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点击小图查看详细 ■ 返回
■ 返回
三国的铅釉陶器,大都是制作粗糙的灰陶,质量差。器型受南方青瓷的影响,可见到类似南方青瓷的器型如:双耳罐,四耳罐盘口壶等。铅釉陶的生产很少,直至北魏建国,因宫殿,深宅大院建筑的需要,出现了复兴的新局面。 这种低温铅釉陶在汉代的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花色品种增加,釉色明亮,出现了黄地加绿彩,白地加绿彩,还有黄,褐,绿三彩并用。从汉代的单色釉迈向了多色釉,它孕育了“唐三彩”,标志着北朝制陶...
夹炭陶是河姆渡文化最具特征的内涵之一,始终存在于河姆渡文化,只是数量多少而已。绳纹釜始终是河姆渡文化最主要的炊器。河姆渡文化的陶瓷阶段性特征表现非常明显。 河姆渡文化一期 陶系: 夹炭黑陶约占陶器总数的80%,夹砂黑陶约占20%,彩陶仅在河姆渡遗址有零星发现。夹炭黑陶是在绢云母质的粘土中有意识羼和大量的植物茎叶碎末,谷壳等有机质或事先炭化后再羼入陶土烧成,火候较低,在800℃-...
在保存比较完好的陶壶表面,还能看见两道红色的彩绘出土的陶壶和陶鼎。郭学军 摄日前,本报曾报道了济南市区经一纬八路附近中恒建设工地发现西汉石椁墓的消息。当时,只发现一些零碎的骨骸和棺材红漆。今天,记者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悉,经过两天的考古发掘,他们从一座古墓里出土了 7件精美的西汉时期的陶器。今天下午2点左右,记者再次来到经一纬八路附近的中恒建设工地时,考古人员正在挖掘东侧的一座石椁墓,西侧的石椁墓...
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已经挖掘完毕的西侧的石椁墓收获颇丰,在石椁周围共出土7件西汉时期的精美陶器。”一位考古人员说,西汉石椁墓在济南地区比较少见,但根据出土的文物看,这两座墓葬的规格并不太高。 在保存比较完好的陶壶表面,还能看见两道红色的彩绘 日前,本报曾报道了济南市区经一纬八路附近中恒建设工地发现西汉石椁墓的消息。当时,只发现一些零碎的骨骸和棺材红漆。今天,记者从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获...
陶罐陶簋西周陶器发现现场。本报记者赵金阳 王鸿光摄一位村民采土时挖出了大批古陶器,并全部交给了国家。3日上午,记者来到烟台龙口市博物馆,从仓库陈列架上看到了这36件2500多年前的陶器。近日,龙口市博物馆将收藏证书和200元奖金送到了交出36件西周陶器的新嘉街道张郑村村民郑波手中。郑波爽快地收下了收藏证书,但拒绝接受奖金。“文物是国家的,我不能要1分钱。”郑波说。3日,记者...
且末县出土的黑陶。中新网发 龚李义 摄 保存完整的墓葬石椁。中新网发 龚李义 摄 记者8日从新疆且末县获悉,连续两日的12座古墓抢救性挖掘和清理工作,考古人员收获颇丰,连续出土了饮水用的黑陶、铜器皮带扣、铁骑、随葬的牲畜和成年女性和婴儿的尸骨等。 据悉,由于当地今年夏季突发洪水后,一个距今2000多年的古墓群也随之展现在人们眼前,而对于这一古墓群的抢救性挖掘和清理工作已于6日启动,该...
点击小图查看详细信息 ■ 返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