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这是一枚宋金时期“猴子摘桃”大型镂空花钱(见图),青铜材质,钱币直径81毫米,厚3.2毫米,重110克。此钱为重轮单穿,黑漆古包浆;穿孔上方一展翅飞翔的禽鸟,穿下一猴成前行姿式,右臂在前手托一大仙桃,左臂在后手托一稍小仙桃,穿孔右一猴取坐姿,左手持一仙桃欲享用。看来猴子很喜欢水果,又特别对“桃”情有独钟。有种水果叫猕猴桃。《西游记》小说里有一回叫:“封大圣偷丹乱蟠桃”。 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
今年的11月8日是第17个中国记者节。其实记者节早在民国时期就出现了,只是时间为9月1日。1933年1月,江苏镇江《江声日报》主笔刘煜生惨遭杀害,群情激愤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于9月1日发出《切实保护新闻从业人员》的通令。新闻界为之纪念,设立9月1日为记者节。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于2000年正式确定11月8日为中国"记者节".从此,新中国的新闻工作者有了自己的节日。 笔者有幸收藏了一枚民国时期的记...
昨日,记者从考古部门了解到,有关蜀冈遗址的发掘工作在近期已经告一段落,后续工作将于明年继续。那么今年一年的发掘工作中,有哪些重大发现呢?记者获悉,隋唐时期蜀冈古城的南城门很可能有三个门道,这再次说明当时的扬州,很可能是一座“都城级城市”,它的城市规模远非一般地方城市所能比拟。 1987年、1989年考古勘探结果表明,扬州蜀冈古代城址南城墙中部与堡城南路的交叉处或有3门道的城门遗址。201...
中国人自古就崇尚玉文化。到了唐宋时期,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玉器有了新的特点和变化。唐宋两朝是中国封建社会非常繁荣的时期,特别 是在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唐宋更多满足世俗文化需求 商周和战汉时期的玉文化,是从礼玉到德玉的过程。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社会动荡以后,到了隋唐时期,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玉器发展达到了另一次高峰,逐渐向民间扩散。由此,玉器从为礼制服务转而逐渐在...
远望电报班旧址 近期,麻江县文物部门在该县高枧村团坡寨发现国民革命军陆军通讯兵学校电报班旧址,该旧址为一栋两层楼木房,至今仍可居住。 据麻江县文物工作人员介绍,国民革命军陆军通信兵学校始建于1936年9月1日,校址南京丁家桥,蒋介石兼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北方迅速沦陷,大批军校南迁。1938年冬,通讯兵学校迁至贵州麻江,校总部设在县城北武庙,即现在的麻江二中旁。目前,校总部仅存地基遗址。...
越窑一直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窑系。宁波东钱湖越窑窑址与上虞曹娥江、慈溪上林湖一起,构成了越窑青瓷的三大生产基地,很可能起始于东汉,衰落于北宋晚期,前后烧制了1000多年。东钱湖越窑瓷器烧制技术在宋朝生产达到鼎盛。郭家峙、前堰头、上水、下水、韩岭都有窑址,痕迹一直延伸到周边的东吴、少白、宝幢、五乡等地。最繁盛时,郭家峙窑有窑场四处,匣体工场一处,面积达2万平方米左右。此次,发掘出土了大...
12月19日,宁国市中溪镇村民盛某在建房挖地基时,意外发现一个古墓葬,内有古瓷器文物10余件。盛某事感重大,主动上交警方。 因房屋年久失修,盛某准备重建一栋新房。12月19日晚,盛某请来工人挖地基时,居然发现泥土里夹杂着一些瓷器和瓶罐,盛某怀疑是古文物,赶紧停止施工并报了警。宁国市公安局中溪派出所民警闻讯立即赶往现场,发现挖出来的数件瓷器和瓶罐造型古朴,同时部分瓷器和瓶罐已严重受损。由于暂不...
羊耳坡遗址 墓地(航拍) 12月18日,成昆铁路扩能工程(凉山段)重大考古成果通报会在西昌举行。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通报,这次专项考古发掘中,在铁路施工红线内,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遗址和文物。 此次考古,不仅发现了距今4000多年、川西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同时,四川境内除成都平原外,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先秦时期聚落群也重见天日。考古人员表示,这在全国来说都十分罕见...
民国时期文献全面记载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与国家振兴的光辉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与重要的现实意义。民国时期文献由于纸张酸化脆弱,如不及时抢救,将面临“断层”危险。为抢救、保护民国时期珍贵文献,2011年,国家图书馆联合国内文献收藏单位策划了“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项目,得到文化部、财政部大力支持。2012年正式启动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6000万元,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工作有效开展...
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这批墓葬位于增城开发区新塘镇龙井山、松仔岗,时代包括商时期、西汉、六朝、唐及明代等不同时期,延续时间长达近3000年。据悉,这是广州古城区以外首次发现分布如此密集、结构保存完好的晋南朝时期墓地,也是增城地区考古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六朝墓群。 该考古项目发掘领队、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书记朱海仁介绍,根据文物保护法规,配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
位于宝鸡凤翔的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先秦古墓,这里曾出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套天子丧葬礼仪“黄肠题凑”的实物。这套罕见的顶级椁具究竟蕴藏了多少历史信息?12月8日,记者就此采访了雍城遗址考古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汉研究室主任田亚岐。 椁具制作 用了680多根百年树龄柏木 11月5日记者在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展厅内见到了这套椁具的1∶1复原模型和几根当年出土的...
12月8日,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最新获悉,这批墓葬位于增城开发区新塘镇龙井山、松仔岗,时代包括商时期、西汉、六朝、唐及明代等不同时期,延续时间长达近3000年;是增城地区考古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六朝墓群。 发掘出商时期墓葬3座 该考古项目负责人介绍,根据文物保护法规,配合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工程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今年9月上旬至12月,对增城开发区新...
近日,记者从沧州市黄骅市博物馆获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骅市海丰镇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经过4个月的发掘清理,遗址现场发现金元时期建筑基址及人类活动遗迹。 据介绍,此次发掘区南北长约30米,东西宽约10米,最深处约4米,文化层最厚可达3.5米。清理出火炕2处、灶9座、灰坑近40座,灰沟5条,房址6座。据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水下考古研究室主任雷建红介绍,初步判断发掘出的建筑遗迹分属金元时期。此次发...
12月1日,江西省德安县文物部门近日在该县高塘乡高塘村发现一处商周时期文化遗址。经初步勘察发现,地表下即为遗址文化层,最深处为2.5米。目前,考古人员正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 据德安县博物馆考古人员介绍,文物专家在该遗址发现了一些商代晚期、西周早期的印纹陶片、鬲腿等器具残片。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德安县博物馆正在进行探方发掘,通过探方对该遗址进行分析,了解土层结构,寻找古人类...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