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10月7日电国庆长假期间,西安地铁二号线施工方在西安城南发现一座东汉古墓,考古专家勘探后,又在其附近发现5座唐代古墓。 10月3日,建设部门在西安南郊东三爻堡村地铁施工中,发现有古代的青砖,随即保护现场,给相关部门进行了汇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的专家赶到现场进行了勘查。 10月5日,考古专家开始对这座古墓进行发掘,在古墓前室发现铜镜、猪陶俑、鸡陶俑等陶制品及古钱币,根据墓葬中的钱币年代,专家...
9月25日,记者获悉,一处跨越东周、汉代、明代的墓葬区,在南阳市中心城区发现。目前文物部门已清理出包括3座楚国贵族墓在内的墓葬20多座,发现陶器、铜器等大量文物,这不仅为丰富楚汉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研究楚国埋葬习俗也具有重要意义。 该墓葬区位于南阳城区独山大道南都领御施工工地内。今年7月份,市文研所配合南都领御施工项目进行文物勘探,在该处发现30多座墓葬。8月中旬,文物部门开始对该墓葬区进行...
(记者曹国宏 通讯员刁良梓 李宾 陈菲菲)9月25日,记者获悉,一处跨越东周、汉代、明代的墓葬区,在南阳市中心城区发现。目前文物部门已清理出包括3座楚国贵族墓在内的墓葬20多座,发现陶器、铜器等大量文物,这不仅为丰富楚汉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研究楚国埋葬习俗也具有重要意义。 该墓葬区位于南阳城区独山大道南都领御施工工地内。今年7月份,市文研所配合南都领御施工项目进行文物勘探,在该处发现30多座...
新华社石家庄7月19日专电(记者任丽颖)记者19日向邯郸文物局核实,在河北南部多处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大量陶器等文物,其种类繁多、纹饰精美,用途涵盖当时生产、生活各方面,为研究4000多年前黄河中下游汉族先民社会提供了实物。 邯郸市文物局局长王兴称,据先秦文献记载,汉族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这一地区分布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陶...
一位参观者仔细欣赏出土陶器。 中新网重庆6月18日电 (孟幻)6月18日是我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重庆市考古所文物库房当天首次面对部分公众开放,两汉时期陶器和发掘自三峡的青铜器等珍贵文物吸引众人目光。 据考古所人员介绍,因为新搬处所,考古所的文物库房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只有去年对专家开放过一次,这次活动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良好氛围,库房将首次对公众开放。由于库房面积所限,参观人员...
紫砂壶,古朴典雅,含蓄不失韵味,宠辱不惊中显尊贵,表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和文化精神。紫砂,中国茶文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艺术珍品,与玉质相近的肌理之美,展现着自身的神采风韵。如今,紫砂早已走出国门,深受世界爱茶人士的喜爱,而宜兴也成了国外陶艺家心目中的“圣地”。 由宜兴陶艺家协会,紫砂网共同主办的“紫玉金砂暨陶艺会十周年庆典”于5月21日在宜兴市丁蜀镇隆重举行。包括金诗光,宋福友等著名专家教授...
中国江苏网讯:昨日上午,记者在泗洪梅花镇工业园区的汉代古墓群发掘现场看到,经过近两个月的勘探、发掘,初步探明有10座墓葬,在已发掘的墓葬中出土了精美的青铜器、陶器和玉器等文物。
紫砂陶器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但通过外销及国外有意的仿制,目前国外也有一定的紫砂陶器,但远没有我国宜兴紫砂陶出名。 紫砂壶明代末年随着茶叶的出口而流传到欧洲各国,紫砂壶优良的宜茶性能博得了欧洲王室和贵族们的称赞,一些欧洲国家也开始了仿造。荷兰在1635年从我国进口紫砂壶与紫砂杯,荷兰著名陶瓷产地德尔斐特不仅仿制了中国的青花瓷器,还生产了仿宜兴紫砂的红色陶器。17世纪末,荷兰工匠克莱福斯就以仿制宜...
书名:《古陶瓷鉴定学·总论卷》 作者:毛晓沪 著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不在于有釉没釉,陶器可以有釉,如汉代琉璃釉器(俗称:汉绿釉)、唐代五彩琉璃器(俗称:唐三彩)等等。瓷器也可以无釉,如白瓷素胎器,由于质地洁白细腻,所以没有人会把它看成陶器。其实商周至战国时期我国南方地区采用瓷石生产的所谓硬质陶器,其胎质已经达到瓷化程度,敲击之声清脆悦耳,也应当属原始瓷范畴。(见图1) 陶器与瓷器的区别在于,一...
□见习记者 杨杰 王娇凤 记者 韩章 通讯员 李岳波 “岳阳县鹿角镇六门闸附近有大量古代陶器,可能具有极高的文物收藏价值。”近期,经常有不少读者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希望文物部门尽早前往勘察鉴定。昨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目击群众,并向岳阳市文物管理部门进行了咨询,据其初步推断,这些裸露在滩头的陶器大多应为宋代的杨幺义军所制。 群众发现大量裸露陶片 昨日,记者电话联系上目睹并拍摄这一事件的岳阳县城关镇...
点击小图查看详细 ■ 返回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