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拆除现场 昨日从西果园镇传来消息,在西果园镇西津坪村肃王墓旁盘踞多日的“违建”在七里河区国土分局、七里河区执法局、七里河区文广局和西果园街道与派出所等多部门的配合下已依法拆除。记者龙庆宏文/图 记者了解到,此次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50名,调用挖掘机1台,拆除非法建设围墙30余米,厂房80平方米,既达到了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群众的目的,也对违法占地村民起到警示作用。 另据...
5月21日上午,国家大遗址保护曲阜片区暨山东省文物保护88项重点工程开工仪式在曲阜市鲁国故城宫殿区遗址隆重举行。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共同为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奠基揭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国家文物局有关司室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济宁、曲阜有关领导出席仪式。 童明康在致辞中指出,大遗址保护是近年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
台盟中央副主席吴国祯日前率调研组赴福建泉州就涉台文物保护及古桥文化开发等内容开展调研。实地考察了洛阳桥、施琅将军墓、俞大猷纪念馆、草庵摩尼教遗址、龙山寺和五里桥等地,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并详细了解泉州市涉台文物及古桥文化的保护、修缮和管理情况。 吴国祯指出,泉州旅游资源丰富,文化积淀十分深厚。涉台文物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结着海峡两岸人民深厚的情谊。闽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四次文物普查,目前广州市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537处。 昨天,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宁生带领省人大执法检查组来穗,对广州市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情况进行检查。21日上午,广州市人大常委会举行文物保护法执行情况汇报会,听取市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工作情况。随后调查组赴海珠区小洲村和荔湾区沙面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实地调研,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树坚...
为了进一步推进三峡工程后续文物保护,促进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文化建设,5月16日至18日,湖北省文物局副局长黎朝斌及文物处负责同志到宜昌市就文物保护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新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夷陵区石牌兵寨遗址、长阳人遗址,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夷陵区圆通寺,宜昌市文物保护单位五峰渔洋关市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湖北茶博馆、长阳博物馆、彭秋潭纪念馆等。在夷陵区,调研组与当地文物、旅游部门以及乡镇党委...
作者:白云水 近日,康熙陵(景陵)圣德神功碑楼修复工程开始施工,这标志着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室陵墓建筑群清东陵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启动。“十二五”期间,该工程计划投资达7.1亿元人民币。 清东陵文物管理处主任李学东介绍说,当日启动修复的景陵圣德神功碑楼俗称景陵大碑楼,是歌颂康熙大帝一生功绩的标志性建筑。其双碑文由雍正皇帝亲自撰写,长达4300多字。嘉庆16年(公元1811年)此处曾大修一次...
近日,康熙陵(景陵)圣德神功碑楼修复工程开始施工,这标志着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室陵墓建筑群清东陵文物保护修缮工程全面启动。“十二五”期间,该工程计划投资达7.1亿元人民币。 清东陵文物管理处主任李学东介绍说,当日启动修复的景陵圣德神功碑楼俗称景陵大碑楼,是歌颂康熙大帝一生功绩的标志性建筑。其双碑文由雍正皇帝亲自撰写,长达4300多字。嘉庆16年(公元1811年)此处曾大修...
近日,陕西省文物局派代表团赴欧洲,参加在比利时马塞可市举行的中国的黄金时代-大唐遗珍展的开幕式,考察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的展览条件,并与德国教育科研部洽谈中德文物保护合作项目。在比利时开展的大唐遗珍展以及将于明年在瑞士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开展的秦汉文物展是由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组织的境外文物展览。中德文物保护科技合作是由中国科技部与德国教育科研部组织的大型科技合作中的一部分,主要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德国...
2012年5月18日,在清东陵举行了清东陵文物保护修缮工程暨景陵大碑楼修复工程启动仪式,省政府特邀咨询孙士彬、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永山、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唐山市政协主席郭彦洪、唐山市政府副市长高瑞华以及唐山市和遵化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了启动仪式,遵化市委书记、唐山清东陵旅游区党工委书记赵山主持了启动仪式。孙士彬同志在讲话中指出,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和传承这些珍...
5月7日至12日,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石宗源带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文物保护法执法检查组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5月7日下午,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秦瑞的主持下,执法检查组一行听取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春阳关于自治区人民政府实施《文物保护法》工作情况的汇报。李春阳在汇报中说,多年来,全区认真贯彻实施《文物保护法》,完善文物法律体系,提高执法行政水平...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5月7日至11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冯炯华率部分人大常委会委员对全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办法》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执法检查组重点围绕全区文物安全情况,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关系的情况,文物流通领域管理情况,执法能力建设和配套法规制定情况等内容,先后深入固原、中卫、银川等地,实地...
2010年11月27日,清华学堂失火,为了做保护方案,罗哲文不顾自己八十多岁的高龄,亲自爬上脚手架去观察。 (资料图片) 中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14日仙逝,享年88岁。罗哲文生前一直为保护长城等奔走,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人”。罗哲文1924年出生于四川宜宾, 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
1950年,罗哲文调往文化部文物局(后改为国家文物局),担任文物局局长郑振铎的业务秘书,负责全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与调查研究工作。罗哲文直接站到了古建文物保护的第一线。 1951年,罗哲文到局里上任后,主要是负责北京市的寺庙调查,并通过文化部所属的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维修损毁严重的城门楼子。1952年,大规模的国民经济建设开始,全国范围的文物保护与维修工作随之展开。罗哲文作为文物局中具体经办古建筑...
就在罗哲文准备为自己钟爱的古建筑保护事业大显身手的时候,新的矛盾与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1953年开始,首都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北京明清古城内的原有建筑与正在兴建的高楼大厦、宽阔街道逐渐产生了难以调和的尖锐矛盾,而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古城整体保护和另建新城的建议又未被采纳。新与旧,拆与留,如何兼顾?何去何从? 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及各界人士众说纷纭。令人遗憾的是,刚刚翻身的...
88岁老人5月14日辞世,他为文物保护事业奔波60载 罗哲文:盼蜀道申遗成功 罗哲文,中国古建筑及文物保护专家。1924年出生,四川宜宾人。1940年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刘敦桢等。1946年在清华大学与中国营造学社合办的中国建筑研究所及建筑系工作。1950年起曾先后任职于文化部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文物档案资料研究室、中国文物研究所等。罗哲文曾经总结,三件事在他人生中...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