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近日,克拉玛依至塔城铁路工程区域内的古墓葬抢救性发掘现场出土了铜马衔、折沿铜镜、铜带饰等一批文物,考古人员初步推测这些文物、墓葬年代为早期铁器时代(春秋战国),距今约2600年至2500年。 7月19日,记者致电该发掘现场领队、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胡兴军了解到,考古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克塔铁路沿线共有30座墓葬,这些墓葬均分布在塔城地区额敏、托里两县,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竖穴石棺、竖穴...
历史悠久的自来桥古迹,埋葬忠骨的周家岗烈士墓,大包干发源地小岗村……日前,滁州市发布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全市有24处历史文化遗存上榜。记者了解到,此次新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古建筑、古墓葬、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多个类别,一处处文物遗迹,记录着滁州市灿烂的历史文明,具有浓郁的“滁州特色”。 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地处江淮的滁州,据考古证实,早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
日前,国家文物局公布首批闽、赣、湘、鄂、豫、晋、冀、蒙八省的45个重点推荐申报“万里茶道”世界遗产点,我市是福建省唯一列入推荐的设区市,共有武夷山下梅古建筑群、闽赣古驿道及分水关遗址、武夷古茶园及茶厂、九曲摩崖石刻4处文物点入选。 2014年10月,在省文物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市文广新局组织开展了十县(市、区)“万里茶道(福建段)”文物资源专题调查工作,调查组从万里茶道核心价值和申遗突出普...
日本《朝日新闻》7月19日报道称,台湾“故宫博物馆”南院分馆(嘉义县)19日证实,一件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暂借的展品遭到损坏。 报道说,遭到损坏的古董是一件制作于江户时期1660年至1670年的磁盘“染付柳鸟文皿”,市场估价约为2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3万)。 台湾“故宫博馆”解释称,18日开馆之前检查的时候发现该磁盘从展台掉落,暂时没有发现人为损坏的痕迹。
昨天(7月18日)西安临潼突降暴雨,有人拍摄了一段视频令人揪心。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院长助理郭向东:“昨天下午三点钟,临潼突降暴雨,夹杂着狂风,雨量非常大。” 突然而来的狂风暴雨令游客有些措手不及,对临潼当地群众而言,这样的天气也是比较少见。 临潼区气象局李敏:“18号15时,临潼出现的是一个强对流,局地性、突发的天气过程。” 国宝兵马俑到底有没有受到昨天那场雨的影响呢?《都...
1996年至今,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3次大规模考古。园区100多处景点、240多万平方米陆地面积,目前只发掘完成5万平方米。但即便如此,也已发掘出5万多件(片)文物。乾隆年间的铜鎏金象首、嘉庆御笔石刻、圆明园所留唯一一尊“地天母”铜像……每件都无比珍贵。 铜鎏金象首 笔者7月14日上午来到圆明园考古挖掘现场,一睹为快。 葫芦范残片和雕刻工艺 “...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现震惊海内外,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于汉代历史的大讨论。墓中出土了一万余件文物,这些财富究竟从何而来,其中出土的《齐论·知道》的价值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近日,北京大学历史学教授辛德勇结合历史资料与文物考古成果,得出了全新的看法。 墓中巨大财富或来自昌邑国 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万余件(套)珍贵文物,不仅数量众多而且门类丰富。那么,如此巨大的财富从何而来?辛德勇认为,由...
一尊佛像吸引参观者。刘新摄 新疆首次展示近10年文物修复保护后精品文物130余件。7月18日,《指尖旋舞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在新疆博物馆开幕。 当天,馆内展出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精品文物130余件,通过图片与实物对比、文字介绍、视频播放等方式,讲述它们在文物修复人员手中“旧貌换新颜”的过程。 据悉,此次展出的文物来自新疆各地,很多文物是第一次走出“...
资料图 由云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等多家省级博物馆(院)联合主办的“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将于7月28日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据悉,本次展览分为“半月地带·早期文明”“通达海路·汉唐古道”“茶马互市·茶风盛行”“贸易兴盛·民族融合”“走马滇藏·古道撷珍”五部分,集合了云南、四川、西藏等西部八省区10余家博物馆的340余件(套)茶马古道遗留文物,配以场景和辅助展板及文字说明,展示这...
根据2017年省文物执法监察工作交叉检查的统一安排,7月13日至14日,由舟山市文物监察支队组成的交叉检查组在温州市支队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到泰顺检查指导文物工作。 检查组先后对泰顺县上交垟土楼(国保)、溪东桥(国保)、北涧桥(国保)、包氏宗祠(国保)、张十一故居(省保)、胡氏大院(国保)与仕水碇步(国保)等7处文保单位进行了实地检查,重点检查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志碑、标志说明、消防...
2017年7月15日至16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市园文局、市运保委)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局长)翁文杰先后调研指导南高峰塔遗址考古工地与南宋皇城遗址,名胜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邓兴顺,名胜区党委委员、派驻纪检监察组组长黄海峻,名胜区党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卓军以及名胜区办公室、文物处等部门有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实地踏看了南高峰塔遗址考古现场以及南宋皇城的重要遗址点。在听取了市考古...
东晋黑釉鸡首壶 酷暑难耐中,走进德清县博物馆,一股淡淡的清气扑鼻而来。该馆特别推出的“归——德清县文物征集展”不仅仅是许多珍贵文物的首次集中亮相,而且德清县政府近年来每年用于大笔金费征集保护文物在全省还是首创。记者看到,大家走进展厅,目睹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会不会好奇:这些文物征集收购成果,有哪些“背后的故事”呢? 你想知道这些“背后的事”吗?那跟随记者一起来汇聚文明碎片,追寻散落记忆吧...
7月18日,记者从拱北海关获悉,该关向广东省文物局移交瓷器、钱币、木雕等一批文物共计165件,在对文物做进一步鉴定的基础上,这些文物将安排在珠海市博物馆展出,让市民一睹文物风采。 据悉,本批移交文物主要为拱北口岸、横琴口岸以及九洲口岸旅检渠道查获,其中不乏精品,如明代“大明宣德年制”款方型铜炉、明洪武“大明通行宝钞”、粉彩花口碗、金漆木雕窗花等。另有112枚从唐代到民国时期的铜币以及2箱陶、...
网络配图 图文无关 昨日,记者从内蒙古文化厅了解到,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天城乡小后沟村村民在挖坑取土中发现6件元代文物。 据悉,凉城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日前得到线索,称凉城县天城乡小后沟村有村民在挖坑取土中发现文物。该所工作人员立即会同凉城县天城乡派出所干警赶赴现场。在现场调查中,发现一处直径1.5米左右的挖掘痕迹,系当地村民在挖坑埋桩过程中形成,并得知村民已经将挖掘出的文物搬回家中。经过工作...
7月18日,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五项社会活动之一——《指尖旋舞艺成天工——新疆文物保护修复成果展》在自治区博物馆开展。 当天,馆内展出了丝绸之路新疆段出土且经修复保护后的精品文物共130余件(包括壁画、纺织品、金属器、文书等),通过图片与实物对比、文字介绍、视频播放等方式,讲述它们在文物修复人员手中“旧貌换新颜”的过程。由于很多文物是第一次走出“深闺”,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展。 ...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