将重点研究庙会文化发展课题,比如:如何保护中国庙会非遗项目、建立促进庙会文化活动的规范化发展、中国庙会与会展经济的互动发展、中国庙会国际化发展与世界文化融合等等。在举办论坛的同时,主办方还将举办“中国非遗...
近日,记者从内蒙古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张鹏举教授带领建筑学院部分专业教师编著完成的《内蒙古古建筑》和《中国建筑传统解析与实践传承(内蒙古卷)》两本著作日前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内蒙古古建筑》是国家“十二五”重大出版物规划项目《中国古建筑丛书》首期完成的系列图书之一,也是内蒙古首部系统研究介绍地域建筑遗产的图书。全书69.6万字,内容包括内蒙古的村镇聚落、传统民居、宗教建筑、衙署府第...
专家在花山岩画现场进行岩画病害调查及保护方案设计 游客在花山岩画下用手机拍摄留念 享有“世界的花山,人类的遗产,中国的奇迹,民族的瑰宝”美誉的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正式确认为2016年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唯一项目。这不仅是我国第一例岩画遗产申报项目,也是亚洲地区代表性的岩画遗产申报项目。今年6至7月间,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将进行终审表决。花山岩画申遗项目一旦成功,将实现广西没有世界文化...
山东省人民政府日前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58项)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59项),我市有8个项目入选。其中新入选项目有《毓璜顶庙会》、《中亚至宝三鞭丸制作技艺》、《蓬莱阁庙会》、《烟台绒绣》、《明通万应膏药制作技艺》5个项目,扩展项目有《螳螂拳》、《烟台剪纸》、《胶东花饽饽习俗》3个项目。 截止目前,我市已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8...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